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 第185章 185太子也是三国迷?

第185章 185太子也是三国迷?

对于妹子发出来的鄙视之情,朱元璋只得讪笑一阵,不在继续这个话题。

说实在的,他也是被在仙境当中看到的后世子孙败家的事给气懵了。

所以才会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实在是他这个放牛娃苦怕了,穷怕了!

就想着能够把家业完完整整的传下去,奈何事与愿违。

“可是咱发现当了皇帝的子孙都比较短命,以至于他们的儿子年纪轻轻就继承大统,把国家治理的不成样子。”

马皇后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因为自从有了仙境能窥探大明的未来后,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便越发的忙碌,或者激进,想要改变未来。

但人力如何能胜过天力?

古往今来那么多强权皇帝都办不成的事,光凭借一个仙境,也管不到什么身后事。

马皇后一直替自己的夫君累,你活着都不能让底下的贪官,甚至子嗣完全按照你制定的规矩做事,更不用说你亡故之后了。

朱标是为了他们好,但此时此刻显然是耽误他们的前程了。

剩下一种就是等待自己面试后,能否上榜的学子。

对于王布犁如此贴心的话,众人也各自散去,他们可不敢去让太子明天别来了。

对于大孙儿早夭的事情,马皇后一直都记在心中。

难不成天底下真的没有可以一劳永逸的制度吗?

“那你加一条,让所有皇室子孙都练习八段锦。”马皇后给朱元璋提了一嘴:

“雄英不是预言在八岁夭折吗?

储君没有经过上一辈皇帝的悉心教导,光靠着给他找的那些儒家老师教育,朱元璋都能想象的出来,皇帝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可再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架不住有叛逆子孙,就不想依照什么祖训。

太子朱标作为主面试官好像更加严格起来了,刷下去不少人。

他现如今除了玩玩沙子之外,也是偶尔跟着他娘练一练八段锦,若是他真的能挺过八岁,那就证明八段锦是有效的,后面再给他安排学习之类的。”

如此感悟,可要比他的那些老师空洞的讲解感觉来的更加强烈。

如今这么多人被选上,连有些勋贵家中的庶子都要去,下一次还能有这种好事吗?

被朱标面试的这帮学子们只能说晦气了一点,而被安排在明日的学子们,则是颇有些激动的想要去找王布犁打探一下消息,询问他明天是否会继续当主面试官。

这便让许多盼望着太子殿下仁慈点把他们都给选上学子的愿望落了空。

“这个还得看太子殿下明天来不来,若是他不来,那自然是我,若是他来,那自然是他啊。”

他把后宫不得干政都刻在石碑上立在后宫,同样宦官也做了一定的防范,奈何后世自己拿咱的话当放屁。

国子监现如今分成了四类人,一种是直接没报名的,另外一种是报名被刷下来的,还有一种是榜上有名的,这些人最为繁忙,一直都在被训练。

他已经下令不许宦官识字读书,竟然还有这种人出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皇帝朱元璋在皇宫内发愁。

朱标同他的老师送来告别。

到时候就不仅仅是宦官掌权,底下也容易出现权臣,掌控年幼的皇帝,让他不理会政务,完全是那帮读书人说了算。

朱元璋连连点头,这倒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老师,你不觉得对于这些学子过于宽松,才是对他们的放纵。”

朱元璋终究是叹息道:“咱的后世子孙,如何会变成这样?”

一下午感受下来,朱标竟然丝毫没有感到到自己会累。

女婿王布犁刚刚醒来,躺在床榻之上打着哈欠。

朱标以前多是跟在朱元璋身边被带着,目前很少得到独自的锻炼。

王布犁在房间内挥舞着扇子,瞧着外面围着密密麻麻的学子,难不成是朱标护短,刷下的人太狠了?

再加上崇祯这个大明末帝,也容易被底下的臣子给欺骗,着实是让朱元璋左思右想,都没想出办法遏制住这种情况。

但她又明白自己的丈夫想要尽可能的把制度弄的完善一些。

你挡着咱们大明读书人“上进”的道了!

他站起身来一晃神的功夫,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老爹,为什么处理那么多政务,起得早睡得晚,一丁点都不累呢?

现如今大抵是没什么事。

朱标可不认为是个人都能被派去北方,担当重任,关键是王布犁报上来的这些人名单,先前就早已超过安排的位置。

“哎,你说的有道理。”

朱元璋因为立皇帝的事情,对于宦官耿耿于怀,他要想出一个能遏制宦官的办法来。

桌子外这些人的命运全都掌握在你的嘴里。

原来驸马爷王布犁才是最喜欢放水的考官,大家误会他了。

朱标这半天下来

感觉很充实,原来这就是选拔人才的感觉呐。

今天在仙境当中看见的便是这种结果。

宋濂斟酌了一会才开口:“太子殿下,今日被罢黜的学子过多,驸马那里怕是不高兴的。”

他这还是

这就让朱元璋纯纯是有苦说不出来了。

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太子朱标还是

再不严苛一些,北方便会出现冗官现象。

这如何能行。

宋濂对于朱标的也也极为认同,国子监的学子大部分都被王布犁给蛊惑要前往北方去了。

对于这种事,他其实是反对的。

可目前看,大抵是陛下的主意,否则王布犁搞得这般声势浩大,朝廷里一丁点风声都没有传出来。

甚至连那些言官都闭嘴,不敢再上书。

朝臣也不傻,陛下为了回护王布犁直接杖毙了礼部尚书章善,谁还敢再去触霉头啊?

都快要洪武十年了,朱元璋严苛的御下之道,早就让这帮臣子们清醒,皇帝绝不会被一些弹劾所裹挟的,他要罩着胡惟庸,也要罩着王布犁。

胡相不是没有被人弹劾过,可惜被弹劾的人都受到了责罚,胡惟庸没事。

驸马都尉王布犁也是这个情况。

再加上王布犁还是大明

宋濂只能跟自己的学生朱标抱怨一二,并不敢与外人说。

现如今得了朱标的回答,宋濂还是觉得去北方的学子过多,于是摸了下胡须,看向逐渐散去的学子:

“太子殿下,这个人都是将来的国家栋梁,不经过科举就被发往北方任职,今后怕是会坏了科举的大计,到时候便没有人想要钻研孔孟学说了。”

朱标思考了一会,才颔首道:

“师傅说的对,但父皇对于前两届进士的所作所为十分的气愤,才准备停了科举,采用察举制,现在好不容易劝他开个口子,怕是很难的。

况且孔孟之道在元朝也并没有断绝,如何因不开科举就断了传承呢?”

宋濂再次闭嘴,他这个弟子也聪慧,虽然尊师重道,可经过朱元璋的教导,绝非常人。

大家都盼望着让他登基,其实也是因为朱标仁慈,对于读书人的态度很好。

“驸马说的对,与其让他们在国子监无所事事,不如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宋濂摸着胡须,单手背后,老朱的心思他猜不透,但大抵能明白是要提拔北人。

否则朝堂里全都是南人,对于皇权是极为不稳固的,再加上北方又有蒙元余孽,必须得让北人为大明效力。

这跟朱元璋响应他们的劝谏重开科举一个结果。

“老师,让这些学生出去历练一二,比死读书是好的。”

“太子所言极是,是臣小家子气了。”

前途命运!

王布犁便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天子还有很多女儿,若是自己去北方干出一番事业来,兴许也能走上王布犁的老路!

王布犁若不是娶的天子嫡长女,还没那么轰动。

韩国公的儿子都只能娶庶女,那说明天子说他自己是淮右布衣的事,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切实这么认为的。

所以大家当驸马的机会很大啊!

毕竟淮西勋贵集团的人是少数,国子监大部分学子都是普通人家出身。

好一点的官宦之家也会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毕竟国子监的师资力量还是蛮拿的出手的。

当朝驸马爷可并不是什么瓶,是可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的。

反正那句谚语也广为流传,读书读的好不如长的好。

大家没有生在皇家,那就只能想法子跟皇家搭上关系,迎娶公主也不失为一条上进的路子。

宋濂本来是打算等自己退休了,再把读书种子方孝孺搞成关门弟子,好好教导他一番。

未曾想竟然被王布犁给截胡了非要去什么北方那个苦寒之地历练!

伱就说气人不气人?

“老师要退休了,也可以收几个北方的学子教导一二!”

朱标提出来的要求,着实是让宋濂措手不及。

“太子殿下,此事容我想一想,毕竟我年岁大了,精力不够,否则也不会只教导几个学子,我也想要有教无类。”

儒家自从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走的就是精英路线,而不是孔子的有教无类。

想要读书,可不是谁都能有门路的。

别说你家里没钱,就是有钱都不一定能请到名师教导,除非你还有权!

如此,大家今后才能更好的抱在一起,拧成共同利益小团体。

朱标瞥了宋濂一眼便没再多说什么,他招呼身边人去寻王布犁,正好要与他说一说心中的感受。

未曾想宦官回报说是驸马爷醒盹之后便离开了国子监,回到县衙去处理日常公务去了。

听到这话,朱标也并不想马上回皇宫,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