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蒙蒙亮,鲍婧坐在毓庆宫的前殿,等候朱和尭出来。
周围女官、女史、宫女、太监有数十人之多,都屏息凝神安静肃立。
举行册立皇太子大典的日子,不可能不隆重。
很快,穿堂方向传来了人声和脚步声。鲍婧知道这肯定是朱和尭来了,连忙站起身来。
“爷,您留神。”年轻太监搀着朱和尭,跨过门槛来到前殿。
朱和尭看见鲍婧,脸上马上浮现出了笑容,说道:“鲍姑姑,你久等了吧?”
“没有。我不怕多等一会儿,今天是你的大日子,可别心急慌忙出了岔子。”鲍婧说着,上下打量了一番朱和尭,又朝着小太监说道,“刘家诚,你可仔细着点,别有任何疏忽,出了纰漏我唯你是问。”
“奴才怎敢不小心伺候着。”这个名叫刘家诚的小太监年纪不大,长相也算俊朗,从名字的命名法来看,应该是羽林苑出身,今年十八岁属猪,“离开南京之前,干爹再三嘱咐奴才,咱们做事最要紧的就是仔细,伺候主子是一丝也疏忽不得的。”
“呵呵,你干爹刘保远在南京,一时也管不了你了。不过,你年纪轻轻,他就推荐你当毓庆宫的首领太监,希望你干爹没看走眼。”
“奴才没有别的本事,只是比常人小心仔细些。”刘家诚陪着笑脸说道,“姑奶奶您请看,小爷的冕服都是按规矩穿得妥帖。小爷刚才用了膳,分量按平时的食量加了些,到午时赐宴之前,断不会饿着。”
鲍婧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道:“宝亲王妃呢?”
“王妃也用了早膳,此刻在后间,陈大姑姑领着宫女们正为王妃更衣,误不了时辰。”
鲍婧见一切都准备得妥当,心下十分满意,又朝着一众女官、女史、宫女、太监们问道:“你们每个人该拿什么、捧什么、站哪里,都清楚明白了吗?”
“清楚明白!”众人齐声回答。
朱和尭忽然伸出手来,握住了鲍婧的胳膊,说道:“鲍姑姑,我还是有些紧张。”
“紧张什么?同平时一样就行了。”鲍婧笑了笑,“等到了太和门外,有你许大叔和洪大叔陪着你呢,有什么事都问他们。我要陪王妃去皇后那里,不能陪着你。”
“嗯嗯。”朱和尭用力点了点头。虽然刚刚过了二十二岁的生日,脸上却还有些稚气,尤其是在鲍婧面前。
忽然门外有人高声说道:“礼部仪制司主事钱以垲奉旨,启请宝亲王往太和门行礼。”
“知道了。”朱和尭答了一声,转脸朝着刘家诚说道,“走吧。”
刘家诚连忙又搀住朱和尭,边说边往外走:“爷,稳当着。”
鲍婧目送朱和尭远去,这才转身向后殿走去。
毓庆宫是“工”字型结构,前后殿之间是一个穿堂。过了穿堂到了后殿,就是朱和尭夫妇的住处。朱和尭还有几位妃嫔,住在殿外两侧的厢房里。
不过,所有女眷此刻都齐聚后殿,一位陈姓的大姑姑刚刚指挥着宫女们为宝亲王妃换好礼服。王妃金氏为了避免礼服起皱,并没有坐下,而是在椅子前站着。五位侧妃也穿戴整齐,站在两侧,其中为首的俞氏身边还站着一位奶娘,怀里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金氏和朱和尭的女儿大囡已经三岁了,也跟着自己的奶娘站在娘亲的身边。
鲍婧见到金氏,笑盈盈地说道:“哟,娘娘都准备好啦?”
“鲍姑姑,都准备好了。你看还缺什么吗?”金氏和朱和尭同岁,外形上与鲍婧已经是差不多年纪了,但依然跟着朱和尭喊鲍婧姑姑。
鲍婧四周围打量了一下,问道:“给皇后的贺表和贺礼都准备好了吗?”
“回姑奶奶,都准备好了。”陈大姑姑连忙应声答道,“贺表是礼部准备的,昨晚上就送过来了。贺礼是王妃亲手绣的一对手巾。皇后娘娘前几日派人来传话,说贺礼不必铺张,能见到心意就好了。”
鲍婧听完点了点头。按照自己对胡皇后的了解,这话基本上就是真的。于是走到桌案前,仔细看了看各种重要的东西,确信确实无误,便转脸看了看陈大姑姑,投去一个满意的眼神。
陈大姑姑今年四十出头,原本是浙江海宁县陈氏的女儿,早年嫁到了嘉兴府秀水县,与金氏的娘家人有些来往,算是看着金氏自幼长大的。朱和尭前几年到南京监督留守,金氏听娘家人说起陈氏丈夫去世无儿无女,便提出将她取来南京担任王府的女官。陈氏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识礼,又善持家,而且无儿无女了无牵挂,颇能任事,在南京时与林樱十分融洽,这次朱和尭回到京城接受太子册封,林樱便推荐陈氏担任毓庆宫领班大姑姑。
大囡在旁边站着,本来已经有些无聊,这是忽然大声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去看皇奶奶啊?”
“嘘,小主子别说话,王妃和鲍姑奶奶说正事呢。”旁边的奶妈连忙出声制止。
鲍婧笑了笑,走到大囡面前,弯下腰说道:“你急着去看皇奶奶吗?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是爹爹
当太子的日子。”大囡奶声奶气地答道。
“是啊,当太子可是大事,要有规矩。一会儿会有女官过来宣旨,宣了旨才好去。”
“哦……”大囡显然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很听话,不再闹了。
陈大姑姑这时走到了俞氏面前,朝着奶妈问道:“二囡吃奶了吗?”
“刚吃了,这会儿又睡了,我这么抱着,怕是有一个时辰能睡。”奶妈答道。
“好,辛苦你了。”
陈大姑姑的话音刚落,外面就有女官进来,见了金氏行礼,然后宣皇后谕,让众人到坤宁宫等候。
金氏连忙谢了女官,请她先回去复命,然后让陈大姑姑安排动身。
众人出了毓庆宫,转了几个弯,过景和门,很快到了坤宁宫。
小梅早已在门口候着,喜气洋洋地迎上来,朝着金氏道:“奴婢给娘娘贺喜了。”
“哟,梅大姑姑不可拘礼。”金氏连忙示意免礼。
鲍婧看着小梅,心中颇为感慨。小梅作为皇后胡氏从家中带来的婢女,一直负责照顾胡氏的生活,和鲍婧一起度过了在杭州和南京的岁月,甚至有几分患难之交的情谊。这几年小梅在南京照顾朱和尭起居,回来京城之后,马上复任坤宁宫领班。不过,不到三十岁的小梅,看上去已经有些发福,脸上也有了皱纹,虽然现在她是后宫最有地位的女官几乎没有之一,但艰难的岁月还是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胡氏几次提出给小梅找人家,都被小梅推辞了,说要一辈子伺候皇后。想到这里,鲍婧难免有些动情。
小梅不知道鲍婧在想什么,只是笑着请金氏和大家一起进坤宁宫。
坤宁宫很大,小梅引着大家到东暖阁坐下歇着,上了茶点。鲍婧便问小梅准备得如何。小梅说,皇后在更衣准备,就先不见大家了,洪淑贞为首的命妇们,此刻在西暖阁喝茶等候。
说着话,窗外乐声大作,礼炮轰鸣,想是册立大典已经开始。过了一阵,音乐停了,有太监从前面太和殿跑过来,说册封太子的大典已经完成,太子正过来向皇后谢恩。
众人都起身,挤到东暖阁的门口,隔着珠帘张望。
皇后胡氏在宝座上端坐,朱和尭在礼赞官的陪同下,近前向皇后叩拜谢恩,然后起身退出。因为是行礼如仪,并未说什么话。接下来是皇二子榆林王朱和?(读作“封”,是封字的异体字),上殿向皇后恭贺,同样行礼如仪退下。
鲍婧隔着珠帘看去,十四岁的朱和?身材却比一般同龄人高大,很有英武的气质。
等这两拨人下去,才到宫眷和命妇们上殿道贺。
鲍婧依旧站在珠帘后面,看着金氏和洪淑贞分别带领着宫眷、命妇们向皇后道贺。和刚才不一样,皇后受了跪拜礼,便起身降阶,请众人平身,然后观看女眷们进献的礼物,坤宁宫里充满了喜乐和谐的气氛。
“好是真好,只可惜,还是比不上现代社会的生活啊。”鲍婧轻轻摇了摇头,喃喃自语。
鲍婧听完点了点头。按照自己对胡皇后的了解,这话基本上就是真的。于是走到桌案前,仔细看了看各种重要的东西,确信确实无误,便转脸看了看陈大姑姑,投去一个满意的眼神。
陈大姑姑今年四十出头,原本是浙江海宁县陈氏的女儿,早年嫁到了嘉兴府秀水县,与金氏的娘家人有些来往,算是看着金氏自幼长大的。朱和尭前几年到南京监督留守,金氏听娘家人说起陈氏丈夫去世无儿无女,便提出将她取来南京担任王府的女官。陈氏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识礼,又善持家,而且无儿无女了无牵挂,颇能任事,在南京时与林樱十分融洽,这次朱和尭回到京城接受太子册封,林樱便推荐陈氏担任毓庆宫领班大姑姑。
大囡在旁边站着,本来已经有些无聊,这是忽然大声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去看皇奶奶啊?”
“嘘,小主子别说话,王妃和鲍姑奶奶说正事呢。”旁边的奶妈连忙出声制止。
鲍婧笑了笑,走到大囡面前,弯下腰说道:“你急着去看皇奶奶吗?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是爹爹当太子的日子。”大囡奶声奶气地答道。
“是啊,当太子可是大事,要有规矩。一会儿会有女官过来宣旨,宣了旨才好去。”
“哦……”大囡显然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很听话,不再闹了。
陈大姑姑这时走到了俞氏面前,朝着奶妈问道:“二囡吃奶了吗?”
“刚吃了,这会儿又睡了,我这么抱着,怕是有一个时辰能睡。”奶妈答道。
“好,辛苦你了。”
陈大姑姑的话音刚落,外面就有女官进来,见了金氏行礼,然后宣皇后谕,让众人到坤宁宫等候。
金氏连忙谢了女官,请她先回去复命,然后让陈大姑姑安排动身。
众人出了毓庆宫,转了几个弯,过景和门,很快到了坤宁宫。
小梅早已在门口候着,喜气洋洋地迎上来,朝着金氏道:“奴婢给娘娘贺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