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看着李恪,连忙开口问道。
一旁的武翎轻咬嘴唇,心中有些说不出的紧张。
“味道不错。”
李恪看了一眼李丽质,又看了一眼在一旁不断等待着答案,颇为紧张的武翎,微微颔首道。
“我就说了,武翎你这点心一定能让三哥满意,你还一直不信。”
闻言,李丽质脸上尽是笑容,走到武翎的面前。
武翎面色微红,心情终于不再像之前那般紧张。
“本王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武翎,你带着丽质在蜀王府内转转。”
李恪沉吟数声,对着武翎开口道。
他要去梳理一下思绪,确定自己接下来要去做些什么。
“是,殿下。”
武翎轻轻点了点头。
李丽质虽然有些不愿,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走了出去。
她虽生性活泼,却也不是那种不知轻重之人。
李恪现在分明是有要事要处理,她又岂会留在一旁打扰李恪。
……
数个时辰后,书房内。
李恪静静看着面前写下的几个龙飞凤舞,力透纸背的几个大字,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书院,科举,报纸……”
过了好一会后,李恪眼神变得逐渐凌厉起来,轻声开口道:“将这三件事办成,太子之位,不过只是本王的囊中之物。”
(今天有点事,只有两更,抱歉,实在不好意思)
李恪低垂着眼眸。
他之前手撕盟约,带领铁骑杀往东突厥领地一事虽然看似传遍整个大唐,威望颇深。
但其实,依旧有不少的大唐子民未曾知晓这些事。
所谓的威望颇深,也仅仅只是局限在长安。
在其他的地方,他在那些大唐子民心中的威望有多高,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便是李二,也不见得能比他好得到哪里去。
可要是能将报纸创建出来,并将其推广到大唐的各处之地的话,那他便可借助报纸增加他的影响力。
如此一来,威望自然会水涨船高。
至于大唐子民不识字一事,他并不担心。
大唐的子民识字率其实并不低。
遍寻整个大唐,至少有一到两成的大唐子民识字。
况且,在创建报纸后,他便会花费钱财和心力尽可能提高大唐子民的识字率。
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问题。
至于书院和科举,则是为了将天下士子笼络到他的手中。
书院,给那些士子入学之机会。
科举,则是给那些士踏入朝堂之机会!
若是书院和科举皆能够成功进行的话,那便意味着日后凡是在书院入学,踏入朝堂之人皆是他这个蜀王殿下的门生!
在朝堂中有如此多的文武百官是他的门生,在那些大唐子民中,又有着惊人的威望。
如此一来,太子之位对他来说不过只是囊中之物。
反对?
到时候怕是连反对的人都找不出来几个!
若是真将这些事情都办成的话,那别说太子之位,怕是皇位,他都能想坐便坐!
“以报纸为根基,以书院和科举为本王手中之戟,斩去枷锁,登上天子之梯,又有何难?”
李恪负手而立,眼神中带着一丝锐芒。
思量一会后,李恪低垂着眼眸,心中不断琢磨着。
就算他有之前获得的纸张生产线和活字印刷术,能够大大降低纸张的成本和印刷成本。
但做成这些事情,依旧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首先第一个问题便是钱。
是,他确实可以大大降低纸张的成本和其印刷成本,让报纸和书籍不再是什么千金难得的珍贵之物。
李丽质看着李恪,连忙开口问道。
一旁的武翎轻咬嘴唇,心中有些说不出的紧张。
“味道不错。”
李恪看了一眼李丽质,又看了一眼在一旁不断等待着答案,颇为紧张的武翎,微微颔首道。
“我就说了,武翎你这点心一定能让三哥满意,你还一直不信。”
闻言,李丽质脸上尽是笑容,走到武翎的面前。
武翎面色微红,心情终于不再像之前那般紧张。
“本王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武翎,你带着丽质在蜀王府内转转。”
李恪沉吟数声,对着武翎开口道。
他要去梳理一下思绪,确定自己接下来要去做些什么。
“是,殿下。”
武翎轻轻点了点头。
李丽质虽然有些不愿,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走了出去。
她虽生性活泼,却也不是那种不知轻重之人。
李恪现在分明是有要事要处理,她又岂会留在一旁打扰李恪。
……
数个时辰后,书房内。
李恪静静看着面前写下的几个龙飞凤舞,力透纸背的几个大字,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书院,科举,报纸……”
过了好一会后,李恪眼神变得逐渐凌厉起来,轻声开口道:“将这三件事办成,太子之位,不过只是本王的囊中之物。”
(今天有点事,只有两更,抱歉,实在不好意思)
李恪低垂着眼眸。
他之前手撕盟约,带领铁骑杀往东突厥领地一事虽然看似传遍整个大唐,威望颇深。
但其实,依旧有不少的大唐子民未曾知晓这些事。
所谓的威望颇深,也仅仅只是局限在长安。
在其他的地方,他在那些大唐子民心中的威望有多高,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便是李二,也不见得能比他好得到哪里去。
可要是能将报纸创建出来,并将其推广到大唐的各处之地的话,那他便可借助报纸增加他的影响力。
如此一来,威望自然会水涨船高。
至于大唐子民不识字一事,他并不担心。
大唐的子民识字率其实并不低。
遍寻整个大唐,至少有一到两成的大唐子民识字。
况且,在创建报纸后,他便会花费钱财和心力尽可能提高大唐子民的识字率。
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问题。
至于书院和科举,则是为了将天下士子笼络到他的手中。
书院,给那些士子入学之机会。
科举,则是给那些士踏入朝堂之机会!
若是书院和科举皆能够成功进行的话,那便意味着日后凡是在书院入学,踏入朝堂之人皆是他这个蜀王殿下的门生!
在朝堂中有如此多的文武百官是他的门生,在那些大唐子民中,又有着惊人的威望。
如此一来,太子之位对他来说不过只是囊中之物。
反对?
到时候怕是连反对的人都找不出来几个!
若是真将这些事情都办成的话,那别说太子之位,怕是皇位,他都能想坐便坐!
“以报纸为根基,以书院和科举为本王手中之戟,斩去枷锁,登上天子之梯,又有何难?”
李恪负手而立,眼神中带着一丝锐芒。
思量一会后,李恪低垂着眼眸,心中不断琢磨着。
就算他有之前获得的纸张生产线和活字印刷术,能够大大降低纸张的成本和印刷成本。
但做成这些事情,依旧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首先第一个问题便是钱。
是,他确实可以大大降低纸张的成本和其印刷成本,让报纸和书籍不再是什么千金难得的珍贵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