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长子扶苏,绝不让秦二世而亡 > 第475章

第475章

今日,朕饶你们一命,断舌,全家查抄,流放北地边关,朕让你们好好体验一下边关百姓的生活,那你们感受一下他们的磨难,看看你们去了之后,还会不会就只是一张嘴,去!”

“诺!”

皇帝的话说完,就已成定局,这番话下,终于让他们感到了害怕,自己倒是无妨,没想到竟然连累家人,这是最后悔的。

“陛下,陛下,臣知错了!”

“陛下,陛下饶恕我们吧!”

“陛下”

这些人被皇宫禁卫架着出去,一路上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声哭嚎,随后,便是一声惨叫,变成呜咽。

一位皇宫禁卫上殿,抱拳行礼,禀报道:“启禀陛下,断舌之刑已行刑完毕!”

“嗯,带上廷尉府的人,抄家吧!”

“诺!”

“诸位爱卿,对此事还有什么意见吗?”

“陛下圣明!”

“陛下巡视边关,必定能使民心大振,军威大振,怕是匈奴人见到,都得望风而逃啊!”

朝中官员连忙出声附和,一片火热,似乎刚才的小插曲没有发生。

其中朝中官员都心知肚明,对于这一群老臣,皇帝陛下已经对他们很头疼了,一群自恃身份倚老卖老的老臣,对大秦国策没有丝毫作用,也没什么功绩,只过身份高一点。

要是他们识相一点,主动交出手上的职权,从此不理朝政,始皇帝让他们舒舒服服安享晚年,要是不懂事,神仙也难救啊。

现在倒好,始皇帝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自己送上门来,现在朝中正是用钱之际,始皇帝正为难呢,这不是妥妥送上门来嘛,这不得抄一批家。

不是朕想抄的,朕抄家还给他们留了一条命呢,这叫皇恩浩荡,盘踞在咸阳这么多年,这么些个家族,也算是能缓解一下大秦的燃眉之急了。

此番闹剧之后,始皇帝再度开口,言语悲戚。

“诸位爱卿,刚才燕将军的一番话,算是把朕给点醒了,我大秦的军队,那十六个字,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他们的身后,是我大秦!

倒是我们这些常居朝堂之上的王公大臣啊,享受着安乐,身上的锐气或许都被磨灭了,但我们不能忘本啊。

当年,朕还是秦王之时,在咸阳城郊,亲自任命杨翁子为边军主将,并为他送行。

那时候,匈奴人肆虐,我大秦的军力有限,边军比现在还要羸弱,护卫边疆稍有不慎便是有性命之虞!

那时,朕问他,你不害怕吗?

却也不曾想,他只是轻轻一笑,没错,就是轻轻一笑,朕记得十分清楚。”

“他说,心中有光,或许便无惧生死!”

“那时,朕只是笑了笑,或许位高权重的久了,很难共情了,朕不信,于是他给朕讲了一个故事。

在中原六国混战之际,边境的赵,韩,燕为了拱卫他们各自的都城,纷纷从边关抽调兵马,以至于后来,中原边境守军形同虚设,匈奴人南下劫掠,无人可挡,无人能挡。

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一个小孩在上郡出生了,可在这乱世之下,成年人都尚且难以自我保全,何况小孩。

这个孩子,在童年,还算拥有过快乐,但随着那一天的到来,所有的幸福皆随风远去,他的世界只剩下一片黑暗。

匈奴人南下,屠杀了他们的村子,他被父母藏起来,却在黑暗之中,目睹了母亲被这群畜生侮辱,而他的父亲,却被绑在一旁,只能悲愤无力的嘶吼。

他害怕,他恐惧,但他牢记自己母亲说的话,永远不要出声,最后,在害怕之中,他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

今日,朕饶你们一命,断舌,全家查抄,流放北地边关,朕让你们好好体验一下边关百姓的生活,那你们感受一下他们的磨难,看看你们去了之后,还会不会就只是一张嘴,去!”

“诺!”

皇帝的话说完,就已成定局,这番话下,终于让他们感到了害怕,自己倒是无妨,没想到竟然连累家人,这是最后悔的。

“陛下,陛下,臣知错了!”

“陛下,陛下饶恕我们吧!”

“陛下”

这些人被皇宫禁卫架着出去,一路上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声哭嚎,随后,便是一声惨叫,变成呜咽。

一位皇宫禁卫上殿,抱拳行礼,禀报道:“启禀陛下,断舌之刑已行刑完毕!”

“嗯,带上廷尉府的人,抄家吧!”

“诺!”

“诸位爱卿,对此事还有什么意见吗?”

“陛下圣明!”

“陛下巡视边关,必定能使民心大振,军威大振,怕是匈奴人见到,都得望风而逃啊!”

朝中官员连忙出声附和,一片火热,似乎刚才的小插曲没有发生。

其中朝中官员都心知肚明,对于这一群老臣,皇帝陛下已经对他们很头疼了,一群自恃身份倚老卖老的老臣,对大秦国策没有丝毫作用,也没什么功绩,只过身份高一点。

要是他们识相一点,主动交出手上的职权,从此不理朝政,始皇帝让他们舒舒服服安享晚年,要是不懂事,神仙也难救啊。

现在倒好,始皇帝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自己送上门来,现在朝中正是用钱之际,始皇帝正为难呢,这不是妥妥送上门来嘛,这不得抄一批家。

不是朕想抄的,朕抄家还给他们留了一条命呢,这叫皇恩浩荡,盘踞在咸阳这么多年,这么些个家族,也算是能缓解一下大秦的燃眉之急了。

此番闹剧之后,始皇帝再度开口,言语悲戚。

“诸位爱卿,刚才燕将军的一番话,算是把朕给点醒了,我大秦的军队,那十六个字,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他们的身后,是我大秦!

倒是我们这些常居朝堂之上的王公大臣啊,享受着安乐,身上的锐气或许都被磨灭了,但我们不能忘本啊。

当年,朕还是秦王之时,在咸阳城郊,亲自任命杨翁子为边军主将,并为他送行。

那时候,匈奴人肆虐,我大秦的军力有限,边军比现在还要羸弱,护卫边疆稍有不慎便是有性命之虞!

那时,朕问他,你不害怕吗?

却也不曾想,他只是轻轻一笑,没错,就是轻轻一笑,朕记得十分清楚。”

“他说,心中有光,或许便无惧生死!”

“那时,朕只是笑了笑,或许位高权重的久了,很难共情了,朕不信,于是他给朕讲了一个故事。

在中原六国混战之际,边境的赵,韩,燕为了拱卫他们各自的都城,纷纷从边关抽调兵马,以至于后来,中原边境守军形同虚设,匈奴人南下劫掠,无人可挡,无人能挡。

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一个小孩在上郡出生了,可在这乱世之下,成年人都尚且难以自我保全,何况小孩。

这个孩子,在童年,还算拥有过快乐,但随着那一天的到来,所有的幸福皆随风远去,他的世界只剩下一片黑暗。

匈奴人南下,屠杀了他们的村子,他被父母藏起来,却在黑暗之中,目睹了母亲被这群畜生侮辱,而他的父亲,却被绑在一旁,只能悲愤无力的嘶吼。

他害怕,他恐惧,但他牢记自己母亲说的话,永远不要出声,最后,在害怕之中,他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