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哦?灭了一半?”
嬴政疑惑的问道,“为何说是灭了一半?”
“当然是因为燕国的太子丹,还有燕王喜没死啊。”
“他们逃到了辽东,秦军还没抓到他们,那燕国就不能算是灭亡。”
“只能算是灭了一半。”
祈盼说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嬴政若有所思的点头。
确实。
虽然燕国的都城破了,王宫也被他占了。
可太子丹和燕王喜,还活着。
那燕国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灭亡。
只能算是........迁都。
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了辽东之后,肯定还会重新建立王宫。
那燕国,就还在。
想到之前王翦发回来的捷报,嬴政说。
“就算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了辽东,也躲不了多久。”
“秦王不会放过他们,秦军更不会停下征战的步伐。”
“燕国,必定是要灭亡的。”
祈盼说,“你说的确实对,秦王当然不可能会轻易放过太子丹和燕王喜。”
“历史上不就写了嘛,大将王翦、辛胜领兵攻打燕国。”
“李信带兵追击,逃往辽东的太子丹和燕王喜。”
“最后迫于无奈,燕王喜就把太子丹杀了。”
“把他的头颅送给了秦王,祈求暂时的和平。”
嗯?
燕王喜把太子丹杀了?
还把太子丹的头颅,献给了他?
嬴政眉梢微挑,“这燕王喜下得了手?”
“有什么下不了手的?”
祈盼奇怪的看着嬴政,“要不是因为太子丹,私自派荆轲去秦国刺杀秦王,能有后来的事吗?”
“要不是太子丹,燕国根本不会那么快就灭亡。”
“蓟城更不会破,燕王喜也不会被迫逃到辽东。”
“燕王喜没在蓟城刚破的时候,杀了太子丹,那都是他心善。”
“如果不是逃到辽东后,秦军步步紧逼,燕王喜也不可能会对太子丹下手。”
嬴政算是又提前知道了一点,历史的进程。
原来燕王喜会亲自杀了自己的儿子太子丹?
现在他们已经顺利逃到了辽东,应该也快了。
既然太子丹敢派人来刺杀他,那么他定然不会手软。
不论是太子丹,还是他背后的燕国,他都会将其斩杀,踩在脚下!
嬴政又问道,“那秦王在收到太子丹的人头后呢?”
“可会暂停,对燕国的征战?”
祈盼斩钉截铁的点头道,“会!”
什么?
会?
“为......为什么?”
嬴政有些疑惑。
他为什么会暂停对燕国的征战?
难道就因为太子丹的人头?
就让他放弃了,继续攻打燕国的残部和燕王?
嬴政对于那个历史上记录的自己,有些许不解。
他不应该是那样的人啊。
怎么可能会因为燕王喜将太子丹杀了,就放过他们?
绝对不可能!
祈盼说,“当时六国还剩燕国、魏国、楚国、齐国四个国家。”
“燕国都城灭了,太子丹也死了,燕王喜也跑到了辽东。”
“燕国算是灭了一大半,可其他三国还在啊。”
“秦王不可能为了燕王喜,和一点点的燕国残部,就一直跟他们耗着。”
“魏国、楚国、齐国也得打啊,要是因为燕国忽略了其他三国。”
“让他们腾出了手来,主动攻打秦国,那才糟了。”
“所以燕王喜献上太子丹的人头,向秦王求和的时候,秦王才会答应。”
“暂时放弃继续攻打燕国。”
听祈盼这么解释,倒也说得通,嬴政点头道。
“确实,秦王不可能为了他们,而耗费巨大的兵力。”
打仗可不是说打就能打的。
军需、粮草、武器装备,样样都要花费巨大的银钱。
顺利攻下蓟城,已经耗费了不少的兵力。
“ 哦?灭了一半?”
嬴政疑惑的问道,“为何说是灭了一半?”
“当然是因为燕国的太子丹,还有燕王喜没死啊。”
“他们逃到了辽东,秦军还没抓到他们,那燕国就不能算是灭亡。”
“只能算是灭了一半。”
祈盼说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嬴政若有所思的点头。
确实。
虽然燕国的都城破了,王宫也被他占了。
可太子丹和燕王喜,还活着。
那燕国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灭亡。
只能算是........迁都。
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了辽东之后,肯定还会重新建立王宫。
那燕国,就还在。
想到之前王翦发回来的捷报,嬴政说。
“就算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了辽东,也躲不了多久。”
“秦王不会放过他们,秦军更不会停下征战的步伐。”
“燕国,必定是要灭亡的。”
祈盼说,“你说的确实对,秦王当然不可能会轻易放过太子丹和燕王喜。”
“历史上不就写了嘛,大将王翦、辛胜领兵攻打燕国。”
“李信带兵追击,逃往辽东的太子丹和燕王喜。”
“最后迫于无奈,燕王喜就把太子丹杀了。”
“把他的头颅送给了秦王,祈求暂时的和平。”
嗯?
燕王喜把太子丹杀了?
还把太子丹的头颅,献给了他?
嬴政眉梢微挑,“这燕王喜下得了手?”
“有什么下不了手的?”
祈盼奇怪的看着嬴政,“要不是因为太子丹,私自派荆轲去秦国刺杀秦王,能有后来的事吗?”
“要不是太子丹,燕国根本不会那么快就灭亡。”
“蓟城更不会破,燕王喜也不会被迫逃到辽东。”
“燕王喜没在蓟城刚破的时候,杀了太子丹,那都是他心善。”
“如果不是逃到辽东后,秦军步步紧逼,燕王喜也不可能会对太子丹下手。”
嬴政算是又提前知道了一点,历史的进程。
原来燕王喜会亲自杀了自己的儿子太子丹?
现在他们已经顺利逃到了辽东,应该也快了。
既然太子丹敢派人来刺杀他,那么他定然不会手软。
不论是太子丹,还是他背后的燕国,他都会将其斩杀,踩在脚下!
嬴政又问道,“那秦王在收到太子丹的人头后呢?”
“可会暂停,对燕国的征战?”
祈盼斩钉截铁的点头道,“会!”
什么?
会?
“为......为什么?”
嬴政有些疑惑。
他为什么会暂停对燕国的征战?
难道就因为太子丹的人头?
就让他放弃了,继续攻打燕国的残部和燕王?
嬴政对于那个历史上记录的自己,有些许不解。
他不应该是那样的人啊。
怎么可能会因为燕王喜将太子丹杀了,就放过他们?
绝对不可能!
祈盼说,“当时六国还剩燕国、魏国、楚国、齐国四个国家。”
“燕国都城灭了,太子丹也死了,燕王喜也跑到了辽东。”
“燕国算是灭了一大半,可其他三国还在啊。”
“秦王不可能为了燕王喜,和一点点的燕国残部,就一直跟他们耗着。”
“魏国、楚国、齐国也得打啊,要是因为燕国忽略了其他三国。”
“让他们腾出了手来,主动攻打秦国,那才糟了。”
“所以燕王喜献上太子丹的人头,向秦王求和的时候,秦王才会答应。”
“暂时放弃继续攻打燕国。”
听祈盼这么解释,倒也说得通,嬴政点头道。
“确实,秦王不可能为了他们,而耗费巨大的兵力。”
打仗可不是说打就能打的。
军需、粮草、武器装备,样样都要花费巨大的银钱。
顺利攻下蓟城,已经耗费了不少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