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造反被流放,她带夫种田打江山 > 第381章

第381章

江棠棠没有收东西,倒是趁这个机会,说起了国债的事,“东西大家都带回去吧,大家若是感谢我,就多响应官府的号召,如今官府出了一个国债,大家要是有余钱,可以买上一些。”

“什么是国债?”村民们都满是疑问。

“简言之,就是官府向大家借钱……”江棠棠大致地给大家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国债。

听完后,当场的老百姓都惊呆了。官府居然向他们借钱,还给利息。而且这个利息还不少。

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更无法理解,官府不都很有钱吗?怎么还需要向大伙借钱呢?

听着大家嗡嗡的质疑声,袁三站了出来,大声道:“大伙想想,你们找官府借用的铁犁,是不是要花钱做?耕牛是不是要花钱养?还有那么的多种子……

“别的不说,就是修建水渠,维修河道,需要的钱也不是一点点。这些钱都是哪来的?”

“这都是官府啊!可夫人又不忍心增加大家的税收,官府没钱,就只能夫人自掏腰包,等夫人的钱都用完了,可不就只能向大家借了?”

袁三这么一说,村民们都懂了。

官府是把钱都花在他们身上了,所以现在没钱了。可即便是没钱了,官府还在想着维修河道,修建水渠。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老百姓做事啊!

往常在大周,税收年年往上增加,但官府却甚少组织人修建河道水渠,他们只能靠天吃饭。

但以后,他们有了水渠,再也不用怕干旱。河道加固后,也能抵抗一定的洪涝。

以后的几十年的收成都将有了保障。

百姓们都是知好歹的人,当下就表示,要把留存的粮卖了,来买国债。

江棠棠每到一个地方巡查,就顺便提一提国债,都如在上平乡一样,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支持。

于是,国债这个新事物刚在岭南放开,就得到百姓们的支持与认可,许多人都凑出钱来去买国债。

就是那家里实在贫困的,也与几家人合起来,买上一注。

预售房的成功,让江棠棠在幕僚府与一众官员中的声望大增。

如今,就算有极个别不服气江棠棠一个女人,像男人一样统管朝政,对着一干男子指手画脚,也不敢再有异议。

而且扪心自问,就他们自己,又或者换了一个来,能比江棠棠做得好吗?

肯定是不能的。

单就安置难民那一套,就没人能比得过江棠棠。

更不要说江棠棠那个堪比神仙的脑袋,想出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点子,不到一年时间,就将岭南的经济搞到如此恐怖的地步。以及在民众之中如此强大的影响力。

幕僚府与官衙的官员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得不行,个个干劲十足地执行新政。

但江棠棠却并不满足于此。

州城恢复了一定的热闹,但对见识过现代都市的江棠棠来说,如今的州城连现代的小镇都比不上。

她要做的还有许多。

现在手里不缺钱了,学堂、医馆、作坊都得办起来。

学堂还是同宝岛一样的模式,从难民中挑选有学识的夫子来授课。

学堂授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考科举,而是为了扫盲,为了明理。

除了普通的读书识字班级外,还有学技术的班级。

在办理学堂方面,宝岛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江棠棠也省事,直接从宝岛调了人过来组建学堂。

江棠棠没有收东西,倒是趁这个机会,说起了国债的事,“东西大家都带回去吧,大家若是感谢我,就多响应官府的号召,如今官府出了一个国债,大家要是有余钱,可以买上一些。”

“什么是国债?”村民们都满是疑问。

“简言之,就是官府向大家借钱……”江棠棠大致地给大家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国债。

听完后,当场的老百姓都惊呆了。官府居然向他们借钱,还给利息。而且这个利息还不少。

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更无法理解,官府不都很有钱吗?怎么还需要向大伙借钱呢?

听着大家嗡嗡的质疑声,袁三站了出来,大声道:“大伙想想,你们找官府借用的铁犁,是不是要花钱做?耕牛是不是要花钱养?还有那么的多种子……

“别的不说,就是修建水渠,维修河道,需要的钱也不是一点点。这些钱都是哪来的?”

“这都是官府啊!可夫人又不忍心增加大家的税收,官府没钱,就只能夫人自掏腰包,等夫人的钱都用完了,可不就只能向大家借了?”

袁三这么一说,村民们都懂了。

官府是把钱都花在他们身上了,所以现在没钱了。可即便是没钱了,官府还在想着维修河道,修建水渠。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老百姓做事啊!

往常在大周,税收年年往上增加,但官府却甚少组织人修建河道水渠,他们只能靠天吃饭。

但以后,他们有了水渠,再也不用怕干旱。河道加固后,也能抵抗一定的洪涝。

以后的几十年的收成都将有了保障。

百姓们都是知好歹的人,当下就表示,要把留存的粮卖了,来买国债。

江棠棠每到一个地方巡查,就顺便提一提国债,都如在上平乡一样,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支持。

于是,国债这个新事物刚在岭南放开,就得到百姓们的支持与认可,许多人都凑出钱来去买国债。

就是那家里实在贫困的,也与几家人合起来,买上一注。

预售房的成功,让江棠棠在幕僚府与一众官员中的声望大增。

如今,就算有极个别不服气江棠棠一个女人,像男人一样统管朝政,对着一干男子指手画脚,也不敢再有异议。

而且扪心自问,就他们自己,又或者换了一个来,能比江棠棠做得好吗?

肯定是不能的。

单就安置难民那一套,就没人能比得过江棠棠。

更不要说江棠棠那个堪比神仙的脑袋,想出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点子,不到一年时间,就将岭南的经济搞到如此恐怖的地步。以及在民众之中如此强大的影响力。

幕僚府与官衙的官员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得不行,个个干劲十足地执行新政。

但江棠棠却并不满足于此。

州城恢复了一定的热闹,但对见识过现代都市的江棠棠来说,如今的州城连现代的小镇都比不上。

她要做的还有许多。

现在手里不缺钱了,学堂、医馆、作坊都得办起来。

学堂还是同宝岛一样的模式,从难民中挑选有学识的夫子来授课。

学堂授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考科举,而是为了扫盲,为了明理。

除了普通的读书识字班级外,还有学技术的班级。

在办理学堂方面,宝岛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江棠棠也省事,直接从宝岛调了人过来组建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