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眉眼平和,但语气中却极是沉重:“刘敏听到了动静,便从里头走了出来,他面上不虞,称我不尊监军,扬言要用军法惩戒于我。”
“老师听闻此信之后,匆匆赶来,从他手中救下了我,免了我的杖刑,将我领了回去。”
“可我心中有气,难以疏解,到了夜晚又想起白日里未完成的巡查,便借着夜色来到了兵器营,守卫见是我来,自然放行。”
说到此处,他倏然间闭了闭眼,喉结轻滚:“我走进去,只见兵器营中箭簇摆放整齐,起初检查的几箱并无异常。”
容昭听到此处,顿时捏紧了袖中的手。
那人眉心紧皱,似极力压抑着痛苦:“可到后来,我便发现了不对。有数箱箭簇,竟俱是些木头与面粉制成!不知那匠人是用了什么办法,使其从外观上看起来,与寻常的箭簇并无区别,甚至重量也极为相近。可只要轻轻一掰,便轻易可碎成两段,如此脆弱又如何杀敌?”
屋中鸦雀无声,只有明骁舟渐沉重的呼吸声隐有传来。
“想起白日里发生之事,我便怀疑这些,都是刘敏的手笔。彼时战事正胶着,突厥强攻我青州城数次不下,仰赖的是老师卓绝的领兵之道、将士们的不畏生死,可也绕不开锋利的武器。我惊惧非常,再不敢耽搁。可未曾想我方走出兵器营,便正面撞上了刘敏!”
容昭心下一沉,似乎体会到了他彼时的心情。
那十七岁的少年便似在眼前。
“他问我为何私自进兵器营,彼时老师已带着守将去城门处巡守,我不知军营之中有多少是他的人,故而与他虚与委蛇,终得脱身。”
“若那日,突厥未攻城,那一切都是来得及的!”他言及此处,猛然闭了眼,声音沙哑。
“我寻来信任的副将,让他去报与老师知晓。而我则守在此处,不让一支箭簇落入将士手中。可我不知青州城门处,那完颜宗领着一队突厥骑兵,就站在离城门不远的地方。”
“他很狡猾,站的地方正好在弓箭射程之外。完颜宗在城楼下叫阵,言语极为难听。若仅是如此便也罢了,可他手下还押着两名女子!”
容昭神情凝重,她低声道:“便是你的师母祝氏与他们的女儿?”
众人视线均在明砚舟身上,无人看见她身旁那道亡魂早便苍白了脸。
明砚舟缓缓颔首:“是,正是我的师母与师妹。突厥的探子在元宵灯会上将她们绑走,送至青州之时,正月还未过。我记得那晚下了好大的雨,雨水兜头淋下,刺骨寒冷,铠甲如同冰一般,将我缠缚。”
手中的茶盏早便凉透了,他垂眼看着,却突然红了眼眶,那血过了十年,似还鲜红在他眼前!
“我本守着兵器营,并不知城楼处发生了何事,却骤然闻得军令。待我赶到城楼之时,正瞧见了那一幕。”
他眼眶血红:“师母与年幼的师妹,为让老师不受掣肘,为让大胤脊梁永在,毅然决然地撞死在完颜宗的刀下。”
“这不是你的错。”容昭轻声道:“你曾劝我不必背负他人的苦痛前行,如今我也以此言劝你。”
明砚舟透过屏风深深地看她一眼,摇头道:“我不罪己,可我也忘不了青州城下的血。”
那道亡魂听到此处,怔怔地落下泪来。
明砚舟深吸两口气,稳了稳心神,继续道:“那完颜宗知晓此刻老师心绪定然不稳,更是丧心病狂地让手下将师母与师妹当众枭首,将她们的首级挑于阵前示威!”
他眉眼平和,但语气中却极是沉重:“刘敏听到了动静,便从里头走了出来,他面上不虞,称我不尊监军,扬言要用军法惩戒于我。”
“老师听闻此信之后,匆匆赶来,从他手中救下了我,免了我的杖刑,将我领了回去。”
“可我心中有气,难以疏解,到了夜晚又想起白日里未完成的巡查,便借着夜色来到了兵器营,守卫见是我来,自然放行。”
说到此处,他倏然间闭了闭眼,喉结轻滚:“我走进去,只见兵器营中箭簇摆放整齐,起初检查的几箱并无异常。”
容昭听到此处,顿时捏紧了袖中的手。
那人眉心紧皱,似极力压抑着痛苦:“可到后来,我便发现了不对。有数箱箭簇,竟俱是些木头与面粉制成!不知那匠人是用了什么办法,使其从外观上看起来,与寻常的箭簇并无区别,甚至重量也极为相近。可只要轻轻一掰,便轻易可碎成两段,如此脆弱又如何杀敌?”
屋中鸦雀无声,只有明骁舟渐沉重的呼吸声隐有传来。
“想起白日里发生之事,我便怀疑这些,都是刘敏的手笔。彼时战事正胶着,突厥强攻我青州城数次不下,仰赖的是老师卓绝的领兵之道、将士们的不畏生死,可也绕不开锋利的武器。我惊惧非常,再不敢耽搁。可未曾想我方走出兵器营,便正面撞上了刘敏!”
容昭心下一沉,似乎体会到了他彼时的心情。
那十七岁的少年便似在眼前。
“他问我为何私自进兵器营,彼时老师已带着守将去城门处巡守,我不知军营之中有多少是他的人,故而与他虚与委蛇,终得脱身。”
“若那日,突厥未攻城,那一切都是来得及的!”他言及此处,猛然闭了眼,声音沙哑。
“我寻来信任的副将,让他去报与老师知晓。而我则守在此处,不让一支箭簇落入将士手中。可我不知青州城门处,那完颜宗领着一队突厥骑兵,就站在离城门不远的地方。”
“他很狡猾,站的地方正好在弓箭射程之外。完颜宗在城楼下叫阵,言语极为难听。若仅是如此便也罢了,可他手下还押着两名女子!”
容昭神情凝重,她低声道:“便是你的师母祝氏与他们的女儿?”
众人视线均在明砚舟身上,无人看见她身旁那道亡魂早便苍白了脸。
明砚舟缓缓颔首:“是,正是我的师母与师妹。突厥的探子在元宵灯会上将她们绑走,送至青州之时,正月还未过。我记得那晚下了好大的雨,雨水兜头淋下,刺骨寒冷,铠甲如同冰一般,将我缠缚。”
手中的茶盏早便凉透了,他垂眼看着,却突然红了眼眶,那血过了十年,似还鲜红在他眼前!
“我本守着兵器营,并不知城楼处发生了何事,却骤然闻得军令。待我赶到城楼之时,正瞧见了那一幕。”
他眼眶血红:“师母与年幼的师妹,为让老师不受掣肘,为让大胤脊梁永在,毅然决然地撞死在完颜宗的刀下。”
“这不是你的错。”容昭轻声道:“你曾劝我不必背负他人的苦痛前行,如今我也以此言劝你。”
明砚舟透过屏风深深地看她一眼,摇头道:“我不罪己,可我也忘不了青州城下的血。”
那道亡魂听到此处,怔怔地落下泪来。
明砚舟深吸两口气,稳了稳心神,继续道:“那完颜宗知晓此刻老师心绪定然不稳,更是丧心病狂地让手下将师母与师妹当众枭首,将她们的首级挑于阵前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