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他得了多少声望,就是你父皇近日也愈发的对他另眼相待,连着淑妃的母家也得意起来,这些本应该都是你皇弟的。”
秦漱恭首听着,不发一言。
皇后见她这般微蹙了蹙眉:“景元,现下有一桩事需得你去办。”
秦漱抬起眼,就听皇后又继续道:“人说乐极生悲,若是能叫他喜事成空,看淑妃那对母子还如何张狂。”
皇后口中的淑妃实则该称为淑贵妃,位份仅次于母后,后宫之中的一人之下。
而其父亲毅勇侯,手掌兵权二十万,是随着先皇平过动乱的功臣,其母家算起来要比皇后母家萧氏还要显赫一些。
萧家虽占了个从一品的国公爵位,却不如淑贵妃母家手握兵权来得实利,后宫中,若说谁最不将皇后放在眼里,头一个便要数淑贵妃了。
是以,皇后总念着她从前的封号,淑妃。
秦漱问她:“母后想如何做?”
秦漱问出这话的时候心中已然有了答案,果然,皇后看着她缓声道:“闵川逃出来的那批流民,不能活。”
“流民一死,咱们便将这件事捅出来,待圣上知晓秦恒眼下的光鲜是拿那些无辜的性命垒起来的,看他还会不会如现在这般高待秦恒。”
秦恒就是四皇子的名讳。
百余条性命,就命丧于这轻飘飘的三个字‘不能活。’
可悲的是,前世她听了这事虽觉得唏嘘,却竟还认为皇权争斗流血再所难免,一具具白骨垒成的台阶,人怎能走得踏实?
秦漱沉默了片刻才开口,她声音很轻:“母后,皇弟就非走这条路不可吗?”
皇后的目光陡然凌厉起来:“可是你父皇同你说了什么?”
“不曾。”秦漱摇头,像是试探,又像是乞求:“儿臣只是想,守着一方封地,生活富足,无忧无虑的日子应当很好。”
“景元,你真不应该生在皇家。”皇后看了她半晌,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秦漱从她眼中看到了志在必得的决心,一些想说的还未曾说的话便都咽了回去。
她知道很难改变母后的主意,可若是万一呢,她想,若母后真的点头,那她便也能放下前世的恩恩怨怨,重活一回,只做个傻姑娘秦漱,不做景元公主。
将这一摊子累心的事儿丢出去,谁爱接谁接去,若能一家子守着个封地,过上个安稳自在的日子,晨钟暮鼓,逍遥在在岂不最好。
这样的画面在她脑子里一过,都让人觉得艳羡。
永乾宫里的炭似乎燃尽了,秦漱穿着絮了棉的衣裳都觉出些冷意。
两人的话也已经说到了尽处,再往下说也不过是些体面的蓄意敷衍。
秦漱起身,向皇后告辞。
“景元。”她转身的时候,皇后叫住她。
秦漱顿住脚步,却并没有回头,她听见皇后的话在身后缓缓响起:“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应当心中 有数。”
“荣辱相生,儿臣明白。”声音里有秦漱自己都未曾听出来的讽意,却听得皇后蹙起了眉。
“流民的事...”
“流民的事儿臣去做。”
“要用你的私兵,他们皆出自禁军,官府的人一看便知,本宫要他们望而却步,不敢查下去。”
秦漱倏然转身,再也控制不住质问起来:“能调动禁军的人,除了父皇,便会想到我的私兵上,母后为了保住皇弟,便要将儿臣推出去吗?”
“且不说他得了多少声望,就是你父皇近日也愈发的对他另眼相待,连着淑妃的母家也得意起来,这些本应该都是你皇弟的。”
秦漱恭首听着,不发一言。
皇后见她这般微蹙了蹙眉:“景元,现下有一桩事需得你去办。”
秦漱抬起眼,就听皇后又继续道:“人说乐极生悲,若是能叫他喜事成空,看淑妃那对母子还如何张狂。”
皇后口中的淑妃实则该称为淑贵妃,位份仅次于母后,后宫之中的一人之下。
而其父亲毅勇侯,手掌兵权二十万,是随着先皇平过动乱的功臣,其母家算起来要比皇后母家萧氏还要显赫一些。
萧家虽占了个从一品的国公爵位,却不如淑贵妃母家手握兵权来得实利,后宫中,若说谁最不将皇后放在眼里,头一个便要数淑贵妃了。
是以,皇后总念着她从前的封号,淑妃。
秦漱问她:“母后想如何做?”
秦漱问出这话的时候心中已然有了答案,果然,皇后看着她缓声道:“闵川逃出来的那批流民,不能活。”
“流民一死,咱们便将这件事捅出来,待圣上知晓秦恒眼下的光鲜是拿那些无辜的性命垒起来的,看他还会不会如现在这般高待秦恒。”
秦恒就是四皇子的名讳。
百余条性命,就命丧于这轻飘飘的三个字‘不能活。’
可悲的是,前世她听了这事虽觉得唏嘘,却竟还认为皇权争斗流血再所难免,一具具白骨垒成的台阶,人怎能走得踏实?
秦漱沉默了片刻才开口,她声音很轻:“母后,皇弟就非走这条路不可吗?”
皇后的目光陡然凌厉起来:“可是你父皇同你说了什么?”
“不曾。”秦漱摇头,像是试探,又像是乞求:“儿臣只是想,守着一方封地,生活富足,无忧无虑的日子应当很好。”
“景元,你真不应该生在皇家。”皇后看了她半晌,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秦漱从她眼中看到了志在必得的决心,一些想说的还未曾说的话便都咽了回去。
她知道很难改变母后的主意,可若是万一呢,她想,若母后真的点头,那她便也能放下前世的恩恩怨怨,重活一回,只做个傻姑娘秦漱,不做景元公主。
将这一摊子累心的事儿丢出去,谁爱接谁接去,若能一家子守着个封地,过上个安稳自在的日子,晨钟暮鼓,逍遥在在岂不最好。
这样的画面在她脑子里一过,都让人觉得艳羡。
永乾宫里的炭似乎燃尽了,秦漱穿着絮了棉的衣裳都觉出些冷意。
两人的话也已经说到了尽处,再往下说也不过是些体面的蓄意敷衍。
秦漱起身,向皇后告辞。
“景元。”她转身的时候,皇后叫住她。
秦漱顿住脚步,却并没有回头,她听见皇后的话在身后缓缓响起:“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应当心中 有数。”
“荣辱相生,儿臣明白。”声音里有秦漱自己都未曾听出来的讽意,却听得皇后蹙起了眉。
“流民的事...”
“流民的事儿臣去做。”
“要用你的私兵,他们皆出自禁军,官府的人一看便知,本宫要他们望而却步,不敢查下去。”
秦漱倏然转身,再也控制不住质问起来:“能调动禁军的人,除了父皇,便会想到我的私兵上,母后为了保住皇弟,便要将儿臣推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