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女眷们端来面盆和手巾服侍秦言,伺候着把他脸上的灰尘擦去。
替秦言整理好仪容仪表后,赵之雅向众人示意。
“见到言王还不行礼。”
众人这才反映过来,连忙下跪行礼,石磊更是双膝一软,趴跪在地上,与众人异口同声道:
“参见言王。”
秦言摆摆手道:
“快起来,见到本王不用跪,在本王这没这么多规矩,都起来。”
随后指着草坪上的蒲团说道:
“都找地方坐,咱们边吃边聊。”
众人面面相觑,哪有王爷跟百姓们同席而食的道理,站在原地迟迟不敢动。
秦言再次说道:
“都别这么拘谨,快坐,串凉了就不好吃了!”
言王一再邀请,侍女们上前,引领着石化众人纷纷找位置坐下。
石磊尴尬的低着头,顺着人流,找了个最后面的位置坐下,内心一直在回忆,刚才没有说什么大不敬的话吧。
秦言不拘小节的坐在火堆前,熟练地翻动着肉串,随手捏起一把细盐,均匀的撒在肉串上。
众人简直惊呆了,堂堂十四皇子,统帅三军的言王,竟然亲自给他们烤肉串!
还用珍贵得细盐作调料!
是把他们当成了座上宾么!
要知道,他们可是小人物,社会的最底层,高高在上的言王如此亲民,真是受宠若惊,三生有幸。
震惊之余,一股浓郁的肉香味,随着热气四处弥漫,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勾住了众人的鼻子,让人垂涎三尺,忍不住开始狂吞口水。
秦言烤好了一批,就吩咐侍女们把肉串分发下去,还亲自端着酒壶给在场的人倒酒。
众人第一次受到如此待遇,端着酒杯的手都抑制不住的颤抖。
见众人迟迟没吃,秦言还热情的招呼道:
“吃,都吃,尝尝本王的手艺。”
但这些人对于君臣的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君不先动筷,臣岂敢僭越先食。
秦言看着众人拘谨的表情,也反应了过来,大大方方的咬了一口手中的肉串。
众人这才迫不及待的张开大嘴,大快朵颐的吃着肉串,一脸的满足感。
秦言正色道:
“本王叫各位前来,也是想求各位一件事。”
一听这话,众人连忙放下手中肉串,下跪行礼道:
“言王只管吩咐,我等愿为言王付犬马之劳。”
秦言连忙摆摆手。
“都起来,我这还没说什么事呢,快起来!”
众人听话起身,端坐在蒲团上。
秦言继续道:
“各位都是赵国人,对赵国的情况,想必你们比本王更了解。”
“听说赵国官官相护,欺压百姓,民不聊生,可有此事?”
众人沉默寡言,但都默默地点点头。
这就是事实,没什么好反驳的,赵国的达官显贵,哪能跟明君言王相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秦言端坐,开始他的长篇大论。
“百姓是水,皇权为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赵国朝堂奸臣当道,祸乱苍生,导致生灵涂炭。”
“本王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各位成全。”
所有人听到这,全部正襟危坐,竖耳倾听。
“我想让你们再次返回赵国,帮助本王以建利商行的名头,打入赵国内部,传递情报,救百姓脱离苦海。”
话锋一转又说道:
“当然,你们都是赵人,可能难过心里那关,但是为了赵国百姓,为了天下苍生,本王谢过各位,深明大义!”
言罢,秦言举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也连忙端起酒杯回敬,其实在他们心中,秦言是一位贤明仁德的明君,礼贤下士,事事真心实意为百姓着想。
不久,女眷们端来面盆和手巾服侍秦言,伺候着把他脸上的灰尘擦去。
替秦言整理好仪容仪表后,赵之雅向众人示意。
“见到言王还不行礼。”
众人这才反映过来,连忙下跪行礼,石磊更是双膝一软,趴跪在地上,与众人异口同声道:
“参见言王。”
秦言摆摆手道:
“快起来,见到本王不用跪,在本王这没这么多规矩,都起来。”
随后指着草坪上的蒲团说道:
“都找地方坐,咱们边吃边聊。”
众人面面相觑,哪有王爷跟百姓们同席而食的道理,站在原地迟迟不敢动。
秦言再次说道:
“都别这么拘谨,快坐,串凉了就不好吃了!”
言王一再邀请,侍女们上前,引领着石化众人纷纷找位置坐下。
石磊尴尬的低着头,顺着人流,找了个最后面的位置坐下,内心一直在回忆,刚才没有说什么大不敬的话吧。
秦言不拘小节的坐在火堆前,熟练地翻动着肉串,随手捏起一把细盐,均匀的撒在肉串上。
众人简直惊呆了,堂堂十四皇子,统帅三军的言王,竟然亲自给他们烤肉串!
还用珍贵得细盐作调料!
是把他们当成了座上宾么!
要知道,他们可是小人物,社会的最底层,高高在上的言王如此亲民,真是受宠若惊,三生有幸。
震惊之余,一股浓郁的肉香味,随着热气四处弥漫,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勾住了众人的鼻子,让人垂涎三尺,忍不住开始狂吞口水。
秦言烤好了一批,就吩咐侍女们把肉串分发下去,还亲自端着酒壶给在场的人倒酒。
众人第一次受到如此待遇,端着酒杯的手都抑制不住的颤抖。
见众人迟迟没吃,秦言还热情的招呼道:
“吃,都吃,尝尝本王的手艺。”
但这些人对于君臣的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君不先动筷,臣岂敢僭越先食。
秦言看着众人拘谨的表情,也反应了过来,大大方方的咬了一口手中的肉串。
众人这才迫不及待的张开大嘴,大快朵颐的吃着肉串,一脸的满足感。
秦言正色道:
“本王叫各位前来,也是想求各位一件事。”
一听这话,众人连忙放下手中肉串,下跪行礼道:
“言王只管吩咐,我等愿为言王付犬马之劳。”
秦言连忙摆摆手。
“都起来,我这还没说什么事呢,快起来!”
众人听话起身,端坐在蒲团上。
秦言继续道:
“各位都是赵国人,对赵国的情况,想必你们比本王更了解。”
“听说赵国官官相护,欺压百姓,民不聊生,可有此事?”
众人沉默寡言,但都默默地点点头。
这就是事实,没什么好反驳的,赵国的达官显贵,哪能跟明君言王相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秦言端坐,开始他的长篇大论。
“百姓是水,皇权为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赵国朝堂奸臣当道,祸乱苍生,导致生灵涂炭。”
“本王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各位成全。”
所有人听到这,全部正襟危坐,竖耳倾听。
“我想让你们再次返回赵国,帮助本王以建利商行的名头,打入赵国内部,传递情报,救百姓脱离苦海。”
话锋一转又说道:
“当然,你们都是赵人,可能难过心里那关,但是为了赵国百姓,为了天下苍生,本王谢过各位,深明大义!”
言罢,秦言举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也连忙端起酒杯回敬,其实在他们心中,秦言是一位贤明仁德的明君,礼贤下士,事事真心实意为百姓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