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心里叹气,这场仗他们西戎是白打了。
不过他并不认输,只恨连苍天都帮着大周这边。
在他看来,若不是后来发生旱灾,西戎未必不能最终吃下大周。
只是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最后祁弘宗折损了近两万兵力,才仓皇逃回西戎。而比西戎更小的柔然等国,早在发现风向不对时,就丢下城池跑了。
至此,大周所有城池的所有权,算是都回到了他们手中。
只是城池虽然回来了,但却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夺回来的基本也都是空城。
而早先逃去岭南,苍梧等地的老百姓,都留在当地不肯走。
于是,大周的国土上,就出现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
大部分人口都聚集在岭南等地。
而大同等,原本很繁华的都城,如今却人烟稀少。
对于这样的状况,江棠棠并不慌。
她决定先花一星期时间,骑着咕咕,去仔细看看这片,即将属于她统治的河山。
彼时,已是二月,一些地方还被冰雪覆盖着,但有的地方已经,地是上已经长满了青草。
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因为接连的灾害,老百姓没有四处奔逃的话,这个时候,当地的农人,已经拿着农具,开始准备春种了。
而现在,这些地都荒芜着。
村庄里的房屋,有许多也已经坍塌。
看着这片土地,江棠棠雄心壮志道:“我要让我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再也不用逃荒。”
陆时晏牵着她的手道:“我们一起努力。”
“走吧!我们去看看别的地方。”江棠棠特意放咕咕飞得低一些,再放慢速度。
亲眼看了之后,她才知道,外面有多么的荒凉。
有时候大半天都看不到几个人影。他们走过的村长,更是十户九空。
死在路边没人收敛的尸骨,亦是随处可见。而好些原本繁华的都城,现在也破败不堪。
最后江棠棠也没心思看了。
这情况不用看也猜得到。
战争加自然灾害,以及后来的瘟疫,让大周人口骤减。也就是先前难民大部分都聚集在岭南等地,感受没那么明显而已。
她觉得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肯定没办法快速地让所有地方都恢复耕种。
先招揽难民去产量更高的大平原耕种吧!
接下来,就是如何吧这些难民哄去的问题了。
正好这月要开考,江棠棠便将如何带领老百姓发展北方大平原作为此次考试的题目之一。
除此之外,江棠棠将农业部的人召集在一起,激励大家多动脑子,改进农具,提高效率。
江棠棠也没把希望都放在别人身上,每天都抽时间在书吧里翻阅书籍,寻找农具方面的知识。
江棠棠还真在书吧里找到一本介绍农具方面的书籍。她立即召集了匠人,打算带着大家一起研究,做些实用的农具出来。
而岭南,苍梧等地的农民,已经趁着开春,回家准备起了今年的春耕。
虽然在海湾种植海水稻这份工很不错,但大部分农民还是希望有自己的地。
只是因为干旱,许多人家里的土地都荒了近两年,这会儿去种植,简直就跟那会儿刚拿到荒地一般,一切都得重新开始。
好些农人都去官府打听,有没有什么惠民政策。
江棠棠也确实在琢磨,如何才能帮助农人们,快速地恢复耕种。
前两年闹干旱,普通人基本都没能力再养牛,江棠棠办的养殖场把那些牛都买回了养殖场,尽力养着。
有江棠棠空间的里的草料与灵泉作弊,这一批牛都好好地活了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江棠棠在空间里养殖的牛。
这些牛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江棠棠决定把这些牛送出去做生意,按租用一头牛几文钱一天算。
至于到底多少钱一天,还得好好琢磨一下。
这个价格要好好思量,不能太高,高了没人会舍得雇牛。
不过因为价格实在是不好定,而且有些赤贫的人家,就是几文钱也舍不得拿出来,最后江棠棠还是决定用秋收的粮食,来抵用耕牛的租金。
不用先拿钱出去,就能用上牛,让许多人家都舍得租用牛来耕地,也大大地提高了农人们干活的效率。
很快,岭南的乡间地头都恢复了生机。
在江棠棠忙着筹办创造发明大赛,帮着百姓恢复耕种等事情的时候,可是把大周的一些旧官的给看傻眼了。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造反的。
打战的时候不积极,一心发展当地的农业,搞经济,收容难民。
现在天下都是他们的了,居然还不着急。
要换了别的人,可能早就迫不及待地命令礼部筹备登基大典了。
可是江棠棠和陆时晏呢?
不但不慌,还在不紧不慢地处理着岭南的各种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