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踹了渣男后,我被暴君娇宠了 > 第226章 公开审理

第226章 公开审理

哪怕是对刘答应用刑,她依旧是那个说辞,倒是大理寺不再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转。

他就是再蠢,也知道该怎么查,宗人府的人在旁催促,只能咬咬牙,一查到底。

去找曲贵人问了话,可疯疯癫癫曲贵人根本不交流,别提告诉他有没有听过巫蛊之术的传闻了。

又不能公开询问,终于是将余家的人从死牢里提了出来。

余家人是这场斗争的关键,余家的罪名是有不臣之心,端看余家的证词如何说。

若是余家否认换命一事,这场事故,便会成为糊涂债,楼望月就没了杀死四皇子的动机。

这桩案子,会无休止地查下去,但是不会有结果。

可京中上下传的沸沸扬扬,平头百姓也在观望,毕竟此事太过玄奥,当传奇其色彩染上高不可攀的天家,足够令人打破头也想得知消息。

所以,这个案子,没有结果,也必须得有结果,否则理不清一个案子的皇室以及大理寺,都会被冠上无能的标签。

本是宫闱私事,在重重压力下,变成了公审。

大理寺衙门,皇帝坐在主座,大理寺卿坐在一旁,而另一边,是宗人府最年长的族长。

沈璇和杨雪凝都并未出现,门口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衙门里禁军挤得满满当当,敞开的大门,冷风都灌不进来。

楼望月与刘答应跪在一旁,中间的位置,赫然是余家父子。

大理寺卿看了眼陛下,见他抬抬手,便重重扣了惊堂木,“余家发家乃是邪门歪术法,眼下宫闱之事与你家所用的邪术有关。余家罪民,可是你们心怀不轨被抓,对皇室怀有恶意,故意为之?”

这番话,自然是得了陛下授命。

都意识到了此事的重要性,眼下已经不是四皇子之死了,而且沈杨两家在博弈。

皇帝深谙平衡之术,自是不肯让沈家或者杨家直接倒台,唯恐一家独大,彻底没他说话的余地。

本不想如此公开审案,可上有沈杨两家逼迫,下有平头百姓讨论,他只得如此行事。

抱着侥幸,将此事推在余家的身上,楼望月成为替罪羊,也不妨事。

最重要的,还是余家的说辞。

这几日,他自然不是什么都没做,命人传了话,只要余家能将此事推到楼望月身上,他可以网开一面,给余家留一血脉,否则鸡犬不留。

余家喜不自胜地接下了皇恩,故此,皇帝才会来此,自觉稳坐钓鱼台。

然而,大理寺卿的话落下,余家的反应,却不如皇帝得意。

曾经儒雅的余家家主,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连头都不曾抬,“我不知道你说什么。”

余家本身就是被诬陷的,还是可笑的理由,余家再敢做梦,也不可能肖想九五至尊之位。

从家里的祠堂搜出黄金蟒袍,简直是欲加之罪,目的便是要抄家灭族,屠戮满门,好取走钱财。

若非狡兔三窟,将历代祖先留下来的财富,藏了起来,也活不到今日。

构陷余家一事,皇帝、沈家、杨家皆有参与,若是有可能,余家谁也不想放过。

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余家如何愤怒,也是无可奈何,自然不会乖乖听皇帝的话。

余家的否认,皇帝的脸色不虞,顾忌官员和围观的百姓,一言不发。

大理寺卿得不到指示,纠结得胡子都翘起来,扫了眼下首旁观的沈家的家主,他也面无表情,索性只能继续审。

矛头指向了刘答应,从未被用刑的刘答应,被上了刑夹。

毕竟,是她说的余家的发家史,笃定且自信。

余家的否认,她自然是处于风口浪尖。

十指连心,这种痛楚,非常人难以忍受的,她额头满是汗水,脸部痛苦到扭曲,可依然坚称,传言无误。

三轮刑罚过后,她全身仿佛如同水里捞出来的。

依然没有改口供,之前说的是传言,可现在她似乎咬住了余家不松口。

这样的做派,围观的平民百姓,不得不信这个传言。

余家的人也开始受刑,也许是富贵乡里长大的,余家主扛住了刑法,他的儿子却没能受住,直接招了。

“余家的确是如此发家的,可也有代价,除了需要贵人的尸体做法,才得到了富贵。”

“林儿!”

余家主呵斥了一声,可话已经说出来了,更想是沸腾油锅里的滴下去的水,炸得噼里啪啦。

围观的平头百姓眼里也闪过了贪婪,嘴里却议论纷纷。

“原来真有这样的事儿,还以为是谣传呢。”

“可不就是嘛,真是天地大,无奇不有。按照这么说的话,主要是得到了贵人刚死去的血脉尸骨为祭,岂不是就能取代地位?”

“对对对,那可得守好孩子了,这可是整个家族的兴衰。”

莫说平头百姓,即便是有些官员,目光也开始闪烁。

皇帝脸色铁青,如此说来,他的孩子岂不是更加危险?

他最在乎的便是权势地位,涉及他的利益

,即便是觉得荒唐,心理上便信了三分。

头一次,对沈璇产生了厌恶之感,他断定,楼家如蝼蚁,断然不敢有这种心思。

甚至,也是突然进宫的,丝毫没有准备,若非沈璇寻了由头,楼望月这等低贱之人,此生也无法踏足宫墙。

想要这泼天的富贵,却要嫁祸在楼家女头上,好狠毒的手段,还真是看错她了。

他可没有忘记,怀孕的,不只有楼望月,还有受伤之前,隐而不发的沈璇。

想要她肚子里的孩子,和他的身份产生置换,便是要他的命。

这一刻,他心中的天平,彻底向杨家倾斜,杨家虽然也架空他,至少没有想过取他的性命。

面对百姓的议论,大理寺卿重重的拍惊堂木,“肃静!勿要扰乱公堂。”

大理寺一向处理的都是重案要案,是不对外开堂的,可这次的事情实在骇人听闻,闹得满城风雨,又有陛下开了金口,要众人一起听,破了这子虚乌有的谣言。

没想到闹成这样,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也不敢四处乱看,只能硬着头皮,“这是哪里来的妖法,还告诉了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