因为山里没有搜山的清乐军了,胡湘等人也不用在山里转悠了。
不出山的日子,胡湘天天在机械坊,和工匠们研究机械设备的进展。
现在生产的步枪,发射子弹时候,闭锁还是不好,不过现在也没有办法,都是加工精度不够,还有步枪的闭锁机构也需要改进。
不过改进是来不及了。
因为现在武安急需要步枪,还是按以前的样枪制作杠杆步枪和栓动后拉步枪。
虽然闭锁不好,不过好在现在子弹的装药量,不是很多,因为多了怕引起炸膛。
其实最开始的后膛步枪出现的时候,闭锁都不是很严,后来如何改进的,胡湘也不知道。因为胡湘对枪的了解,也只是个概念。
又不是专门制作枪械的,对一些技术细节不会知道的,不过这以后都可以进行技术革新的。
也幸亏葛铁枪每次进山都能匀出点盐和粮食,胡湘把这些盐和还有粮食,都给了山里的民团,那些俘虏士兵少吃点盐可以,可是看管的民团要是天天不吃盐,走路两腿就晃荡了。
胡湘也着急这盐的短缺,按目前的盐的消耗,山上再有一个多月,这盐就吃完了。
前段时间武安传来个好消息,卢田等人从泰山运回了五十斤左右的盐。
目前武安城的盐也不多了,盐也主要供给兵士。
可是现在还不能出击,因为很多条件还不具备。
手榴弹需要的炸药,还不够,至少得制作出三千颗手榴弹的炸药,当然越多越好。
目前的手榴弹炸药填充量是一两左右,这就需要三百斤炸药。
这土法制作硝酸,再和甘油硝化,用水盆浴法制作炸药都比较慢。
其实自从胡湘运来硝石后,就一刻不停的制作了,也幸亏有了这八百斤的硝石,战胜敌人的信心增加了很多,如果不制作手榴弹,单纯靠手枪,夜袭蒙古营地,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性。
手枪毕竟射程近,而且威力不大,三十到西十米手枪子弹精度就不好保证了,而且手榴弹都可以扔到三十米外。
蒙古鞑子可以失败了,回去休整几年,还能在卷土重来,但武安目前经不起一次失败,因为一次失败就很可能是灭亡的。
相对炸药,手榴弹壳比较好铸造,都是用的铸铁,加上炸药,重量也就一斤多点。
也幸亏蒙古鞑子没有让清乐军攻城,因为守城的手榴弹和震天雷也不多,以前的震天雷里面的炸药都取出来了,作为火箭弹的炸药了,所以每制作一批都手榴弹,都秘密的运到武安城了,现在武安城有一千多颗手榴弹了。
守城要是有了手榴弹就不怕清乐军攻城了。
现在手榴弹壳体铸造数千颗了,只要炸药制作出来,就可以填充了。
虽然工匠在加紧生产,可是家眷们整天无所事事了,胡湘想,这棉花还不多,要是棉花多了,就可以让这些家眷的纺纱了,可比她们天天打麻将浪费时间好多了。
自从胡湘发明了麻将,这各家的老太太和夫人们都痴迷打麻将了。
想到棉花,胡湘想,应该把棉花种子给山里的百姓些,让他们在山里的坡地种棉花,毕竟这平原地带,实在是不安全,蒙古鞑子不知道啥时候来。
因为棉花耽误播种,就一年时间白费了。
现在无烟火药研制出来了,这可比黑火药好多了。
这无烟火药的研发,也是充满了曲折,胡湘和胡亮交谈后,了解到了无烟火药的研发过程。
先说下,它最后的成功工艺。
第一步先把棉花脱脂,就是把棉花放在火碱(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里面蒸煮,捞出后,在用清水清洗,彻底把残留碱液清除,在嗮干得到脱脂棉。
把脱脂棉浸入浓混酸(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了强火棉,然后把强火棉磨碎,在用清水清洗干净(消除里面的残酸),然后在干燥,得到合格的强火棉,外观呈微黄色棉絮状,但强火棉不溶于酒精(强火棉溶于酯、丙酮等有机溶剂),没法加工成火药颗粒状。
把脱脂棉浸入稀混酸(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了弱火棉(也叫胶棉),然后把弱火棉磨碎,在用清水清洗干净(消除里面的残酸),然后在干燥,得到合格的弱火棉,弱火棉溶于酒精。
然后把强火棉和弱火棉安装一定比例和酒精,乙醚溶液混合,然后搅拌,成面团状,然后把它们压成面片状态,先切成面条状,在切碎成一小段,成药片状,就成了基本合格的发射药了。
硝化棉经过胶化,压片,质地就比较微密了,遇到高压火焰,就可以沿着药片由表面向内部燃烧。
得到这些成功的工艺,胡亮他们实验了几百次的实验,也就是胡湘告诉他,这个火药肯定能行,而且比黑火药好,他们才不断的,一遍遍实验下去。
刚开始制作的火药,有时候温度一高,就爆燃了,还有的点不燃,有的点燃了,威力也不大,还不如黑火药。
棉花的脱脂,一首不知道,制作的无烟火药,特别容易爆燃,胡湘想到,这棉花里面也应该有别的物
质,胡湘想到后世用过的棉签,消毒棉球,都是经过脱脂处理的,于是用碱液清洗里面的杂质。果然经过碱液清洗后棉花特别好,而且比不经过处理的棉花更吸水。
胡湘后来用脱脂棉,制作消毒棉签了,而且还可以制作卫生巾,给卢敏用。
这种土法制作无烟火药,在抗战时期,根据也生产过。
在山西省科协组织力量编写的《1..个山西红色科技故事》一书,第西十二故事,就有介绍,原文如下:
“194.年百团大战后,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对我军弹药的供给,彭德怀副总司令指示军工部尽快制造无烟火药,首先把枪弹发射药制造出来,做到复装枪弹火药自给。枪弹发射药是无烟火药的一种。
“白英当时对制造无烟火药也是外行,经查阅职工档案,他发现军工部有几名懂得无烟火药制造的同志,其中有在高等技术学校化学系毕业的王锡嘏,有曾在太原火药厂工作多年的王化南等人。通过向他们学习,共同研究,确定从试制硫酸入手·······
········
在制造出硫酸的基础上,1943年9月,他们的化工厂在几间废弃的破房里,以棉花和硫酸为原料,用大铁锅脱脂、陶瓷缸硝化、石磨碾棉粉、土炕当烘干机、面杖当碾压辊、剪刀代替切片机等土办法,制造出了首批硝化棉发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