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这便是“中国”的来历,始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即公元前十一世纪。
上世纪六十年代,陕西宝鸡,即华夏青铜器故乡,出土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名曰“和尊”。
铭文上刻有“宅兹中国”四个字,并记录了周成王建都、祭祀、赏赐等活动。
这也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献记载。
“宅兹中国”意思就是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
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便是汉族的前身,其民众为了区别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故而自称为“中华”,又称为“华夏”。
“华”和“夏”是相通连用的,故而“中华”又称为“华夏”。
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华夏的疆域也在不断扩大。
从此,“中国”不再仅指京师和中原地区,这个令人敬仰的称呼逐渐扩大并适用于历代王朝的整个统治区域。
自秦汉开始,除了朝代国号有所不同之外,历朝历代均称呼自己为“中国”。
在对外官方文件上,首次以“中国”作为自称的则是明朝。洪武大帝以及万历皇帝等赐给小鬼子的国书或者诏书中,都自称“中国”。
这里的国书是赐给的意思,而诏书就更不用说了。
明朝皇帝还是很硬气的,人家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这里面既有腿疾的原因,也有对文官集团不服软的因素。
可惜硬气的朱家皇帝不是落水还是落水,太子朱标也不例外,甚至直到朱棣死后数月之久军中才知道皇帝已经驾崩……此处不提也罢。
说到南宋,就不能不提到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部分人原本生活在宋朝,也就是北宋境内,或者其祖上是生活在宋朝境内。
从一定程度上讲这部分人也属于宋人,但是由于北宋的灭亡,或者蒙元的入侵,这部分人被迫沦为外族的统治之下。
白居易把北虏归顺唐朝称为“归明”,把南蛮归附朝廷称为“慕化”,这便是“归明”、“慕化”最早的来历。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宋朝皇帝自然而然也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自居,其治下的百姓称为“王民”。
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的这一段时间内,北方地区战乱频繁,百姓为求生存,很多汉人离开居住地投奔南宋,这些人员构成了“归来人”的主体。
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在内,均把这一部分来自北地的军民称为“归来人”,又称为“归明人”、“归正人”。
北宋时期多指从契丹或者西夏过来的人。
“归明”为褒义,“归正”为贬义。
唐朝的“归明”本身就有归顺圣明之主的意思,这本身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到了宋朝,特别是南宋把本来属于褒义词的“归明”改成了“归正”。这就有点歧视、贬称的意味了。
事实上,很多耳熟能详的着名的抗金将领都属于“归来人”。
这其中包括了南宋中兴四将,岳飞,相州汤阴人,今河南安阳汤阴县;韩世忠延安府人士,今陕西榆林绥德县;张俊秦州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刘光世,保安军人,今陕西延安志丹县。
后面两个挺坏的……
南宋初年面临金国的军事压迫,朝廷最紧迫的需求就是武人。所以在南宋初年,对这些“归来人”特别是武将还是不错的,待遇也是优厚的。
除了武人之外,无论是从事农耕的归来人,还是经商的归来人,南宋初期对这些从北方而来的人都挺照顾的,不仅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更是给了三到五年之间免除的优待。
“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几千万人。”足见北宋灭亡之后,南迁规模之庞大。
因为政治需要,南宋积极拉拢、安置“归来人”可以在动乱的年代迅速凝聚人心,确保政权稳定。
因为经济需要,大量的“归来人”就代表着大量的生产者,无数的劳动者参与劳动,可以快速恢复经济。
因为军事需要,既可以利用“归来人”补充兵员,又可以吸纳敌方将领前来投靠,达到弱化敌人的目的。
金人刘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一国策在南宋初年可以说非常正确,也让金国逐渐失去了南下的动力,南宋得以保全下来。
严格来说,包括宋高宗赵构本人也属于“归来人”之列。
辛弃疾(济南府历城县人,今济南历城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只带领数十人就敢闯入数万人马的金军大营擒拿叛将张安国。
但凡事都有利有弊,南迁也不例外。
南归之人中有众多的官员,他们向南迁徙的同时也为南宋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兵马。包括汉族,以及少数民族。
这些人口的补充,也为南宋逐渐站稳脚跟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量归来人的从军,无形中抵挡了金国的兵锋,这些对于南宋是积极的。
但同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南迁队伍中夹杂着大量的读书人,无形中也造成了北方教育的基本崩溃。
另一方面,南宋朝廷给予归来人的子孙们在科举上的特殊“照顾”,则引起了江南本土士绅的强烈抗议。
以至于官职混乱,政令不一,内部争斗愈演愈烈。
至南宋末期,“南北之争”就更肆无忌惮、不择手段了。
因为北人和本土人士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便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也无法改变其在南宋的悲惨命运。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首辛弃疾回忆少年时期的壮举有感而发的词,便表达了辛弃疾报国无门的落寞。
直到1207年,宁宗皇帝准备北伐中原,苦于没有良将,这才想起了时年已经67岁的辛弃疾。
只不过辛弃疾在接到朝廷召唤之后,病逝于前往临安的半路上……
一代英雄就此谢幕,令人唏嘘。
张世杰则不同,恰逢南宋末年,此时襄阳已被重重围困,在南宋朝廷实在是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奉命入京勤王的张世杰便得到了南宋朝廷的“重用”。
“归正人原是中原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
“中原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
这便是南宋朝廷或者说霸占着高位的本土官吏对这些“归来人”一致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
南宋的“北”是指南渡的那一拨人,明朝初年的“北”是指北方各省。总的来说都属于“南北之争”。
这一点,哪怕到了后世,地域歧视依旧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这一章是为下面铺垫,不喜欢的可以略去。)
因为经济需要,大量的“归来人”就代表着大量的生产者,无数的劳动者参与劳动,可以快速恢复经济。
因为军事需要,既可以利用“归来人”补充兵员,又可以吸纳敌方将领前来投靠,达到弱化敌人的目的。
金人刘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一国策在南宋初年可以说非常正确,也让金国逐渐失去了南下的动力,南宋得以保全下来。
严格来说,包括宋高宗赵构本人也属于“归来人”之列。
辛弃疾(济南府历城县人,今济南历城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只带领数十人就敢闯入数万人马的金军大营擒拿叛将张安国。
但凡事都有利有弊,南迁也不例外。
南归之人中有众多的官员,他们向南迁徙的同时也为南宋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兵马。包括汉族,以及少数民族。
这些人口的补充,也为南宋逐渐站稳脚跟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量归来人的从军,无形中抵挡了金国的兵锋,这些对于南宋是积极的。
但同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南迁队伍中夹杂着大量的读书人,无形中也造成了北方教育的基本崩溃。
另一方面,南宋朝廷给予归来人的子孙们在科举上的特殊“照顾”,则引起了江南本土士绅的强烈抗议。
以至于官职混乱,政令不一,内部争斗愈演愈烈。
至南宋末期,“南北之争”就更肆无忌惮、不择手段了。
因为北人和本土人士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便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也无法改变其在南宋的悲惨命运。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首辛弃疾回忆少年时期的壮举有感而发的词,便表达了辛弃疾报国无门的落寞。
直到1207年,宁宗皇帝准备北伐中原,苦于没有良将,这才想起了时年已经67岁的辛弃疾。
只不过辛弃疾在接到朝廷召唤之后,病逝于前往临安的半路上……
一代英雄就此谢幕,令人唏嘘。
张世杰则不同,恰逢南宋末年,此时襄阳已被重重围困,在南宋朝廷实在是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奉命入京勤王的张世杰便得到了南宋朝廷的“重用”。
“归正人原是中原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
“中原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
这便是南宋朝廷或者说霸占着高位的本土官吏对这些“归来人”一致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
南宋的“北”是指南渡的那一拨人,明朝初年的“北”是指北方各省。总的来说都属于“南北之争”。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