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开局谋逆,皇上请退位 > 第11章 金口玉言

第11章 金口玉言

在场的文武百官们听着秦骁的这道圣旨,都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同时感受到了帝国正酝酿着一场暗流风暴。

日后的朝堂之上,文官再也不能一手遮天了,属于武将的光辉时代已经到来。

早朝结束之后,随着司礼太监的一声吆喝,文武百官便依次离开了寿信宫。

内阁官员则是回到了文渊阁处理政务,他们要一一批阅六部官员递交上来的奏折。

并且需要将修改的地方和建议,按照规章工整的标记在上面,是为票拟,到时候交由皇帝秦骁批红。

这样一来,朝廷上下的大事小情皆由内阁处理,可以大.大的缓解皇帝的政务压力。

基本上,内阁递交上来的大部分奏折,秦骁只需要采纳建议批阅即可。

只有当内阁和皇帝的意思产生分歧的时候,最终才会按照皇帝的旨意,批阅奏折。

如此一来,秦骁每天的工作量大幅度的缩减,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其它的事情上来。

而六部的官员也是如此,退朝之后的他们各自回到相应的衙门中,将皇帝交代的事情,一一落实到位。

寿信殿中,大臣们陆陆续续散去的时候,一直守在殿外

的几位太监朝着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走了过去。

“徐大人、王大人,陛下有旨,传二位大人到钟粹宫觐见。”司礼太监张永毕恭毕敬的说道。

“哦?那么请问张公公,皇上唤我们二人前去,可有何要紧之事吗?”

听到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喊话后,工部尚书徐震林和兵部尚书王毅二人,立刻停住了脚步,看向张永问道。

“皇上的事情,奴才岂敢多问?两位大人去了便知道了。”张永笑了笑,便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那好,那就劳烦张公公在前面带路了。”

虽然文官集团看不起宦官集团,可是张永却不一样了。

他不但是皇帝贴身的掌礼太监,更是兼任着司礼太监。

即使是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面对张永也是客客气气的,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之意。

很快,在张永的带领下,两位尚书便进入到了钟粹宫的暖阁内。

这还是秦骁建国以来,第一次在钟粹宫同时召见两位军机大臣。

再加上秦骁在朝堂之上的强势作风,不禁让徐震林和王毅两人心中没底。

秦骁看到两位大臣神色紧张,目光躲闪,于是放下手中的奏折,让侍

女沏一杯茶水,这才开口道。

“你们二人不必如此紧张,朕叫你们来不过是想询问一下事情,我们边喝边聊。”

由此,两位尚书才是放下心来,不约而同的感谢道:“臣等谢过陛下。”

秦骁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随后才直奔主题道:“朕叫你们来,是想和你们了解一下疏通京杭大运河一事。”

“徐震林,你是工部尚书,朕想要听这次的详细计划。”

听到皇帝的问话后,徐震林心头一颤,连忙放下了手中的茶盏,理清了具体的思路后,这才将制定的计划托盘而出。

“回陛下,工部计划在京师、山西、河北、浙江、山东五地同时开工,疏通河道,清理淤泥,重新贯通长江、黄河、海河、淮河、钱塘江这五大水系。”

“此次陛下责令户部调拨500万两白银,还有30万劳工的人力支配,微臣必当不辱使命,在规定的时日内疏通河道,恢复南北漕的河运交通。”

“工部派谁前去监督这一次疏通运河的工作啊?”秦骁又随口问道。

“回陛下,此次疏通运河一事至关重要,所以微臣会亲赴第一线,掌管全局。”

听到徐震

林的答复后,秦骁愤怒的道:“疏通运河固然重要,可是永不到堂堂一个尚书,亲自赴一线指挥吧?”

看到皇帝的脸色阴沉下来后,徐震林急忙回道:“陛下,这次疏通运河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前所未有的,唯有臣亲自在场,方可安心啊。”

听到徐震林这么解释,秦骁的怒气渐渐的消散了。

其实说到底,朝廷一个正二品的官员亲自下去坐镇,就是为了震慑手低下的那些官员们。

目地无非为了防止朝廷调拨的银两被手下的那些官员贪污,从而影响疏通运河的工作。

“听旨!”秦骁冰冷的说道。

此话一出,徐震林和王毅两人从凳子上弹了起来,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听候着皇帝下的旨意。

“此次调拨疏通运河的钱两皆由禁军负责押运,另外各地施工之处在抽调一个卫士营,保护现场的安全。”

“此外,让人给我盯好了,任何人敢私下动这500万两白银,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朝廷重臣,一律格杀勿论。”

“臣多谢主隆恩。”徐震林当即跪拜道。

有了皇帝的恩准,徐震林也可以放心的将一些事务交由手下人安

排,也免得自

己不远千里,亲自前往南方了。

毕竟,身为工部尚书的他,朝中可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他来处理。

随后,秦骁并没有让二人离开,而是继续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来。

“我朝疆域辽阔,沃野千里,水系众多,只是这些水系经常发生淤泥堵塞,朕需要工部拿出一个可以彻底根除这种现象的解决方案来。”

“陛下,想要彻底的解决这种情况,可以在中上游地区栽种根部发达的树木,在水系汇集汹涌的地方修建坚固的堤坝,在下游地区挖掘分支河道。”

“只不过陛下,如此工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短时间之内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无妨,朕已经决定每年从户部调拨350万两专项白银,全力建设帝国水站、道路、水利设施。”秦骁沉声说道。

“陛下,户部能有那么多的银两吗?”徐震林脸色很是凝重,问话也是很谨慎小心。

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在1500五百万两左右,而一年的总支出却在1800万两左右,往往是入不敷出,没到年底便出现了财政紧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