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笑,熬夜伤身,你小子不想死,就赶紧去睡一觉!”
年轻人一愣,“您不是来催玻璃的!”
“老夫当然……当然不是,只是来参观一下那什么流水线,你小子最好赶紧休息,过几日有得忙!可别死了,老夫的东西还得你着手研究!”
那年轻人笑了笑,“那就好那就好,我给你叫个人!”
“无需你叫人,赶紧去睡觉!”
年轻人点头,拉了旁边一个工匠,吩咐了几句,然后离开了工室。
老农头叹了口气,觉得这么搞不行,得让咸阳将作少府再派些人来。
“回去,老夫要给陛下写信!”
打算参观工室的老农头掉头回了城西外的大营。
这时由辽东郡邑运粮的人找到了他。
“内史,辽东郡纳捐粮草到了,不知安置在何处?”
老农头停笔,抬头看向来人,“怎么会有纳捐的粮草?”
“不止粮草,还有前来应征的农夫近万人,应征士卒一万五千余。各项物资,车马,全都已经运达长春城。
如今城内并无郡守,辽东郡尉无法妥善安置,所以请教内史,如何处置妥当?”
“引我去看!”
老农头写了一半的书信搁置在了书案上。
这突然过来的物资着实吓了他一跳。
好家伙!辽东郡守这是要逼反黔首吗!这么多物资人力怕是老本都被他搜光了。
修建了一半的城墙上,老农头看着一望无际的漫长队伍,有些呆滞。
“你是说他们都是自愿的?”
那吏员点了点头,“由郡中富户带头,纳捐人力钱粮货物,其余黔首或多或少,都有纳捐。
这是辽东郡守所记钱粮,除了一部分用作郡中开支,大部分都运抵了长春城。”
老农头皱眉看着记录了厚厚一沓的纸张,心中泛起巨大的波涛。
“何至于此?”
“郡中黔首闻北逐东胡,皆喜不自胜,自愿绢纳,以求大胜!”
书页很快被他翻到最后,他愣愣的看着最后一条记录。
喃喃自语:“原来如此……”
他决定将这厚厚的记录,呈递给始皇帝。
北风吹动,最后一条记录上写着:
‘东乡老妪,捐纳菜刀一柄!’
天地白茫茫一片。
黑色的河流在辽河平原的雪地里快速流淌。
那是一个个滑行的士卒。
在这种冷兵器都不发达的时代,这么快的行军速度,实属罕见。
中军已经行进了五天,前方马上就要到预计的决战地点。
哨探传回的消息,前方已经有东胡游骑踪迹。
双方暂未交兵,但大军的动向已经被他们察觉。
这几日的天气都不是很好,昨夜又降了一场大雪,对于大军行进来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大军一路前行二百多里,期间大小部落三四十个,多是些老弱妇孺,审问得知健壮男子,都被召唤到了东胡王庭。
他们打算南下劫掠。
一路上遇到的部落全都以劝降为主。
士卒们用东胡语和燕国口音反复念诵。
“凡燕国旧人,缚胡主者可返回故地。凡胡主,请降者不杀!”
效果出奇的好,一路上抵抗之人甚少,一万多的俘虏皆都由运粮队伍押送到长春城。
那里有老农头安排,自然让他们闲不住。
胡人确实抢了不少的燕国旧民,并且还让他们开垦土地,种植粮食。
这点让李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把这块土地占下来,不然由着他们发展,早晚有一天,东北诸郡会落到东胡人的手中。
“将军!前方五十里,有胡骑三千,前锋骑士请战!”
“还笑,熬夜伤身,你小子不想死,就赶紧去睡一觉!”
年轻人一愣,“您不是来催玻璃的!”
“老夫当然……当然不是,只是来参观一下那什么流水线,你小子最好赶紧休息,过几日有得忙!可别死了,老夫的东西还得你着手研究!”
那年轻人笑了笑,“那就好那就好,我给你叫个人!”
“无需你叫人,赶紧去睡觉!”
年轻人点头,拉了旁边一个工匠,吩咐了几句,然后离开了工室。
老农头叹了口气,觉得这么搞不行,得让咸阳将作少府再派些人来。
“回去,老夫要给陛下写信!”
打算参观工室的老农头掉头回了城西外的大营。
这时由辽东郡邑运粮的人找到了他。
“内史,辽东郡纳捐粮草到了,不知安置在何处?”
老农头停笔,抬头看向来人,“怎么会有纳捐的粮草?”
“不止粮草,还有前来应征的农夫近万人,应征士卒一万五千余。各项物资,车马,全都已经运达长春城。
如今城内并无郡守,辽东郡尉无法妥善安置,所以请教内史,如何处置妥当?”
“引我去看!”
老农头写了一半的书信搁置在了书案上。
这突然过来的物资着实吓了他一跳。
好家伙!辽东郡守这是要逼反黔首吗!这么多物资人力怕是老本都被他搜光了。
修建了一半的城墙上,老农头看着一望无际的漫长队伍,有些呆滞。
“你是说他们都是自愿的?”
那吏员点了点头,“由郡中富户带头,纳捐人力钱粮货物,其余黔首或多或少,都有纳捐。
这是辽东郡守所记钱粮,除了一部分用作郡中开支,大部分都运抵了长春城。”
老农头皱眉看着记录了厚厚一沓的纸张,心中泛起巨大的波涛。
“何至于此?”
“郡中黔首闻北逐东胡,皆喜不自胜,自愿绢纳,以求大胜!”
书页很快被他翻到最后,他愣愣的看着最后一条记录。
喃喃自语:“原来如此……”
他决定将这厚厚的记录,呈递给始皇帝。
北风吹动,最后一条记录上写着:
‘东乡老妪,捐纳菜刀一柄!’
天地白茫茫一片。
黑色的河流在辽河平原的雪地里快速流淌。
那是一个个滑行的士卒。
在这种冷兵器都不发达的时代,这么快的行军速度,实属罕见。
中军已经行进了五天,前方马上就要到预计的决战地点。
哨探传回的消息,前方已经有东胡游骑踪迹。
双方暂未交兵,但大军的动向已经被他们察觉。
这几日的天气都不是很好,昨夜又降了一场大雪,对于大军行进来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大军一路前行二百多里,期间大小部落三四十个,多是些老弱妇孺,审问得知健壮男子,都被召唤到了东胡王庭。
他们打算南下劫掠。
一路上遇到的部落全都以劝降为主。
士卒们用东胡语和燕国口音反复念诵。
“凡燕国旧人,缚胡主者可返回故地。凡胡主,请降者不杀!”
效果出奇的好,一路上抵抗之人甚少,一万多的俘虏皆都由运粮队伍押送到长春城。
那里有老农头安排,自然让他们闲不住。
胡人确实抢了不少的燕国旧民,并且还让他们开垦土地,种植粮食。
这点让李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把这块土地占下来,不然由着他们发展,早晚有一天,东北诸郡会落到东胡人的手中。
“将军!前方五十里,有胡骑三千,前锋骑士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