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钞说到底,它只是一种信用货币,百信相信它值钱,它才能值钱。”
“现在的宝钞,主要是靠陛下的信用在支撑。”
“否则等到宝钞贬值,百姓不再信任,那也就是说,百姓不再相信陛下。”
“这对陛下,对朝廷的威信,打击是巨大的。”
“不可不防啊!”
说完,杨轩对着老朱拱手。
“咱是让你说解决的办法,不是让你在这里东扯一下,西扯一下。”
老朱脸色一黑,道。
“是,陛下!”
“臣在历史上失败的经验上总结了几点,请陛下指正。”
“这其一,就是发行宝钞之前,提前准备准备金。”
“其二,制定好回收宝钞的制度。”
“其三,宝钞的质量,还需提升,不能用几次之后,就连字迹都看不清了。”
“其四,宝钞的发行,一定要做好规划,比如今年需要发行多少,又需要回收多少。”
“不能随心而为,想发行多少,就发行多少。”
“宝钞的价值,一定要稳住,咱们大明不能走元朝的老路。”
听到这里,老朱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这不就是在点他嘛!
不过也没有打断杨轩。
“其五,一定要做好防伪措施。”
“避免心思不正之人伪造宝钞,不然,那就是他们发财,陛下背骂名了。”
“其六,宝钞发行,应该单独成立一个部门,独立于中书省和六部之外,由陛下直接领导。”
“毕竟涉及大明的经济。”
“其七,这个部门的人,必须要懂经济,外行指导内行,容易将好事办成坏事。”
又在点咱……老朱眉头直跳。
“说完了没?”
“额……臣说完了。”杨轩顿了顿,道。
“那行,你下去后,将这些都写在折子上,由太子转交给咱。”
“至于懂经济的人,要是没有的话,那你就得给咱解决了。”
“下去吧!”
“微臣告退!”
“儿臣告退!”
待两人离开后,老朱揉了揉额头。
“来人。”
“陛下!”
“传胡惟庸!”
……
“臣胡惟庸叩见陛下!”此时的胡惟庸早已是中书省左丞相了。
他继承的是李善长的位置,不止如此,还有李善长经营的淮西集团。
“惟庸啊,你来了,赶紧起来!”老朱看着胡惟庸,笑道。
他本来是想找李善长的,但李善长早已经辞官。
“咱有件事儿想问问你。”老朱道。
“陛下请说,臣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胡惟庸恭敬道。
“哈哈,好,现在满朝上下,咱也就指望惟庸你,给咱分忧了!”
老朱笑道。
“臣惶恐。”
“为陛下分忧,还有太子,臣只是尽心尽力。”
“太子毕竟年轻,经验不足。”
“惟庸啊,你说说看,这宝钞,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咱今天听人说,这宝钞会损耗大明的国运。”
“咱不得不重视啊!”
“陛下,宝钞乃利国利民之策,说宝钞损耗大明国运之人,定是狼子野心之辈。”
“臣建议,斩了此贼子!”
“惟庸啊,不要急,不妨先听听咱都听到了些什么?”
“臣聆听圣训!”
接着,老朱将朱标和杨轩说的那些复述了一遍。
“惟庸啊,你说说看,咱真要是这么毫不节制的发行宝钞,会不会走上元朝的老路?”
“陛下,我大明立国已有近十年,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一片盛世之相,岂是那龟缩于草原的北元余孽能比的。”
“更何况,陛下正值春秋鼎盛,治理下的大明,日新月异,岂会走上元朝的老路。”
“说这话的人,简直该死。”胡惟庸跪在地上,语气激动的说道。
老朱的问题简直就是一个送命题,胡惟庸回答的这么迅速,足见其反应之快。
看着跪伏在地的胡惟庸,老朱嘴角划过一抹冷笑,不过是转瞬即逝。
“宝钞说到底,它只是一种信用货币,百信相信它值钱,它才能值钱。”
“现在的宝钞,主要是靠陛下的信用在支撑。”
“否则等到宝钞贬值,百姓不再信任,那也就是说,百姓不再相信陛下。”
“这对陛下,对朝廷的威信,打击是巨大的。”
“不可不防啊!”
说完,杨轩对着老朱拱手。
“咱是让你说解决的办法,不是让你在这里东扯一下,西扯一下。”
老朱脸色一黑,道。
“是,陛下!”
“臣在历史上失败的经验上总结了几点,请陛下指正。”
“这其一,就是发行宝钞之前,提前准备准备金。”
“其二,制定好回收宝钞的制度。”
“其三,宝钞的质量,还需提升,不能用几次之后,就连字迹都看不清了。”
“其四,宝钞的发行,一定要做好规划,比如今年需要发行多少,又需要回收多少。”
“不能随心而为,想发行多少,就发行多少。”
“宝钞的价值,一定要稳住,咱们大明不能走元朝的老路。”
听到这里,老朱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这不就是在点他嘛!
不过也没有打断杨轩。
“其五,一定要做好防伪措施。”
“避免心思不正之人伪造宝钞,不然,那就是他们发财,陛下背骂名了。”
“其六,宝钞发行,应该单独成立一个部门,独立于中书省和六部之外,由陛下直接领导。”
“毕竟涉及大明的经济。”
“其七,这个部门的人,必须要懂经济,外行指导内行,容易将好事办成坏事。”
又在点咱……老朱眉头直跳。
“说完了没?”
“额……臣说完了。”杨轩顿了顿,道。
“那行,你下去后,将这些都写在折子上,由太子转交给咱。”
“至于懂经济的人,要是没有的话,那你就得给咱解决了。”
“下去吧!”
“微臣告退!”
“儿臣告退!”
待两人离开后,老朱揉了揉额头。
“来人。”
“陛下!”
“传胡惟庸!”
……
“臣胡惟庸叩见陛下!”此时的胡惟庸早已是中书省左丞相了。
他继承的是李善长的位置,不止如此,还有李善长经营的淮西集团。
“惟庸啊,你来了,赶紧起来!”老朱看着胡惟庸,笑道。
他本来是想找李善长的,但李善长早已经辞官。
“咱有件事儿想问问你。”老朱道。
“陛下请说,臣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胡惟庸恭敬道。
“哈哈,好,现在满朝上下,咱也就指望惟庸你,给咱分忧了!”
老朱笑道。
“臣惶恐。”
“为陛下分忧,还有太子,臣只是尽心尽力。”
“太子毕竟年轻,经验不足。”
“惟庸啊,你说说看,这宝钞,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咱今天听人说,这宝钞会损耗大明的国运。”
“咱不得不重视啊!”
“陛下,宝钞乃利国利民之策,说宝钞损耗大明国运之人,定是狼子野心之辈。”
“臣建议,斩了此贼子!”
“惟庸啊,不要急,不妨先听听咱都听到了些什么?”
“臣聆听圣训!”
接着,老朱将朱标和杨轩说的那些复述了一遍。
“惟庸啊,你说说看,咱真要是这么毫不节制的发行宝钞,会不会走上元朝的老路?”
“陛下,我大明立国已有近十年,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一片盛世之相,岂是那龟缩于草原的北元余孽能比的。”
“更何况,陛下正值春秋鼎盛,治理下的大明,日新月异,岂会走上元朝的老路。”
“说这话的人,简直该死。”胡惟庸跪在地上,语气激动的说道。
老朱的问题简直就是一个送命题,胡惟庸回答的这么迅速,足见其反应之快。
看着跪伏在地的胡惟庸,老朱嘴角划过一抹冷笑,不过是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