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我会在大朝会上提议,在思想上,融合各家之法,但要以儒家为核心!
确定我儒家在大秦治国理政思想中的主导地位!”
扶苏这话一出,堂中众人皆面面相觑。
刚才公子还在怒斥他们,现在又要将儒家推为大秦主导,再融合各家,这不是闹吗?
王上会答应?这话说的比我们还离谱啊!
离离原上谱!
看到众人的反应,也在扶苏的意料之中,毕竟,儒家已经式微,能稍微有点起色,他们就很满足了。
就更别说主导大秦国策,思想上成为主流了,就是自儒家产生以来,都从来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而现在的局势,扶苏这番话,无异于痴人说梦!
“诸位不信?”
“这……公子,不是我们不信,实在是不敢相信啊,按目前的形势来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茅焦开口道。
“哈哈,相信我,只要明天你们不添乱,再表态支持我,儒家复兴,就在明日!”
“真的?”
“那是自然!”
“若是按照你们之前的循古制,行分封,那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却和古制没有半点关系!
要想获得思想上儒学独尊的地位,首先就要知道君王想要什么,百姓想要什么
王上想要万民归心,首先就要名正言顺,咱们就给王上一个君权天授!
秦代周,乃是天意,天意如此,大势不可违啊!
此等言论,再和我儒家思想结合,有教无类,传扬天下,这便是正统!
王上想要让百姓行有所止,话有所依,孝有所颂,那我儒家也有!
之前我儒家一直认为,天下百姓,无非就是这几种伦常关系: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
而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为此,我觉得可以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定名为三纲五常。
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
“以三纲五常规范人的道德举止,再大力提倡孝道,这才是是礼乐复兴的典范!
再者,百姓想要休养生息,过几年太平日子,我儒家也有,我儒家推行仁政主张,对百姓施以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的政策,必然能让百姓拥护!
并且,我儒家要谨遵圣人言,有教无类,我会向王上提议,以官府的名义开办官学,开民智,教化万民,给寒门士子晋升之路。
当然,教化一事,可以以儒家为主导,毕竟,这本来就是我儒家所长,但各家思想也会引入官学。
能不能让儒家在官学之中独树一帜,就看诸位的本事,就看我们儒生的本事了!
可是,我丑话说在前面,谁以后再敢言行分封,循古制,或许在官学之中传授忤逆思想,就不要怪我扶苏翻脸无情的。
凭借此法,可以迅速提高儒学地位,儒学崛起,就在眼前,诸位,你们说说,扶苏此法是不是比你们说的要好?
既迎合了大秦统一思想的需要,又能儒家崛起,对两者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扶苏在大堂中踱步,缓缓而行,侃侃而谈。
“这,公子,如此一来,这新儒学还是儒学吗?”
伏生问道。
“先生说的好,儒学之道,乃是圣人创之,圣人倡导仁义礼智信,我三纲五常中的五常岂不是传承!
圣人大开私学之风,但毕竟是民间私学,地位不正,如若以大秦的名义,开办官学,这不是更大的发展?
明日,我会在大朝会上提议,在思想上,融合各家之法,但要以儒家为核心!
确定我儒家在大秦治国理政思想中的主导地位!”
扶苏这话一出,堂中众人皆面面相觑。
刚才公子还在怒斥他们,现在又要将儒家推为大秦主导,再融合各家,这不是闹吗?
王上会答应?这话说的比我们还离谱啊!
离离原上谱!
看到众人的反应,也在扶苏的意料之中,毕竟,儒家已经式微,能稍微有点起色,他们就很满足了。
就更别说主导大秦国策,思想上成为主流了,就是自儒家产生以来,都从来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而现在的局势,扶苏这番话,无异于痴人说梦!
“诸位不信?”
“这……公子,不是我们不信,实在是不敢相信啊,按目前的形势来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茅焦开口道。
“哈哈,相信我,只要明天你们不添乱,再表态支持我,儒家复兴,就在明日!”
“真的?”
“那是自然!”
“若是按照你们之前的循古制,行分封,那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却和古制没有半点关系!
要想获得思想上儒学独尊的地位,首先就要知道君王想要什么,百姓想要什么
王上想要万民归心,首先就要名正言顺,咱们就给王上一个君权天授!
秦代周,乃是天意,天意如此,大势不可违啊!
此等言论,再和我儒家思想结合,有教无类,传扬天下,这便是正统!
王上想要让百姓行有所止,话有所依,孝有所颂,那我儒家也有!
之前我儒家一直认为,天下百姓,无非就是这几种伦常关系: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
而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为此,我觉得可以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定名为三纲五常。
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
“以三纲五常规范人的道德举止,再大力提倡孝道,这才是是礼乐复兴的典范!
再者,百姓想要休养生息,过几年太平日子,我儒家也有,我儒家推行仁政主张,对百姓施以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的政策,必然能让百姓拥护!
并且,我儒家要谨遵圣人言,有教无类,我会向王上提议,以官府的名义开办官学,开民智,教化万民,给寒门士子晋升之路。
当然,教化一事,可以以儒家为主导,毕竟,这本来就是我儒家所长,但各家思想也会引入官学。
能不能让儒家在官学之中独树一帜,就看诸位的本事,就看我们儒生的本事了!
可是,我丑话说在前面,谁以后再敢言行分封,循古制,或许在官学之中传授忤逆思想,就不要怪我扶苏翻脸无情的。
凭借此法,可以迅速提高儒学地位,儒学崛起,就在眼前,诸位,你们说说,扶苏此法是不是比你们说的要好?
既迎合了大秦统一思想的需要,又能儒家崛起,对两者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扶苏在大堂中踱步,缓缓而行,侃侃而谈。
“这,公子,如此一来,这新儒学还是儒学吗?”
伏生问道。
“先生说的好,儒学之道,乃是圣人创之,圣人倡导仁义礼智信,我三纲五常中的五常岂不是传承!
圣人大开私学之风,但毕竟是民间私学,地位不正,如若以大秦的名义,开办官学,这不是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