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你看她有帽子有墨镜,耳朵上还戴着耳机,分明就是在那里玩的!
但是别说,大家现在开始理解主播前两天自吹自擂自己耙稻谷高手是什么意思了。
大家耙稻谷都是为了把它分散开,好晒,但是主播拿个木耙子,是写字画画耙特色去了。
系统好心给了两个镜头,一个主播干活视角,一个从上往下的俯视视角,确实能把她都耙了什么看的一清二楚。
好家伙,在那里耙迷宫呢,就说她怎么这里耙耙,那里耙耙,看上去毫无规律,但心里还有计划呢。
行,就冲你这个无聊的劲头,耙稻谷高手这个称呼我们送给你了。
【虽然小小家的地不算多,但收获的稻子,院子、阳台都铺上了,那也还有些没地方晒。
奶奶又拿出一大块眼熟的塑料布,直接铺上院子小门那边的路上,这次算是晒好了。
耙好自己楼顶稻谷的小小拿着钱,去村里一户做豆腐的人家里买豆腐,一路走过来,发现路上基本大家都晒了谷子,金黄黄的,可好看了。
就是还好她穿的不是凉鞋,不然脚要惨了。】
一直就很喜欢后世那些平坦路的人看了,有几个接受不了。
“这样好的路,平时都是过车过人,怎么能全铺上稻子!”
“就是就是,这样人还怎么过啊!”
也有人怼道:“路上晒是不好,但收粮晒粮的时间就这么几天,那么多的粮,家里一点地方哪里够晒,不得紧着粮食先!”
“后人的路,他们晒粮食怎么了,人家住在一整个村里的都愿意晒,你倒管的宽了。”
反对者坚定立场:“路就是给人走的。他们人是能走,但谁家没个车子,那些两轮的,四轮的车子要怎么过?
再说,他们以前也没这样好的路,那就不晒粮食了?”
他们线下吵得挺凶,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有发弹幕权限的幸运观众也直接来问小小了。
【习惯了这样的小小也没想到大家这么在意路上晒粮食的事。
“这个啊,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爸,有两个原因,一是之前的产量没这么高,每家的麦子自家门口的地方就够用。
还有就是以前我们小地方没有收割机,自己收人工要至少花个两三天,都有分工。
镰刀割了稻子,割一小块地团成一团,就有人立刻团去旁边的机器那里打谷子,打了装好就拉回家晒。
好几天的时间,都是边收边弄的。”】
就是这种收割方式的农人点点头,不管麦子还是稻子,大家干起来一家人都是连干好几天的。
谁都想自己的粮食能在作物上多挂两天,在熟一熟,但一定得算好时间,不能让雨给淋到了,所以就有‘抢收’这个词。
收割,打包团成团,在趁着好天气晒它,都是很正常的步骤。
他们收粮才多少,主播她们一亩地多少,这个粮食收获数量的变化也的确太大了,晒路上也确实是被迫无奈的选择。
好天气难得,路可以暂时不走,粮食是不能不晒。
【她又解释道:“这些都是村路,一般是上面拨款、大家自筹或者村里集资一起修的,我们村的就是村里集资修的,和外面的马路不太一样。
走村路的,基本也都是自己村里的车辆,大家也都知道什么时候是农忙收获的时候,都是村里人,没什么人在意这个。”】
而且你看她有帽子有墨镜,耳朵上还戴着耳机,分明就是在那里玩的!
但是别说,大家现在开始理解主播前两天自吹自擂自己耙稻谷高手是什么意思了。
大家耙稻谷都是为了把它分散开,好晒,但是主播拿个木耙子,是写字画画耙特色去了。
系统好心给了两个镜头,一个主播干活视角,一个从上往下的俯视视角,确实能把她都耙了什么看的一清二楚。
好家伙,在那里耙迷宫呢,就说她怎么这里耙耙,那里耙耙,看上去毫无规律,但心里还有计划呢。
行,就冲你这个无聊的劲头,耙稻谷高手这个称呼我们送给你了。
【虽然小小家的地不算多,但收获的稻子,院子、阳台都铺上了,那也还有些没地方晒。
奶奶又拿出一大块眼熟的塑料布,直接铺上院子小门那边的路上,这次算是晒好了。
耙好自己楼顶稻谷的小小拿着钱,去村里一户做豆腐的人家里买豆腐,一路走过来,发现路上基本大家都晒了谷子,金黄黄的,可好看了。
就是还好她穿的不是凉鞋,不然脚要惨了。】
一直就很喜欢后世那些平坦路的人看了,有几个接受不了。
“这样好的路,平时都是过车过人,怎么能全铺上稻子!”
“就是就是,这样人还怎么过啊!”
也有人怼道:“路上晒是不好,但收粮晒粮的时间就这么几天,那么多的粮,家里一点地方哪里够晒,不得紧着粮食先!”
“后人的路,他们晒粮食怎么了,人家住在一整个村里的都愿意晒,你倒管的宽了。”
反对者坚定立场:“路就是给人走的。他们人是能走,但谁家没个车子,那些两轮的,四轮的车子要怎么过?
再说,他们以前也没这样好的路,那就不晒粮食了?”
他们线下吵得挺凶,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有发弹幕权限的幸运观众也直接来问小小了。
【习惯了这样的小小也没想到大家这么在意路上晒粮食的事。
“这个啊,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爸,有两个原因,一是之前的产量没这么高,每家的麦子自家门口的地方就够用。
还有就是以前我们小地方没有收割机,自己收人工要至少花个两三天,都有分工。
镰刀割了稻子,割一小块地团成一团,就有人立刻团去旁边的机器那里打谷子,打了装好就拉回家晒。
好几天的时间,都是边收边弄的。”】
就是这种收割方式的农人点点头,不管麦子还是稻子,大家干起来一家人都是连干好几天的。
谁都想自己的粮食能在作物上多挂两天,在熟一熟,但一定得算好时间,不能让雨给淋到了,所以就有‘抢收’这个词。
收割,打包团成团,在趁着好天气晒它,都是很正常的步骤。
他们收粮才多少,主播她们一亩地多少,这个粮食收获数量的变化也的确太大了,晒路上也确实是被迫无奈的选择。
好天气难得,路可以暂时不走,粮食是不能不晒。
【她又解释道:“这些都是村路,一般是上面拨款、大家自筹或者村里集资一起修的,我们村的就是村里集资修的,和外面的马路不太一样。
走村路的,基本也都是自己村里的车辆,大家也都知道什么时候是农忙收获的时候,都是村里人,没什么人在意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