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到头来她攒到钱了,攒到粮食了吗?
吃过午饭后睡了一觉,她也不去捡别人家的杏子了,很没意思。
自己家的那几棵杏树有不少杏子,将杏仁攒起来也能卖不少钱。
比铲茵陈和蒲公英快得多。
以前她总是着急忙慌的,紧赶着干活,想方设法的赚铜板。
如今她没想着将攒下的钱分给孩子们,她又何必这么辛苦。
三娃去读书了,老四是不会乖乖放羊的,他最多放几个月,肯定会想办法离开家里的。
与其整天去山上铲蒲公英,她还不如放羊。
虽然放羊每天都要跑很远,不怎么停歇,但来钱稳当。
她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不由思索未来的日子该如何过。
反正她也赚不了大钱,在黄土里能刨出多少光阴。
其实上次被老大撬了箱子之后,她就在想要不要带三娃去县里买块地。
因为她想到了坐着等生财的方法,便是过几年会变得繁华的县里,如今不起眼的土地会变得特别值钱。
她只要买几亩地,再过十年八年就能稳赚几百两银子。
这样想着,她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等三娃回来商量。
只是,晚上等她做好饭,从水窖里吊了水,填满了各个圈里的水槽之后,三娃还是没回来。
平时,他太阳还没落山他就回来了,吊水的活儿最近都是他的。
“娘,三娃怎么还没回来,他是不是被夫子留下受罚了?”
江红英看了看南边的山上,长长的山路上没有一个人影,她探着脑袋有些担心。
“你看着娃,我去看看。”宋春雪将秀娟递给江红英,准备去接他回来。
“我看他八成是跟人打架了,或者太笨了背不了一篇文章,怕丢人不敢回来了。”
这时,老四拿着羊铲子从拐角处走来,“他都多少年没读过书了,娘觉得亏欠弥补一下就成了,难道还指望他给你读个举人出来?”
听到老四的风凉话,宋春雪知道他对三娃去读书的事极其不满。
但她也不想跟他争论这个。
“你们若是饿了先吃饭,我去看看。”宋春雪说着便走出场门口,打定主意要去接三娃回来。
不管什么原因三娃没回来,她都不会阻止他去学堂读书的。
“娘,你要去哪?”
快要走到场门口,三娃看到要珊珊的宋春雪,便出声喊了一声。
“你该不会是要去学堂找我吧?”三娃肩上挂着布书袋子,“我今天去了江耀江夫子家,他送了我好几本书,还让我好好读,非要留我吃完饭才回来。”
宋春雪一回头,便看到他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的笑,心中甚是安定。
她由衷的为三娃感到开心,这些年从他脸上很少看到这样的笑容。
去学堂之后的这大半个月,她感觉三娃好像变高了,脊背挺直,整个人精神抖擞,眼里带着从未见过的光芒。
宋春雪虽然说不出那是什么,但她明白,三娃变了,不像从前那样自卑怯弱。
真好。
能弥补他们娘俩心中的遗憾,也不枉她重活一次。
“娘,回来吧,我给你带了好东西。”说着,他从粗布袋子里翻出两个李子来。
“哪来的?”
宋春雪看着他手里还泛着青的李子,瞬间酸得流口水。
他们家没有李子树,三娃肯定是从别人家的树上摘的。
以前她舍不得花钱买树苗,家里除了杏树也没别的果树,每年别人家的李子大杏干黄里的时候,几个孩子只有眼馋的份。
上辈子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到头来她攒到钱了,攒到粮食了吗?
吃过午饭后睡了一觉,她也不去捡别人家的杏子了,很没意思。
自己家的那几棵杏树有不少杏子,将杏仁攒起来也能卖不少钱。
比铲茵陈和蒲公英快得多。
以前她总是着急忙慌的,紧赶着干活,想方设法的赚铜板。
如今她没想着将攒下的钱分给孩子们,她又何必这么辛苦。
三娃去读书了,老四是不会乖乖放羊的,他最多放几个月,肯定会想办法离开家里的。
与其整天去山上铲蒲公英,她还不如放羊。
虽然放羊每天都要跑很远,不怎么停歇,但来钱稳当。
她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不由思索未来的日子该如何过。
反正她也赚不了大钱,在黄土里能刨出多少光阴。
其实上次被老大撬了箱子之后,她就在想要不要带三娃去县里买块地。
因为她想到了坐着等生财的方法,便是过几年会变得繁华的县里,如今不起眼的土地会变得特别值钱。
她只要买几亩地,再过十年八年就能稳赚几百两银子。
这样想着,她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等三娃回来商量。
只是,晚上等她做好饭,从水窖里吊了水,填满了各个圈里的水槽之后,三娃还是没回来。
平时,他太阳还没落山他就回来了,吊水的活儿最近都是他的。
“娘,三娃怎么还没回来,他是不是被夫子留下受罚了?”
江红英看了看南边的山上,长长的山路上没有一个人影,她探着脑袋有些担心。
“你看着娃,我去看看。”宋春雪将秀娟递给江红英,准备去接他回来。
“我看他八成是跟人打架了,或者太笨了背不了一篇文章,怕丢人不敢回来了。”
这时,老四拿着羊铲子从拐角处走来,“他都多少年没读过书了,娘觉得亏欠弥补一下就成了,难道还指望他给你读个举人出来?”
听到老四的风凉话,宋春雪知道他对三娃去读书的事极其不满。
但她也不想跟他争论这个。
“你们若是饿了先吃饭,我去看看。”宋春雪说着便走出场门口,打定主意要去接三娃回来。
不管什么原因三娃没回来,她都不会阻止他去学堂读书的。
“娘,你要去哪?”
快要走到场门口,三娃看到要珊珊的宋春雪,便出声喊了一声。
“你该不会是要去学堂找我吧?”三娃肩上挂着布书袋子,“我今天去了江耀江夫子家,他送了我好几本书,还让我好好读,非要留我吃完饭才回来。”
宋春雪一回头,便看到他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的笑,心中甚是安定。
她由衷的为三娃感到开心,这些年从他脸上很少看到这样的笑容。
去学堂之后的这大半个月,她感觉三娃好像变高了,脊背挺直,整个人精神抖擞,眼里带着从未见过的光芒。
宋春雪虽然说不出那是什么,但她明白,三娃变了,不像从前那样自卑怯弱。
真好。
能弥补他们娘俩心中的遗憾,也不枉她重活一次。
“娘,回来吧,我给你带了好东西。”说着,他从粗布袋子里翻出两个李子来。
“哪来的?”
宋春雪看着他手里还泛着青的李子,瞬间酸得流口水。
他们家没有李子树,三娃肯定是从别人家的树上摘的。
以前她舍不得花钱买树苗,家里除了杏树也没别的果树,每年别人家的李子大杏干黄里的时候,几个孩子只有眼馋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