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主妆安。”
暗卫们厉声询问道:
“你是何人?”
“小人姓陈,乃是虎岩庄的管事。”
误会解除,来人并不是强盗。
赵姬儿透过窗帘的缝隙,看到此场景,不禁冷哼一声,就这么几个臭鱼烂虾,不过就是仗着皇后,和八皇子的身份狐假虎威,还想给她个下马威,真是笑话。
立马端起架子冷声道:
“不愧是八皇子的亲眷,消息可真够灵通的。”
那为首的陈管事拱手道:
“三公主您真是抬举小人了,不过是九转十八弯的亲戚,占这个名头,好混口饭吃。”
赵姬儿也不多废话,直问道:
“陈管事这么兴师动众的前来迎接,估计也知道本公主此行的目的。”
陈管事露出老谋深算的笑容,侧身介绍道:
“这几个是分管田地、果园、山林、佃户人口的管事,三公主有什么尽管问他们,但凡山庄之事,他们无一不晓,管保是问不倒的。”
“鱼鳞册以及账本及文契,均已备好在庄上,等候三公主过目,若有缺失,也可着人立即补齐。”
小春面色阴沉,低声说道:
“这一看就是准备好了假的账,不怕咱们查。”
赵姬儿自然知道这些人是有备而来,眼下暗卫还没带消息回来,先缓上一缓再做打算。
“陈管事办事可真是滴水不漏,既然都已经准备好了,那就请陈管事带路去庄上,咱们边走边说。”
陈管事立马拱手道:
“三公主这边请。”
进入庄子后,金钗们搀扶着赵姬儿下马车。
赵姬儿一个眼神也没给陈管事,直接大步流星的进入屋舍内,正襟危坐在准备好的桌案前。
目光轻飘飘的扫了一眼,整齐摆放在面前的鱼鳞册及账本,左右都是滴水不漏的假账,她连翻都不屑翻动一下,故意说道:
“陈管事在庄子里十几年,办事果真利索,一打眼就能看出来,这庄子铁定被陈管事打理的井井有条。”
陈管事隔着屏风跪地拱手回复道:
“承蒙三公主谬赞,不过这话说起来惭愧,虎岩庄有八十多户佃农,如今还欠着庄上租银和债钱,前账未清,小的不知如何交代,正想讨三公主一个示下。”
赵姬儿眸子一冷,厉声问道:
“有何余账?”
陈管事装作一副内疚的样子,拱手道:
“恕小人办事不利,这些是欠下票据,三公主您一看便知。”
言罢,转头对着身后的小厮们使了个眼色,小厮们立马搬上来好几木箱,装的满满登登的欠条。
赵姬儿扬了扬下巴,金钗们立马心领神会,立即上前,把那几箱票据搬到屏风后面。
赵姬儿随便拿起几本翻看,眉头紧蹙,这些欠条上写的一塌糊涂,没有一个是清晰名目的,全部都是烂账。
陈管事故作为难,哭丧着脸解释道:
“三公主您也知道,庄稼汉都是靠天吃饭,近些个年头,风不调雨不顺,地里的庄稼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粮食都烂在地里,收不上来,连年亏损的银钱,少说也有几万两。”
“收成一不好,佃农们手头就拿不出钱交租,经年累月积累下来,拖欠的租银估摸着有一万两。”
“另外,人吃五谷哪有不生病,时常有个头疼脑热的,佃农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治病便要借钱,咱们几个管事的心都善,总不能看佃农都病死不是,借出去的银钱,算起来也有五六千两。”
“这前前后后加起来一算,少说也有三万六七千吧。”
“三公主妆安。”
暗卫们厉声询问道:
“你是何人?”
“小人姓陈,乃是虎岩庄的管事。”
误会解除,来人并不是强盗。
赵姬儿透过窗帘的缝隙,看到此场景,不禁冷哼一声,就这么几个臭鱼烂虾,不过就是仗着皇后,和八皇子的身份狐假虎威,还想给她个下马威,真是笑话。
立马端起架子冷声道:
“不愧是八皇子的亲眷,消息可真够灵通的。”
那为首的陈管事拱手道:
“三公主您真是抬举小人了,不过是九转十八弯的亲戚,占这个名头,好混口饭吃。”
赵姬儿也不多废话,直问道:
“陈管事这么兴师动众的前来迎接,估计也知道本公主此行的目的。”
陈管事露出老谋深算的笑容,侧身介绍道:
“这几个是分管田地、果园、山林、佃户人口的管事,三公主有什么尽管问他们,但凡山庄之事,他们无一不晓,管保是问不倒的。”
“鱼鳞册以及账本及文契,均已备好在庄上,等候三公主过目,若有缺失,也可着人立即补齐。”
小春面色阴沉,低声说道:
“这一看就是准备好了假的账,不怕咱们查。”
赵姬儿自然知道这些人是有备而来,眼下暗卫还没带消息回来,先缓上一缓再做打算。
“陈管事办事可真是滴水不漏,既然都已经准备好了,那就请陈管事带路去庄上,咱们边走边说。”
陈管事立马拱手道:
“三公主这边请。”
进入庄子后,金钗们搀扶着赵姬儿下马车。
赵姬儿一个眼神也没给陈管事,直接大步流星的进入屋舍内,正襟危坐在准备好的桌案前。
目光轻飘飘的扫了一眼,整齐摆放在面前的鱼鳞册及账本,左右都是滴水不漏的假账,她连翻都不屑翻动一下,故意说道:
“陈管事在庄子里十几年,办事果真利索,一打眼就能看出来,这庄子铁定被陈管事打理的井井有条。”
陈管事隔着屏风跪地拱手回复道:
“承蒙三公主谬赞,不过这话说起来惭愧,虎岩庄有八十多户佃农,如今还欠着庄上租银和债钱,前账未清,小的不知如何交代,正想讨三公主一个示下。”
赵姬儿眸子一冷,厉声问道:
“有何余账?”
陈管事装作一副内疚的样子,拱手道:
“恕小人办事不利,这些是欠下票据,三公主您一看便知。”
言罢,转头对着身后的小厮们使了个眼色,小厮们立马搬上来好几木箱,装的满满登登的欠条。
赵姬儿扬了扬下巴,金钗们立马心领神会,立即上前,把那几箱票据搬到屏风后面。
赵姬儿随便拿起几本翻看,眉头紧蹙,这些欠条上写的一塌糊涂,没有一个是清晰名目的,全部都是烂账。
陈管事故作为难,哭丧着脸解释道:
“三公主您也知道,庄稼汉都是靠天吃饭,近些个年头,风不调雨不顺,地里的庄稼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粮食都烂在地里,收不上来,连年亏损的银钱,少说也有几万两。”
“收成一不好,佃农们手头就拿不出钱交租,经年累月积累下来,拖欠的租银估摸着有一万两。”
“另外,人吃五谷哪有不生病,时常有个头疼脑热的,佃农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治病便要借钱,咱们几个管事的心都善,总不能看佃农都病死不是,借出去的银钱,算起来也有五六千两。”
“这前前后后加起来一算,少说也有三万六七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