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哇哇一说,洛云姿心里一叹:相公生的一副好皮囊,就是有些傻。
哎,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洞房。
他要是不会,人家也是第一次,可要咋弄?
她心里这样想,嘴巴却说道:“相公,我这就许愿。”
“大慈大悲的土地公公、城隍爷、灶王爷,请您赐白毛寨一些粮食吧。”
她话音刚落,十几丈高的半空中,突然下雪子。
土匪们大惊。
四月下雪子,可不是好兆头。
一个眼尖的土匪揉揉眼睛,惊喜道:“不是冰雹,是大米!白花花的大米!”
他话音刚落,米粒源源不断的落下来。
土匪伸出右手,捞了一把在手。
他定睛一看,顿时又惊又喜:“老天爷啊,真的是大米!”
他唯恐眼睛骗自己,于是大口一张,将半把米塞入嘴巴。
咔吧,咔吧
土匪咀嚼几下,狂喜无比。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老天爷显灵了,真是天降大米!”
其他土匪们的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看着半空中还在源源不断落下的大米,集体陷入魔怔之中。
包括洛云姿,此时也张大嘴巴,鹅蛋都能吞下去。
朱由检伸出一根手指头,在洛云姿眼前晃晃:
“娘子难道犯傻了?看看这是几?”
洛云姿顿时灵清,接着调皮一笑。
她一把抓起朱由检的手指头,就放在自己的嘴巴里。
“哇唔!原来相公真是神仙耶!太好了!”
“相公,你回仙庭的时候,可要把我带上啊。”
朱由检浑身一阵一阵麻酥酥,比那最后几秒还要爽。
他强忍着就地正法的念头,问洛云姿:
“粮食够不够?”
这个时候,地上白花花一堆大米,已经足有半人高。
一个柔弱些的妇人腰身之下,都陷入米中。
朱由检担心再下米,妇人会窒息而亡,于是这么问道。
“够了!够了!”洛云姿兴奋大喊,更加急促。
朱由检再次真诚的看着洛云姿:
“娘子,想不想吃牛肉、羊肉、肉夹馍、鸡腿?”
“想啊想啊想啊”洛云姿此时完全相信朱由检就是神仙,忙不迭的说道。
“找块干净的布来,看小爷给你们表演个天上下鸡腿。”
这一刻,朱由检觉得自己就是史上最伟大的魔术师。
一堆人深信不疑,无比膜拜,呆如大鹅,他的成就感极为爆棚。
很快,一大块布就铺在地上。
孟大牙还隐隐埋怨那个拿布的妇人,觉得她拿的布太小了。
妇人尴尬道:“这是寨子里最大的一块了。”
朱由检看到布,想到自己有防水布,眨眼间,地上多出一大块防水布。
防水布长十米宽十米。
朱由检走上两步,口中念念有词:
“天灵灵地灵灵,老君助我下鸡腿,来年生个胖小子,再给老君修神位!”
位字刚落,呼啦啦的声音响起。
地上,凭空出现无数黄澄澄、油汪汪的大鸡腿。
哇!
土匪们顿时像炸开了锅,齐齐惊呼。
“真的有神仙?他是个神仙?”
“神仙给我们送鸡腿?仙庭的鸡腿,吃下去一个,会不会立马成仙?”
他们像猛虎一般扑在防水布上。
孟大牙速度最快,抢先抓起一根鸡腿,咔嚓一声咬下去。
其他土匪也毫不示弱,纷纷拿起鸡腿就啃。
朱由检大惊,慌忙跑上前大骂:
“格老子的,都慢点吃,噎死了不能怪小爷。”
“难不成你们都是饿死鬼投胎?鸡腿也能整个吞下去?…”
众人哪里会理他?
见到朱由检阻拦,他们吃得更猛了,吃完一根接着吃另一根。
孟大牙更狠,已经连吃三根,噎的两眼翻白。
无奈之下,朱由检施展只得已经有些脚生的无影脚,一个一个踢过去。
朱由检打累之后,拍拍脑袋,又想起一个事情:酒。
有菜无酒不成宴,这样可不行。
“咱的洋酒足有十万瓶,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喝完,刚好便宜这些个鸟人了。”
他心念一动,地上多出几十个瓶子,正是莫洛托夫燃烧瓶。
“谢特,怎么这么难闻?”朱由检拿起瓶子,一股令人作呕的味道传来。
“不是酒…似乎是汽油…”
朱由检见到不是酒,便生气道:“不是酒,那就没用了。”
他朝远处一扔。
轰!
地上爆发出一团火焰,还夹杂着刺鼻的气味。
“不好!起
火了,起火了!”
土匪们大惊,一齐朝后退。
“快救火!”
洛云姿喝道,土匪们连忙打水浇过去。
刺啦刺啦几声,火势不减。
“这是神火那,凡水浇不灭!”土匪们高呼。
直到有一会儿,烧尽之后,火势才熄。
朱由检看着地上灰烬,突然狂笑:
“哇哈哈,真是好东西啊,鞑子们,等着吃烧烤大餐吧。”
他心中有了主意后,走向洛云姿。
洛云姿此时已经不再关心火势。
她嚅动着小嘴,盯着鸡腿和肉夹馍,看样子也很想吃。
不过,自家的神仙夫君就在眼前,可不能让他笑话。
就在这时,朱由检手里拿着一个肉夹馍,一个鸡腿:“娘子请用餐。”
洛云姿高兴的很呢,连忙接下来。
朱由检惦记着洞房的事情,看着众人吃饱后懒洋洋就地卧着,一点仪式感都没有,不由心急。
不想洛云姿比他更急,抱着他的脑地一低,自己的脑地也一低。
如此三次之后,她嘴里急促喊道:“相公,咱们已经拜过堂了,可以洞房了。”
一直到下午三四点,二人才整好衣物,从石屋中走出来。
此时的洛云姿已经变了模样,头发也学那些大家小姐盘了起来。
不过,她揉着腰身,走路有点一扭一扭的。
朱由检完事之后,想到今天的任务,就问洛云姿:
“娘子,这里最近的鞑子在哪里?咱们杀鞑子去。”
洛云姿双目似水,柔柔地看着朱由检,越看越满意。
“云姿快说啊,刚才你不是急如烈火吗?现在完事就不急了?”朱由检没声好气道。
洛云姿咯咯一笑:“宁远!”
十八年前,大明和鞑子在宁远大战,史称宁远大捷。
当时宁远在明军手中,袁崇焕指挥此战。
宁远计有西洋大炮11门,且袁崇焕对城墙和角台重新部署,火炮射击不再有死角。
是役,据袁崇焕奏报,后金伤亡1.7万人,实际上有一千多。
饶是如此,已经算是大明对后金的最大胜利了,而老奴努尔哈赤,于同年死去。
但此战过后,明军旋即撤离,且丢弃三十万石军粮,并造成觉华岛被屠戮,明朝军民死伤上万。
而丢弃的粮食,恰好又解了后金当时缺粮之困,简直就是活生生的资敌。
大明朝的事情,很多时候真是说不清楚。
宁远?
听到这二字,朱由检一愣。
原主记忆中,有不少关于宁远的信息。
他回味片刻后,心里已经有数。
他又问洛云姿:
“娘子可知道宁远有多少鞑子?”
洛云姿寻思半天:
“奴家并不甚清楚,据说也不少,一两万总有的吧?”
她又补充道:“夫君,我听说鞑子的大军,都聚在锦州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