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之奶团子古代求生 > 第34章 消息

第34章 消息

皇甫宸是在信件出发七天后收到沈家明的信的,看完自然也是很意外,皇甫翎他倒是有印象,还真是皇室的人,上了皇家玉碟的。

马上给写了回信发出去,皇甫宸就拿着信去找了靖治皇,信里对皇甫翎的遭遇写的很详细,靖治皇看到皇甫翎被虐待气得不轻,连忙让李德去传唤康王。

康王是靖治皇同父异母最小的弟弟,现在才三十岁,早年过得潇洒,放荡不羁,成了亲才收敛一点,也不知道是不是年轻的时候纵欲过度,成婚三年,康王妃才怀上,就生了皇甫翎。

两人宝贝的不行,孩子过了周岁就出去游山玩水,谁知道皇甫馨作乱,刚好在外游玩的一家人先遇乱民,后遇战乱,欢欢乐乐出去,回来后孩子却没了,连尸身都没找到,只能立了衣冠冢。

听说康王和康王妃这两年过的很是煎熬,好不容易有这消息,靖治皇自然得赶紧告诉弟弟。

康王和康王妃正在家里吃午饭,自从孩子没了,两人都自责的很,康王妃甚至每年都准备着孩子的衣衫,只希望这一切是一场梦,梦醒了那奶团子还在怀里,康王也把小妾遣散了,专心陪着王妃。

两人听到李德念的皇帝口谕的时候还懵了一会儿,康王没什么实权,皇帝突然召见奇怪的很,还要求康王妃一起去。

李德倒是想告诉两人一点消息,又觉得解释起来麻烦,皇家事自己解决去,自己一个太监还是不操心了,操心太多容易头秃。

所以不论康王如何打赏暗示,李德都眼观鼻鼻观心地不接茬,进了宫就直接带两人到了坤宁宫。

靖治皇一家子也是正准备用午膳,等康王夫妇见了礼后就让他们也一起坐下用饭,还让李德把信给康王夫妇看。

搞得康王受宠若惊,可不是谁都有机会和皇帝在一张桌上用餐的。

靖治皇:我只是觉得你俩太可怜了。

康王满头雾水的打开了信封,看完之后眼泪就控制不住直接流下来了,抱住了身旁的康王妃,呜咽道:“王妃,翎儿还活着,还活着。”

康王妃正被今天这一出搞得神游天外,突然就听到这个消息,激动的抢过信封,看了起来,“没错没错,那玉佩是我专门找人定做的,这妇人大胆,竟然虐待我家翎儿。”

靖治皇看两人情绪越来越失控,干饭都不香了,连忙给皇后使了个眼色:赶紧安抚安抚。

皇后:……又不告诉我啥事,让我怎么哄?算了,听话听音,临场发挥吧。

“弟妹啊,快别哭了,这是好事啊,得想想怎么做才行。”

“对对对,得赶紧把翎儿接回来,我的宝贝吃了大苦了,还请皇兄准许臣弟离京。”

康王妃拉着康王跪下哭求,王爷离京得经过皇帝同意才行。

靖治皇咽下最后一口饭,“好了,着什么急,告诉你们这个消息,就是让你们去接的,翎儿现在已经安全了,你们随时准备启程吧。”

“不过你们先说说到了那里怎么处理这事?”

得了准话,康王扶着康王妃起来又坐上了饭桌,冷静下来道:“回皇兄,这沈家和村长自然是要感谢的,但是那刘家妇人,虽然救了翎儿,可又虐待翎儿,臣弟还拿不定主意。”

靖治皇看向吃得香的皇甫宸道:“宸儿怎么说?”

正在看戏的皇甫宸……

看了一圈皇妹崇拜的看着自己,皇弟低头吃饭,没人帮自己,只好道:“儿臣觉得,刘家妇人虽然救了翎皇妹,可在灾年也花了翎皇妹的奴仆身上的银钱,算是相互救赎,后面又虐待翎皇妹,不如算是功过相抵?”

靖治皇肯定点点头,“虽然朕也气愤他们这样对翎儿,可又有救命之恩膈应着,倒不好报复,不如就按宸儿说的,让他们明明有机会获得荣华富贵,却又得不着,也算是对他们的折磨了。”

皇帝都发话了,康王夫妇倒也没话说,不报复可以,但要感恩戴德也做不到,这样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

等用完午膳,康王夫妇就紧急出宫做准备了。

刚刚一言不发的皇甫钰,扒完碗里最后一口饭也急忙跑走了。

皇后看的皱眉,“刚吃饱就跑那么快对身体不好。”

皇甫钰没有听到他母后的念叨,回去宫殿把自己收集的京城的小玩意儿包好,急忙追到康王府去了,认真交代道:“皇叔,皇婶,你们要是去清水村的话,帮忙把这些东西带给楚倾洛,里面是给她和沈家孩子的礼物,一人一件。”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皇甫钰也认识沈家的人,但这点小事康王夫妇当然不会拒绝,自然应了,两人交代管家收拾一番,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侍卫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思儿亲切,两人赶路很快。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小丫在周黎蓉的调养下,身体好了许多,不再是大头娃娃,脸上也终于有了肉,除了说话慢

终于像一个正常孩子了。

沈家明也早就收到了太子皇甫宸传来的消息,小丫也就是皇甫翎竟然真是皇室的人,不过倒是没有把消息说出去,怕别人会对皇甫翎不利。

天气越来越暖和,清水村的日子过得自在,倾洛一行人去山里犹如鱼儿进了大海,每天都有收获,郁亮学会了各种打猎技巧,卖的猎物让他赚了不少钱,终于有了安全感,每天还在相看媳妇。

沈母采到了心仪的药草,沈云笙越来越开朗,双胞胎也越来越成熟,嘉嘉和倾洛的轻功有很大的进步,而皇甫翎也越来越开朗。

这天大家没有上山,帮郁亮拔完地里的草,正准备去吃午饭,村里就浩浩荡荡来了个车队直奔村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