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古代也挺好 > 第108章 收二府之地(四)

第108章 收二府之地(四)

建昌府玉泉县出产井矿盐,这是赵长东要收服建昌府的主要原因。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吃饭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食盐。

大顺朝的老百姓吃的盐,以海盐为主,永兴府和北安府本身不靠海、不产盐,食盐完全依靠盐商贩运过来。

盐属于朝廷专卖物资,一旦朝廷掐断了盐路,赵长东就难过了。

单靠盐贩子贩运过来的私盐,是不能满足将近百万人口的永兴府和北安府的需求的,而且私盐的价格是相当的感人。

玉泉县的盐,是井矿盐,虽然质量不咋地,但是它也是盐呐!

柳青云的人马在攻打玉泉县城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如果绕过盐场去攻打玉泉县城,就把自己的后背暴露给盐场的官兵,如果直接攻打盐场,盐场又是一块硬骨头。

玉泉盐场作为北方唯一的一个盐场,富得流油,有钱!

而有钱就会有人,从北安府撤走的一万多地方官兵,都被盐场收拢了。

建昌府的地方军队,有两个营一万多人驻守在这一带,如今也被盐场收拢到一起,就是为了保住盐场。

盐场现在有两万多官兵,还有一千多名盐丁。

这就是柳青云不敢绕过它,去攻打玉泉县城的原因所在。

谁的后背有两万多官兵,虎视眈眈的盯着,谁都不能安心。

“柳将军,这个地方不好打啊!我从山顶上看了,在咱们前面有十二道壕沟,每道壕沟都是一丈多宽、一丈多深,从沟里挖出来的土,在后面堆成了三道墙,官兵就躲在那里等着咱们进攻呐!”

柳青云乐了,“咱们不是都希望能打一场硬仗,显显能耐嘛!现在硬仗来了,谁先上去显摆一下?”

潘通站出来大声说道:“我来!我去给兄弟们打个样儿!”

邓云也站起来了,“我也去!人多可以扩大攻击面,能给潘将军减轻点压力。”

柳青云点头同意:“好!你们回去准备吧!明天咱们开始发起进攻!”

潘通和邓云回营召集自己的部将,开始商量如何进攻的事情。

第二天清晨,随着战鼓声声,两个营近万人,开始发起进攻。

第一队士兵在盾牌的掩护下,扛着一丈多长的木头桩子下到了沟里面。

第二队士兵在盾牌手的掩护下,扛着木头板子,准备在壕沟上面铺设通道。

盐场的官兵开始放箭,阻挠对方在壕沟上面铺板子。

柳青云这边的弓箭手也开始放箭,压制对方火力,你来我往的,射过来、射过去。

柳青云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敌人的第一道掩体,它的位置在第三道沟和第四道沟之间。

占领了这道掩体,柳青云才能有土去填平这些壕沟,不然他连土都没有。

盐场的官兵在挖沟的时候,就把前面三条沟里面的土都运到第一道掩体这里来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柳青云没有土只能望沟兴叹,然后派人砍伐树木,制成大木头板子,架在壕沟上面做通道。

这样的通道过去不了多少人,不把这些壕沟填平了,这场仗就打不赢。

除了野外的遭遇战和和正儿八经的约定野战,其他的时候,古代的战争就是这样的,打得就是持久战,打得就是消耗战。

这样的战争一打就是一年半载的,领兵进攻的将军,不急不忙,按部就班,打得极有耐心。

带兵防守的将军,不慌不乱,打得有条不紊。

真正的短兵相接,打得爹妈不认的,那是在经过旷日持久的进攻以后,才能出现的场面。

这样的防守战,你有什么样的骑兵都不好使,不把壕沟填平了,你过不来!

柳青云和盐场的战争一打就是两个多月,且没有起色。

柳青云他们愁的啊,吃不香、喝不下,牙口不好的,腮帮子鼓鼓的、肿了。牙口好的便秘了、上火了。

赵长东带领铁骑到现场看了一次,然后就走了,两个月连人影都没再出现。

盐场毕竟是被包围在里面的,时间越久,它的消耗越大,物资逐渐开始不足了,迫切的需要外界的帮助,然而,没有人能帮助它了。

建昌府的建平县、平西县和青平县,以及建昌府本身,都被赵长东给打下来了。

建昌府的主力兵马都在盐场,防守各个县城的官兵没有多少,凭借那些衙役和青壮,想守住城池,怎么可能!

赵长东打下建昌府以后,为了不耽误农时,对建昌府下了狠手。

所有的土地在五百亩以上的地主,土地充公,敢反抗的杀光,不反抗的就去种地,以后就是农户人家了。

府城、县城里面的豪绅、富商,家产充公,家里的人全部赶到官田的农庄上去种地,胆敢不服,同上处理。

王文举和姚默然带着他们家的子弟和永兴府、北安府的读书人,接管建昌府的民政,各地开始轰轰烈烈的大生产。

当地的老

百姓接受良好,新来的官府不抢他们的土地,不抢他们家的人和粮食,还免费给他们提供高产良种,许诺增产不增税!

而且他们以后出劳役,官府还给钱粮,这好事儿他们可是听说过的,现在到自己的头上了吗?

新的官府好啊!你看那些下乡来的官员,一个个文质彬彬的,可和气了,不想以前的衙役,对他们呼来喝去,非打即骂。

新官府好!那个什么令主大人当皇帝吧!

百姓归心,三府十二县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又过了两个月,,倒出手来的赵长东开始收拾盐场。

四个多月的时间,加上盐场的工人在内,一共两万五千多人,集中在这里,消耗量是巨大的,盐场已经穷途末路了。

盐场主事和官军将领提出有条件投降,赵长东不许!

又过了半个多月,盐场官兵主动填平了壕沟,交出了武器,聚集在一起,等候处理,随便吧,爱咋咋地吧。

再不投降不行了,那些饥饿的士兵已经翻山越岭的跑的差不多了。

赵长东不认为他们是主动投降,所以盐场主事和官军将领一概不留,这些人胆敢抵抗这么长时间,以后也绝对不会安分。

杀了就对了。

剩下的士兵和盐丁打散,分配到矿山和农庄,先干几年苦力活再说。

盐场的工人,留下干活,不老实就处理掉。好好干活,就按作坊工人对待,有工钱、有饭吃,年底还可以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