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美洲日不落 > 第153章 漠北与牲畜改良

第153章 漠北与牲畜改良

漠北高官平市……

长平市是目前整个漠北省,最大的城市,也是唯一的城市,虽然内阁已经打算再建立两到三个城市来管理如此庞大的土地。(后世内达华拉斯维加斯市)

但是漠北省的地理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全省大部分都是荒漠,沙洲,长平市所在的地方,已经是该省,有数的绿州,这也是目前偌大漠北省,只有一个市级行政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原因就是两点,一个自然环境,另一个就是人口。

据最新人口统计,整个漠北省总人口总共才四十万出头,其中很多还是被强制分配都移民和印地安人。

甚至一个漠北省的总人口,还不如西京,金山这些市多……

可见漠北省的人口是什么样子,甚至有人悲观的预估,漠北省人口永远都不会突破一百万,虽然这有点耸人听闻,但是这也是目前漠北省的现实。

更有甚者出现了,只要是移民听到自己是被分配到漠北省的,都拒绝前往,甚至就连那些原来不挑移民地点,只要给土地就去的日本农民,在听到要去漠北的时候,都是愁眉苦脸的,好似受刑一般!!

漠北省就是这样一个不受人待见的地方。

在很多汉国人眼中,漠北就是大漠荒山,到处都是盗匪的地方。

虽然这很夸张,但也反应出在很多汉国人心中,漠北省的地位。

虽然荒山荒漠是真的,但是漠北的荒山其实很美,有一种巧夺天工的美,在这个旅游业没有发展的年代,荒山就是荒山,你非要说荒山怎么怎么好,那根本就不会有人理会,没准人家在心里还把你当傻子……

但是你要说漠北省一点用处都没有,也不对,漠北省还是有些矿产的,金银都有,甚至还有储量丰富的煤矿。

除了几个开采容易的煤矿,以及几个相对容易开采的金银矿,整个漠北省也就只剩下了农牧业了。

“在一个荒漠居多的地方,搞种植业死路一条!!”

这是现任漠北省巡抚,原南门市市长张并的原话。

所以张并依托漠北省内的绿州资源搞起了畜牧业,毕竟漠北省气候再差,学蒙古搞畜牧业,还是有点救的。

而畜牧业还将带动包括奶制品,肉制品,罐头食品在内都食品工业的崛起。

而那些牛羊皮还将带动皮革业,皮制鞋帽业的崛起。

如此,整个漠北省就形成了,采矿,畜牧,皮革,食品,四个支柱产业。

虽然这几个产业没什么科技工业含量,但对于偏居内陆,气候恶劣的漠北省,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隔壁的九原省其实也是差不多的路子,只不过人家因为资源条件好,能够以采矿业发展出冶金工业制造的产业,甚至还能依托比漠北更好的气候,大搞畜牧业,乃至一小部分种植业。

这一点是漠北人怎么也羡慕不来的,毕竟老天爷给的就是这种地形气候,老老实实过好小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漠北巡抚并才在政府会议上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我们不要老是追求建立了多少工厂,修建了多少道路,而是要关注我们漠北人的生活是不是更好了,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四十万漠北百姓,而不是和其他人攀比,比财富积累速度,我们注定拼不过他们,既然如此,我们不如把竞争的重点放在百姓的生活水平上,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是大事,在我看来,比什么修建铁路还要重要……”

张并的言外之意就是,咱们漠北拼产业,拼财政收入什么的,永远不可能玩都过其他地方,既然这样,还不如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百姓身上。

一句话,伱比生产力,我就比幸福感!!

扬长避短,才是漠北省真正可以持续发展的未来……

…………

长平市下属落叶镇,三屯村。

三屯村,一个典型漠北村子,该村主要以种植椰枣,以及放牧为生。(椰枣是中东一带的枣类植物,很适合漠北的气候)

椰枣也是漠北为数不多可以种植的水果,加上椰枣的甜度高,在汉国全国都有售卖。

在很多汉国的蛋糕甜品中,都会加入椰枣,提升甜度。

而漠北本地人,主要喜欢将椰枣晒干,做成枣干,枣糕,作为早餐食用。

三屯村有数千亩的草场,以及大几倍的丘陵,这些丘陵和其他地方的丘陵很不一样,多数都是裸露的岩石,在岩石中,有一些嫩草,看起来很像后世的阿富汗放牧地区。

也因为这样,当地养了很多山羊,主要就是为了攀爬一些对于绵羊来说有些陡峭的山岩,吃到中间的嫩草。

而在那些平整的草场上,则饲养着数百只绵羊,和那些丘陵岩石附近的山羊区分了出来。

虽然多次有山羊想要穿过岩石,跑到那片在它眼中,好似人间天堂的草场吃草,但是很快就被几只牧羊犬和骑着马的牧羊人赶了出来。

整个三屯村的人口,到今天为止也

不超过一百人,甚至全村的人口,男女老少加起来,还没有羊多。

这也是整个漠北省的常态,荒漠化的地形,以及四散的绿洲,使得每个地方的人口都很少,人口一旦多了,村里的收入就要减少。

所以漠北省的很多村民,在农闲的时候,除了赶着牛羊去售卖换钱,买一家人所需的生活用品,就是去附近城镇,工厂,矿产打点零工换钱。

这也是目前整个漠北省的产业决定的,放牧除非一户人家占很大面积的草场,要不然只要是一个村,一个村来分,那注定不可能富裕,所以在其他地方想办法增收,就是漠北省百姓该干的……

这也是他们生存的一部分!!

草原上,一个半大的孩子躺在草坡上闭着眼睛,嘴角流出了口水,而在他四周,则是埋头吃草的绵羊,以及三只到处巡逻的牧羊犬。

有意思的是,这三只牧羊犬很像后世的德牧,但是无论是颜色,还是体态,都有一定的差别。

这种牧羊犬,实际就是后世德国牧羊犬的祖先,一种看起来没有后世威猛高大的犬种。

但是却保留了后世所没有的,最原始的牧羊本能。

这种犬最早是一个移民汉国的奥地利商人带来的,最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那些牧羊人看中,拿来做了牧羊犬。

实际上,汉国是有专门的牲畜改良研究所的。

全称是动物研究局,其实就是杂交培育各种牲畜的地方,用动物是为了好听。

而这个所谓的动物研究局,其实到现在为止,也就改良了汉国的马匹和鸡。

后世大家眼中稀松平常的鸡蛋,其实在这个时期,是很宝贵的,一只鸡没准几天,甚至好长时间才下一个蛋,鸡蛋在这个时代,还被算作是荤菜。

放在后世,谁把鸡蛋当荤菜,那不纯纯有毛病吗??

而汉国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对鸡蛋的需求量也陡然增高,鸡蛋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西京城原来最疯狂的时候,一颗鸡蛋能卖到三块铜元,也就是说一块华元,最多买三十三个鸡蛋。

这在当时还上了汉国日报,成为了很长时间的热门新闻。

随之而来的就是商家的炒作,什么汉州省鸡蛋减产,出现鸡瘟,再不买,就买不到了。(其实就是西京城郊区的一个村子的鸡得病死了几只)

如此也引发了一阵鸡蛋抢购潮,最疯狂的时候,一颗鸡蛋要卖到五个铜元,也不知道这样的鸡蛋,谁会买??

虽然这件事在工商部的干预下平息了,但是也在汉国人心中,留下了所谓的鸡蛋魔咒。

所以后来在刘鹏的指示下,有关培育高产鸡的计划,就被提上了议程。

而在这个没有人工授精的年代,怎么样培育一只鸡,答案就是杂交和饲料。

对于鸡的培育,汉国一般都是拿那些生蛋频繁高产的母鸡作为母鸡,然后拿各种公鸡配种。

但是这样还是不够,这鸡要生蛋,还得吃好,所以在神州乃至世界其他地方,舍不得给鸡吃的稻米,就提上了普及的日程,甚至还用黄粉虫这样产量的蠕虫,晒干后,做成鸡饲料,和稻米搭配的给鸡吃。

最开始那种虫子做到鸡饲料,因为建设工厂,乃至培养幼虫的原因,价格还很贵,但是在汉国农业部的补贴下,这种划时代的鸡饲料终于诞生了,而且很快就在汉国多地建设了工厂,并且因为汉国每年增长的人口,以及本土巨量鸡蛋需求,导致汉国养鸡的人越来越多。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鸡饲料的需求,鸡饲料价格也一路走低,从最早的一块半华元一包,变成了现在半块华元一包。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虫子的饲养成本太低了,远低于牛羊猪马这些大型牲畜,而且蛋白质含量还高。

后世有人就说如果大家都吃虫子,会少多少环境污染,但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类不可能真的拿虫子作为主食,因为一旦人类把虫子作为主食,那人类那个时候的生存环境,可想而知会差到什么程度。

虫子是底线中的底线,而不是常态。

毕竟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爬到地球食物链的顶端,辛辛苦苦进化到顶端,不是为了吃虫子的。

而除了鸡,改良最大的就是马。

在汉国,马匹在自行车牧出来之前,一直就是汉国最重要的是交通工具,乃至运输工具。

哪怕到了今天,这个自行车产量高速攀登的今天,汉国的马匹养殖数量,一直不减。

据汉国农业部下属畜牧局统计,汉国每十个日当中就养一匹马,按五百万人算,汉国就是五十万匹马。

这是很庞大的数字,但在如今的北美,却是一个很正常的数字,因为对面的美国,马更多。

汉国的马主要分为几种,

诸如马球专用的马球马,打猎的马,乃至赛跑的快马。

这些马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转职,比如说马球马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敏和转弯速度,这在马球比赛中,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