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劲千辛万苦,终于让这些人同意他废立太子,让李恪坐上太子之位。
深吸一口气后,李二将手中的利剑直接丢在了地上,随后坐在龙椅上,对着下方的李恪开口道:“恪儿。”
李恪深吸一口气,缓缓站了出来:“儿臣在。”
“朕欲让你坐上太子之位,成为我大唐的太子,恪儿,你可愿意?”
李二目光直视着李恪,缓缓开口。
李恪沉默数息后,轻声开口道:
“成为太子本就是儿臣所愿,儿臣岂有不愿之理?”
听到李恪的这句话后,李二的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次废立太子之事,他事先并未告知李恪。
若是李恪觉得此事太过仓促,不愿坐上太子之位的话,那他今日之举怕是会成为一个天大的笑话。
好在,他最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
李恪最终还是同意坐上太子之位。
“好!”
李二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冷冷地看了一眼大殿的众人,“此次便由恪儿你带领大唐大军和铁骑杀向东突厥,调动多少粮草和人马都由恪儿你自行决定,若是有人胆敢阳奉阴违的话,你大可先斩后奏,无需过问朕的意见!”
虽然让李恪成功坐上太子之位,但他这次所使的手段必定让不少人都心生不满,对李恪坐上太子之位感到不服。
日后有人阳奉阴违,在李恪调动粮草和人马一事上增加阻力,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现在该有的威慑还是得有的。
“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李恪拱了拱手,眼神带笑地看了一眼包括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在内的这些人。
李二,担忧得有些太多了。
就算李二不说这番话,他相信这些人也没谁敢在他的面前来阳奉阴违这一套。
毕竟他之前到底做过什么事情,杀意到底有多么重,这些人说不定比他本人都还要清楚。
若说这些人胆敢阳奉阴违,他是万万不信的。
此时的李二并不知道李恪心中所想,他低垂眼眸,看向下方的文武百官:“今日之事皆已敲定,退朝吧。”
“是,陛下。”
众人抿了抿嘴,心中虽有不甘,但还是老老实实地退了下去。
一旁的李承乾咬了咬牙,还是握紧拳头,随着这些人退了下去。
现在的他,必须得要压下心中愤怒,保持理智,避免李二对他升起警惕之心。
不然就算日后能等到李恪带军离开大唐,他夺取皇位的可能性也小的可怜。
“恪儿,你随朕来御书房一趟。”
见众人退下,李二对着李恪开口道。
李恪微微躬身:“是,父皇。”
在前往御书房的过程中,李二手里已然拿着之前丢在大殿上的那把利剑。
虽说如今木已成舟,就算让这些文武百官知晓他之前拿着的利剑是一把未曾开锋的利剑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此事毕竟有损他这个大唐皇帝的威严,他自然不会让这剑就这样遗落在大殿。
“怎么?看出来了?”
见李恪的注意力放在了这把利剑上,李二挑了挑眉,嘴角带着一丝笑容。
李恪笑而不语,但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然十分明了。
李二见此顿时明白李恪早已知晓一切,轻笑一声后,心中并未感到太意外。
李恪可不是什么凡俗之人。
看出些许蹊跷出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大殿中他最没自信瞒过的人,也就只有面前的李恪了。
费劲千辛万苦,终于让这些人同意他废立太子,让李恪坐上太子之位。
深吸一口气后,李二将手中的利剑直接丢在了地上,随后坐在龙椅上,对着下方的李恪开口道:“恪儿。”
李恪深吸一口气,缓缓站了出来:“儿臣在。”
“朕欲让你坐上太子之位,成为我大唐的太子,恪儿,你可愿意?”
李二目光直视着李恪,缓缓开口。
李恪沉默数息后,轻声开口道:
“成为太子本就是儿臣所愿,儿臣岂有不愿之理?”
听到李恪的这句话后,李二的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次废立太子之事,他事先并未告知李恪。
若是李恪觉得此事太过仓促,不愿坐上太子之位的话,那他今日之举怕是会成为一个天大的笑话。
好在,他最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
李恪最终还是同意坐上太子之位。
“好!”
李二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冷冷地看了一眼大殿的众人,“此次便由恪儿你带领大唐大军和铁骑杀向东突厥,调动多少粮草和人马都由恪儿你自行决定,若是有人胆敢阳奉阴违的话,你大可先斩后奏,无需过问朕的意见!”
虽然让李恪成功坐上太子之位,但他这次所使的手段必定让不少人都心生不满,对李恪坐上太子之位感到不服。
日后有人阳奉阴违,在李恪调动粮草和人马一事上增加阻力,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现在该有的威慑还是得有的。
“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李恪拱了拱手,眼神带笑地看了一眼包括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在内的这些人。
李二,担忧得有些太多了。
就算李二不说这番话,他相信这些人也没谁敢在他的面前来阳奉阴违这一套。
毕竟他之前到底做过什么事情,杀意到底有多么重,这些人说不定比他本人都还要清楚。
若说这些人胆敢阳奉阴违,他是万万不信的。
此时的李二并不知道李恪心中所想,他低垂眼眸,看向下方的文武百官:“今日之事皆已敲定,退朝吧。”
“是,陛下。”
众人抿了抿嘴,心中虽有不甘,但还是老老实实地退了下去。
一旁的李承乾咬了咬牙,还是握紧拳头,随着这些人退了下去。
现在的他,必须得要压下心中愤怒,保持理智,避免李二对他升起警惕之心。
不然就算日后能等到李恪带军离开大唐,他夺取皇位的可能性也小的可怜。
“恪儿,你随朕来御书房一趟。”
见众人退下,李二对着李恪开口道。
李恪微微躬身:“是,父皇。”
在前往御书房的过程中,李二手里已然拿着之前丢在大殿上的那把利剑。
虽说如今木已成舟,就算让这些文武百官知晓他之前拿着的利剑是一把未曾开锋的利剑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此事毕竟有损他这个大唐皇帝的威严,他自然不会让这剑就这样遗落在大殿。
“怎么?看出来了?”
见李恪的注意力放在了这把利剑上,李二挑了挑眉,嘴角带着一丝笑容。
李恪笑而不语,但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然十分明了。
李二见此顿时明白李恪早已知晓一切,轻笑一声后,心中并未感到太意外。
李恪可不是什么凡俗之人。
看出些许蹊跷出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大殿中他最没自信瞒过的人,也就只有面前的李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