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男尊世界:这年头,穿越还给发老婆 > 第58章

第58章

……

在县令府大门前排队的青年才俊们小声议论着。

很显然,看到出题的是张谦,大部分青年才俊都猜出来了,肯定是治国有关的策论。

但他们大部分人平日里饮酒作诗,不过是卖弄文采,治国什么的,他们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即便是很多人找了不少周国先贤们写的治国策论也没用。

别说是借鉴这些治国策论了,他们连看都有些看不懂。

杨景十分平静,对这件事一点都不慌,虽然他不懂治国,但他脑子里却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治国策论随便拿出一篇,都能千古流传。

杨景在县令府对面的面摊坐了下来,要了一碗状元面。

等到杨景吃完那一碗状元面,县令府大门前排队的青年才俊们刚好全都走进去。

杨景付了面钱,从地上站了起来,不急不缓的走进了县令府,跟着其他人一起去了考场。

考场是一间才搭建好没几天的大厅,大厅内用三四米高的木板隔出来了一个又一个包间,每一个考生,都有一个独立包间。

杨景随便找了一个包间就坐了下来。

等到所有考生都做好了,县令府的师爷这才来到人群中,从一个密封的纸袋子中,取出来了这次考试的卷子。

然后,师爷就将这些卷子分发给了每一个考生。

杨景看了一眼卷子上的考题,不由皱了下眉头,忍不住小声吐槽道:“还真是治国策论!”

杨景写好名字,坐着思索了一会儿,这才提笔写了起来。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后,杨景就写好了自己的治国策论,拿起卷子走出了包间,朝着正前方负责收卷子的县令府师爷走去。

“杨公子,你咋出来了?”师爷看到杨景走出包间,满脸不解。

“我写好了!”杨景将自己的卷子交了上去。

“额……”师爷看着杨景递来的卷子,整个人都懵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将卷子封了姓名后收了起来,说道:“杨公子,你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

上次杨景在县令府夺得一甲的时候,是师爷将一千两白银给杨景的。

所以,师爷认识杨景。

特别是最近这段日子杨景名声鹊起,也引起了潘仁的注意。

“没有,不就是一篇治国策论吗?能有多难?”杨景说道,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杨景刚走,张谦就过来了。

“张少保!”师爷连忙走了过去,对张谦恭恭敬敬喊道。

“嗯,一切都顺利吧。”张谦随口问道。

“都顺利,就在刚刚,杨公子已经交卷了。”师爷说道。

“那个杨公子?”张谦问道。

“就上次诗词大会夺得一甲的那个。”师爷解释道。

“是他!”张谦眉头皱起,想了一下,说道:“把他卷子拿给我看看。”

“在这里!”师爷连忙将卷子递给了张谦。

张谦拿着卷子稍微扫了几眼,原本毫不在意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连忙走到一旁的桌案后面坐下,仔细读起了杨景写的治国策论。

杨景交了卷,走出县令府,就径直回家去了。

周若言看到杨景回来,一下子愣住了,连忙问道:“相公,出什么事了?”

“没出什么事呀!”杨景摇了摇头。

“那,那你怎么没有去参加县试?”

“我参加了,交了卷子后才回来。”

“县试才过去了半炷香时间,相公你就交卷了?”

“一篇治国策论而已,一炷香的时间绰绰有余。”

杨景随口说道。

听到杨景的话,周若言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

……

在县令府大门前排队的青年才俊们小声议论着。

很显然,看到出题的是张谦,大部分青年才俊都猜出来了,肯定是治国有关的策论。

但他们大部分人平日里饮酒作诗,不过是卖弄文采,治国什么的,他们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即便是很多人找了不少周国先贤们写的治国策论也没用。

别说是借鉴这些治国策论了,他们连看都有些看不懂。

杨景十分平静,对这件事一点都不慌,虽然他不懂治国,但他脑子里却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治国策论随便拿出一篇,都能千古流传。

杨景在县令府对面的面摊坐了下来,要了一碗状元面。

等到杨景吃完那一碗状元面,县令府大门前排队的青年才俊们刚好全都走进去。

杨景付了面钱,从地上站了起来,不急不缓的走进了县令府,跟着其他人一起去了考场。

考场是一间才搭建好没几天的大厅,大厅内用三四米高的木板隔出来了一个又一个包间,每一个考生,都有一个独立包间。

杨景随便找了一个包间就坐了下来。

等到所有考生都做好了,县令府的师爷这才来到人群中,从一个密封的纸袋子中,取出来了这次考试的卷子。

然后,师爷就将这些卷子分发给了每一个考生。

杨景看了一眼卷子上的考题,不由皱了下眉头,忍不住小声吐槽道:“还真是治国策论!”

杨景写好名字,坐着思索了一会儿,这才提笔写了起来。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后,杨景就写好了自己的治国策论,拿起卷子走出了包间,朝着正前方负责收卷子的县令府师爷走去。

“杨公子,你咋出来了?”师爷看到杨景走出包间,满脸不解。

“我写好了!”杨景将自己的卷子交了上去。

“额……”师爷看着杨景递来的卷子,整个人都懵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将卷子封了姓名后收了起来,说道:“杨公子,你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

上次杨景在县令府夺得一甲的时候,是师爷将一千两白银给杨景的。

所以,师爷认识杨景。

特别是最近这段日子杨景名声鹊起,也引起了潘仁的注意。

“没有,不就是一篇治国策论吗?能有多难?”杨景说道,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杨景刚走,张谦就过来了。

“张少保!”师爷连忙走了过去,对张谦恭恭敬敬喊道。

“嗯,一切都顺利吧。”张谦随口问道。

“都顺利,就在刚刚,杨公子已经交卷了。”师爷说道。

“那个杨公子?”张谦问道。

“就上次诗词大会夺得一甲的那个。”师爷解释道。

“是他!”张谦眉头皱起,想了一下,说道:“把他卷子拿给我看看。”

“在这里!”师爷连忙将卷子递给了张谦。

张谦拿着卷子稍微扫了几眼,原本毫不在意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连忙走到一旁的桌案后面坐下,仔细读起了杨景写的治国策论。

杨景交了卷,走出县令府,就径直回家去了。

周若言看到杨景回来,一下子愣住了,连忙问道:“相公,出什么事了?”

“没出什么事呀!”杨景摇了摇头。

“那,那你怎么没有去参加县试?”

“我参加了,交了卷子后才回来。”

“县试才过去了半炷香时间,相公你就交卷了?”

“一篇治国策论而已,一炷香的时间绰绰有余。”

杨景随口说道。

听到杨景的话,周若言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