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力和陶瓷张两人眨巴眨巴眼睛盯着妮儿一张一合的嘴,缝隙里还有些排骨的残骸。
想象着该是多么的好吃,刚才装模作样干什么,上去抢了吃就没这么一回事了。
“嗯~真香~”
妮儿闭上眼睛摇了摇头,沉浸在吃排骨的快乐中,只是这种快乐不完全是排骨带来的,还有从虎口夺食的快感。
嘴唇上沾着油亮粘稠的汤汁,吐出骨头,伸出舌头在唇上舔了一圈,一点都不能浪费。
直接给两人看傻了眼,各自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嚼地咯吱咯吱响,仿佛是为了泄愤,真是悔不当初。
妮儿睁开眼睛,眼神在两人之间流连,瞅着他们大嚼特嚼青菜,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自己身上。
嘴角根本压不下去,不过这俩人性格还真像,口味也挺像的。
陶瓷张也觉察到了这一点,而且孩子够机灵,要是学东西不会慢,就是喜欢跟自己吃同样的东西有点麻烦。
本来自己就是个爱吃的,遇到了喜欢的东西不愿意分享给别人,万一收了他当徒弟,以后是不是得把好吃的分他一半,怎么也不能传出去虐待徒弟的名声。
还是问问的他的意愿好了,能遇到一个资质还不错的,确实很不容易,大不了以后有什么好吃的分给他,在心里下了一个如此重要的决定。
“这位小朋友,你叫牛力是吧。”
牛力点点头,“嗯~你怎么知道我名字?”
“听你姐姐提起过。”
陶瓷张嘴角咧开,又往上提了提,露出一个自以为和善的笑容,殊不知这表情让人看了心生寒意。
仿佛是拿着东西成功哄骗小孩儿后,再将其拐卖的人贩子。
“你知不知道我是做什么的?”
牛力被这笑容弄得有些心慌,这人干嘛这样看着自己,光天化日,大庭广众的总不会把自己抱走卖了。
难道是刚才跟他抢肉吃被记恨,所以变着法报复,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里人这么多,量他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大概知道一些,家里的蹲便器就是出自您手。”
“听姐姐说这个东西一般人可做不出来,还是特意找的大师。”
陶瓷张听到这些话心里美滋滋,原来妮儿是这样跟他们说自己的,要是他觉得自己很厉害,很佩服,收他当徒弟会简单一些,不用再费那些口舌。
陶瓷张本想问问对蹲便器的感受,一想到这是在吃饭便不好意思张口,寻思着等一会儿再问。
牛力倒没觉得有什么,左右不过是一个陶瓷制品,大师的手艺就是不一般,要是现在不说,估计以后也没什么机会了。
“我见到第一眼就觉得惊奇,竟然有人可以做出这样的东西,光滑洁白的釉面,圆的部分和平的部分完美接合,而且都很整齐,没有鼓包凹陷,用手一敲回声还很均匀,确实不是俗物。”
牛力端起手中的碗,伸出食指在上面摩挲几次,回想了下蹲便器,“比我们家吃饭的碗都要精致。”
陶瓷张惊讶于这个话是从一个不丁点儿的孩子口中说出来的,是不是有人教过,不过看他爹跟娘说话也不像是这么有有水平的样子,就只能是妮儿了。
现学现卖能说的这么溜也是不容易,难道是之前就把话教给他,让他背下来的。
侧头望了妮儿一眼,妮儿感觉到一束目光看向自己,其中还带着些疑惑和探究,没有跟他对视,稍微转了转眼睛便明白陶瓷张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自己解释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还是让牛力自己说好了,给了弟弟一个眼神,立刻心领神会。
牛力嘴角微微一撇,难道你解释不行,我解释就行了,这不是一回事情嘛。
陶瓷张实在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刚才那些话有人教过你?”
想都不用想,直接脱口而出,“没有人教过,当时看见它的第一眼就觉得,跟之前见过的陶瓷制品都不一样,长得奇形怪状,但还那么好看,怪不得要大师才能做出来。”
陶瓷张对于牛力的话是有几分相信的,诚恳地表情,语气,一个几岁的孩子能表达清楚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全是装出来的简直太可怕。
妮儿听着对话觉得有点意思,陶瓷张说服不了自己,转战来说服弟弟了,简直正中下怀。
虽然弟弟年纪小,但也很有想法。
家里没权没势,以后就算是走仕途也定不会一帆风顺,有个手艺傍身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没想到张师傅还真的看上牛力,多一个选择也好,听听看他的想法,不管他选择哪一个都尊重支持。
陶瓷张对上牛力亮晶晶似乎里面有星星的眼睛,咬了咬牙,他要真是做了自己的徒弟,大不了好吃的分给他,“你有没有兴趣跟我学做陶瓷啊?”
老三和燕子停下手中的动作,放下碗筷,惊喜地看了对方一眼。
听妮儿说这个师傅是很有名的陶瓷手艺人,在京城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那些达官贵人家里都有他的作品,而且他名满天下,在这种小地方还有人认识,经常请他吃酒。
在师父那里学习都没有怎么见到他的身影,都是
在别人家里,好酒好菜地招待。
牛力学一门手艺也很不错,毕竟是庄稼人,不指望他能有什么大出息,家里没人给他兜底,以后的路都要靠自己走,有个师傅罩着岂不是更容易一些。
虽然农户家都很尊重羡慕读书人,但读书人也不一定赚的有手艺人多,体面不能当饭吃。
老三和燕子不准备帮牛力做决定,跟妮儿一样,等着听儿子的想法,是读书还是学手艺无论哪个都很好,一家人都盯着牛力,看得他有点不好意思。
将头低下,眼帘微垂,略一思考,缓慢抬起,眼神由迷茫疑惑转为坚定和清明。
“我还是想去上学堂,有一门手艺固然很好,以后还可以靠着手艺养家,但是我更喜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