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加鞭只要一天的路程,眼看就要抵达边关,暗卫们想尽办法,可都躲不过吴三贵手下的人地毯式的搜索。
最终无奈之下,逼得李昌和赵荣基一行人,只能跟着流民一起,躲藏在山头的破庙之中。
整个破庙里,全都是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更甚至是缺胳膊少腿,半残半废之人。
赵荣基见到此景,心中泛起别样的波澜。
李昌倒是见惯不怪,直接带着赵荣基寻了个角落,席地而坐。
暗卫们焦头烂额商量道:
“吴三贵的人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咱们根本过不去。”
“这怎么办,难道要绕路吗?那耽误的时间可就太久了,怕会误事。”
“这可怎么办呢?”
就在众人纠结之时,一直默不作声的赵荣基,突然开口说道:
“我们还有多少粮食和钱财,能不能救济一下这些百姓。”
他原以为,自己在皇宫里过得日子已经够苦,但没想到赵国的百姓日子过得更苦,悲悯道:
“吾之苦为何苦,百姓们苦才是真的苦,能不能分他们一些吃食?”
李昌扫视着四周流民们,为难道:
“吃食倒是有,只不过若是给这些人都分了,接下来的日子恐怕咱们也要吃草根了。”
赵荣基却毅然决然道:
“吃草根也无妨,把粮食给大伙儿分一分吧。”
暗卫们看看李昌,李昌无奈的点点头,拿出仅有的余粮,按照赵荣基的意思,分发给这些百姓们。
分到吃食的百姓们,一个个激动的不行,全都感恩戴德,磕头谢恩。
甚至还有的百姓,直接将儿女推倒赵荣基面前,下跪哀求道:
“各位贵人,我们实在活不起了,能不能求您们行行好,把我的孩子留下,只要能有口饭活命,让他们做牛做马干什么都行,我给您磕头了,求求您行行好吧!”
赵荣基看着跪在面前痛哭流涕,不停磕头的百姓们,再次心软,答应道: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们的孩子我都收下了。”
百姓们听到准确回答,激动不已,磕头更是一下比一下重。
“谢谢贵人!”
“您就是活菩萨!”
“我们给您磕头了!”
赵荣基实在不忍百姓们受苦,但能力有限,能做的事就只有这些。
这边刚安抚好百姓们的情绪,就听见破庙的院子里有人叽叽喳喳的嚷道:
“又讲评书了!”
“走,去听听!”
赵荣基也想听听民间的说书,于是拉上李昌,一起到破庙的院子,混在百姓们中间听说书。
人群中一名衣衫褴褛的老者,拿着一块石头做醒木,“啪”的往地上一拍,表情丰富道:
“接上回话说,大秦十四皇子乃是天人下凡,不仅会控天雷引天水,还能一人抵千军万马。”
“当年,杨再兴杨将军,惜败在大秦十四皇子手下,大秦十四皇子与之惺惺相惜,特为杨将军以国礼厚葬,还修建了宏伟陵园,甚至还着人刻了杨将军的雕像,以此纪念杨将军。”
赵国的百姓们听的事满眼羡慕,他们此番逃亡,也正是听闻大秦十四皇子的仁政之举,都想要逃到秦国去过好日子。
赵荣基也听的一脸艳羡,询问身边的李昌。
“评书里所说的故事,是真的吗?”
李昌极为认真道:
“我可以保证,千真万确,绝对是真的。”
赵荣基有些疑惑道:
“为什么?你怎么就能这么肯定,说的不是传言呢?”
李昌一本正经道:
“大秦十四皇子施行仁政,当地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你的姐姐赵国三公主,就是大秦十四皇子的内人。”
快马加鞭只要一天的路程,眼看就要抵达边关,暗卫们想尽办法,可都躲不过吴三贵手下的人地毯式的搜索。
最终无奈之下,逼得李昌和赵荣基一行人,只能跟着流民一起,躲藏在山头的破庙之中。
整个破庙里,全都是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更甚至是缺胳膊少腿,半残半废之人。
赵荣基见到此景,心中泛起别样的波澜。
李昌倒是见惯不怪,直接带着赵荣基寻了个角落,席地而坐。
暗卫们焦头烂额商量道:
“吴三贵的人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咱们根本过不去。”
“这怎么办,难道要绕路吗?那耽误的时间可就太久了,怕会误事。”
“这可怎么办呢?”
就在众人纠结之时,一直默不作声的赵荣基,突然开口说道:
“我们还有多少粮食和钱财,能不能救济一下这些百姓。”
他原以为,自己在皇宫里过得日子已经够苦,但没想到赵国的百姓日子过得更苦,悲悯道:
“吾之苦为何苦,百姓们苦才是真的苦,能不能分他们一些吃食?”
李昌扫视着四周流民们,为难道:
“吃食倒是有,只不过若是给这些人都分了,接下来的日子恐怕咱们也要吃草根了。”
赵荣基却毅然决然道:
“吃草根也无妨,把粮食给大伙儿分一分吧。”
暗卫们看看李昌,李昌无奈的点点头,拿出仅有的余粮,按照赵荣基的意思,分发给这些百姓们。
分到吃食的百姓们,一个个激动的不行,全都感恩戴德,磕头谢恩。
甚至还有的百姓,直接将儿女推倒赵荣基面前,下跪哀求道:
“各位贵人,我们实在活不起了,能不能求您们行行好,把我的孩子留下,只要能有口饭活命,让他们做牛做马干什么都行,我给您磕头了,求求您行行好吧!”
赵荣基看着跪在面前痛哭流涕,不停磕头的百姓们,再次心软,答应道: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们的孩子我都收下了。”
百姓们听到准确回答,激动不已,磕头更是一下比一下重。
“谢谢贵人!”
“您就是活菩萨!”
“我们给您磕头了!”
赵荣基实在不忍百姓们受苦,但能力有限,能做的事就只有这些。
这边刚安抚好百姓们的情绪,就听见破庙的院子里有人叽叽喳喳的嚷道:
“又讲评书了!”
“走,去听听!”
赵荣基也想听听民间的说书,于是拉上李昌,一起到破庙的院子,混在百姓们中间听说书。
人群中一名衣衫褴褛的老者,拿着一块石头做醒木,“啪”的往地上一拍,表情丰富道:
“接上回话说,大秦十四皇子乃是天人下凡,不仅会控天雷引天水,还能一人抵千军万马。”
“当年,杨再兴杨将军,惜败在大秦十四皇子手下,大秦十四皇子与之惺惺相惜,特为杨将军以国礼厚葬,还修建了宏伟陵园,甚至还着人刻了杨将军的雕像,以此纪念杨将军。”
赵国的百姓们听的事满眼羡慕,他们此番逃亡,也正是听闻大秦十四皇子的仁政之举,都想要逃到秦国去过好日子。
赵荣基也听的一脸艳羡,询问身边的李昌。
“评书里所说的故事,是真的吗?”
李昌极为认真道:
“我可以保证,千真万确,绝对是真的。”
赵荣基有些疑惑道:
“为什么?你怎么就能这么肯定,说的不是传言呢?”
李昌一本正经道:
“大秦十四皇子施行仁政,当地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你的姐姐赵国三公主,就是大秦十四皇子的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