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在现代直播学习,惊呆古人酸儒 > 第373章

第373章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编纂,第一步是征集图书。

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

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

朱棣没想到这事还能和自己有关系。

《永乐大典》,听着就是他这时候会修的书,他也的的确确安排了人修书,应该成书后就会叫这个名字。

但是他的《永乐大典》怎么会有需要辑佚,这到底哪些部分,又怎么失传的?

主播电脑也能搜出来的纸质的图片文字,还有各种标注、红线。

看他收集这么多书,康熙已经预见到乾隆都会干什么了,也能预想到接下来无论朝廷想怎么拉拢人,那些读书人都不会再信任朝廷了。

[对征集到的书,首先看有没有‘违碍内容’。

对于所谓‘违碍’内容,乾隆主要关注的是‘有诋毁本朝之语’的‘明季末造野史’和‘国初人伪妄诗文’,即明末清初人所写,‘诋毁’女真及清廷的史书、诗文。

四库全书馆于1778年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禁书标准:《查办违碍书籍条款》。

‘除字句狂谬,词语刺讥,必应销毁,及明季国初人诗文集内有触悖者,其全书即不应存留’。

在《查办违碍书籍条款》后,乾隆又颁布了一些补充条款,将清查范围范围扩展至当代著作、地方志书,乃至戏曲剧本及‘妄言祸福之书’,顺便又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字狱。

据学者统计,在近20年的禁书活动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万1千多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

还有一些被禁毁掉的书籍,连名录都不列,无人知道它们到底都是什么书,都有什么内容。]

把书从民间先全骗过来,然后封禁的封禁,销毁的销毁。

不管什么学派,所有时空的读书人具是看的瞠目结舌。

不少人气得手抖,对着天幕已经开骂,明里修书,暗里毁书,比嬴政都暴。

有爱书者坐下来掩面哭泣,对这种浩劫难以接受。

在书都还是竹简,很少很珍贵的秦,大家诡异的心里平衡了。

嬴政、李斯是收书,那也是放在咸阳宫什么都没干啊。

这方面百家还是很相信嬴政的,他要干什么都是有各种诏令,不会有这种主意,一声令下收书就是收书。

而且到了咸阳的不同学派,也有人提出想看书找点资料,今时不同往日,只要去和李斯打个招呼走走正规程序就能去咸阳宫看。

从大秦网管突然化身大秦图书管理员的李斯:累死了,排个表你们自己分配时间吧,没时间管你们看书这点小事了。

[除了毁禁,还有删改。

不利于清朝自己的,就算是其他胡人朝代的负面记载也会进行篡改。

《三朝北盟会编》里面在讲述金女真的殉葬习俗的‘贵者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改为了‘贵者焚所乘鞍马以殉之’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编纂,第一步是征集图书。

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

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

朱棣没想到这事还能和自己有关系。

《永乐大典》,听着就是他这时候会修的书,他也的的确确安排了人修书,应该成书后就会叫这个名字。

但是他的《永乐大典》怎么会有需要辑佚,这到底哪些部分,又怎么失传的?

主播电脑也能搜出来的纸质的图片文字,还有各种标注、红线。

看他收集这么多书,康熙已经预见到乾隆都会干什么了,也能预想到接下来无论朝廷想怎么拉拢人,那些读书人都不会再信任朝廷了。

[对征集到的书,首先看有没有‘违碍内容’。

对于所谓‘违碍’内容,乾隆主要关注的是‘有诋毁本朝之语’的‘明季末造野史’和‘国初人伪妄诗文’,即明末清初人所写,‘诋毁’女真及清廷的史书、诗文。

四库全书馆于1778年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禁书标准:《查办违碍书籍条款》。

‘除字句狂谬,词语刺讥,必应销毁,及明季国初人诗文集内有触悖者,其全书即不应存留’。

在《查办违碍书籍条款》后,乾隆又颁布了一些补充条款,将清查范围范围扩展至当代著作、地方志书,乃至戏曲剧本及‘妄言祸福之书’,顺便又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字狱。

据学者统计,在近20年的禁书活动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万1千多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

还有一些被禁毁掉的书籍,连名录都不列,无人知道它们到底都是什么书,都有什么内容。]

把书从民间先全骗过来,然后封禁的封禁,销毁的销毁。

不管什么学派,所有时空的读书人具是看的瞠目结舌。

不少人气得手抖,对着天幕已经开骂,明里修书,暗里毁书,比嬴政都暴。

有爱书者坐下来掩面哭泣,对这种浩劫难以接受。

在书都还是竹简,很少很珍贵的秦,大家诡异的心里平衡了。

嬴政、李斯是收书,那也是放在咸阳宫什么都没干啊。

这方面百家还是很相信嬴政的,他要干什么都是有各种诏令,不会有这种主意,一声令下收书就是收书。

而且到了咸阳的不同学派,也有人提出想看书找点资料,今时不同往日,只要去和李斯打个招呼走走正规程序就能去咸阳宫看。

从大秦网管突然化身大秦图书管理员的李斯:累死了,排个表你们自己分配时间吧,没时间管你们看书这点小事了。

[除了毁禁,还有删改。

不利于清朝自己的,就算是其他胡人朝代的负面记载也会进行篡改。

《三朝北盟会编》里面在讲述金女真的殉葬习俗的‘贵者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改为了‘贵者焚所乘鞍马以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