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京营若是严格按照《巡视事宜》记载所用,那现在的京营战力绝对不逊于九边。
担任兵部尚书可能不大合适,但担任左都御史倒是可以。
至于兵部尚书人选,他倒是有几个人选,例如孙传庭、洪承畴,但都不太容易说服朝臣。
前者赋闲在家三年,离任前职位也不高。
后者官职、功劳、能力倒是可以试一试,但这位在崇祯十五年在松锦之战中兵败被俘后降建奴。
崇祯认为洪承畴兵败不能负主要责任,松山被围困了半年,城中粮食殆尽,外无援兵,又有下属暗通建奴。
虽然兵败不是他的错,但这根刺崇祯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罢了,先等等再说吧,有孙承宗在,暂时也没什么问题。”
东暖阁内,崇祯喃喃自语。
过了好一会儿后,崇祯回到龙案前提笔写了一封信:“大伴,让李若涟派人三百里加急送到西安给袁可立。”
写完信后,崇祯背靠龙椅,闭目沉思。
锦宁防线左右两翼已经有了对策,但想要凭此将建奴打回原始状态是不够的,更何况还有暹罗、缅甸、吐蕃等等。
那么唯一提升战力的就是研制火器,这是他穿越来就想做的事情。
现在大明文臣武将对火器的威力似乎有些不屑,但从后世来的他可是见过火器的恐怖,一个大杀器就能将建奴全部灭掉。
以现在的条件虽然搞不出来这种大杀器,但将燧发枪、火药炮弹搞出来还是可以的。
现在的红夷大炮炮弹都是实心炮弹,杀伤力还行,但若改进红夷大炮,炮弹换成火药的。
只要一百门红衣大炮,数十次齐射,就能将建奴铁骑给打残了。
ps:有人说红夷大炮炮弹有三种:实心、霰弹、开花弹,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红夷大炮是前装式滑膛炮,炮膛压力极高,这个时候使用开花弹,这不是找炸膛吗?
这个研发的时间不好控,也许一年,也许十年,但这个方向绝对是正确的。
无论是对建奴,还是对暹罗、缅甸,亦或是重开海禁,加入世界的大航海,火器都是必须的。
在自己地盘横没啥意思,真正的是让周边国家惊惧,大明才是天朝。
所以火器必须要加速研究,甚至放在踏平建奴之上。
想到这里,崇祯猛然睁开眼睛。
“大伴,让李若涟派人去通知毕懋康、孙元化、徐光启三人即刻进京。”
“皇爷要研制火器?”
王承恩浑身一震,下意识的就说了出来。
对于王承恩的反应,崇祯也是有些意外,好奇的问道:“你知道这三人?”
王承恩低声道:“皇爷,奴婢知道。”
自崇祯登基以后,他作为崇祯的贴身中官,特别是被方正化点醒后,对大明朝的四品以上官员的履历虽不敢说都清楚,但至少能知道这些人的一些大事迹。
“皇爷,这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火器有很深的研究。
特别是孙元化,听说在宁远大战中,他在宁远城布置了11门大炮,将努尔哈赤轰成重伤,然后病死了,
可以说宁远大捷,孙元化功不可没,事实也证明筑台制炮是抗建奴最佳方略,
可惜被魏忠贤给弄的辞官回乡了,真是可惜。”
“这么说,你是觉得火器大有可为了?”
“是的,奴婢以为大有可为。”
王承恩沉思了一下:“皇爷,火器的威力毫无质疑,杀伤力远大于刀箭,远距离攻击,
当年京营若是严格按照《巡视事宜》记载所用,那现在的京营战力绝对不逊于九边。
担任兵部尚书可能不大合适,但担任左都御史倒是可以。
至于兵部尚书人选,他倒是有几个人选,例如孙传庭、洪承畴,但都不太容易说服朝臣。
前者赋闲在家三年,离任前职位也不高。
后者官职、功劳、能力倒是可以试一试,但这位在崇祯十五年在松锦之战中兵败被俘后降建奴。
崇祯认为洪承畴兵败不能负主要责任,松山被围困了半年,城中粮食殆尽,外无援兵,又有下属暗通建奴。
虽然兵败不是他的错,但这根刺崇祯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罢了,先等等再说吧,有孙承宗在,暂时也没什么问题。”
东暖阁内,崇祯喃喃自语。
过了好一会儿后,崇祯回到龙案前提笔写了一封信:“大伴,让李若涟派人三百里加急送到西安给袁可立。”
写完信后,崇祯背靠龙椅,闭目沉思。
锦宁防线左右两翼已经有了对策,但想要凭此将建奴打回原始状态是不够的,更何况还有暹罗、缅甸、吐蕃等等。
那么唯一提升战力的就是研制火器,这是他穿越来就想做的事情。
现在大明文臣武将对火器的威力似乎有些不屑,但从后世来的他可是见过火器的恐怖,一个大杀器就能将建奴全部灭掉。
以现在的条件虽然搞不出来这种大杀器,但将燧发枪、火药炮弹搞出来还是可以的。
现在的红夷大炮炮弹都是实心炮弹,杀伤力还行,但若改进红夷大炮,炮弹换成火药的。
只要一百门红衣大炮,数十次齐射,就能将建奴铁骑给打残了。
ps:有人说红夷大炮炮弹有三种:实心、霰弹、开花弹,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红夷大炮是前装式滑膛炮,炮膛压力极高,这个时候使用开花弹,这不是找炸膛吗?
这个研发的时间不好控,也许一年,也许十年,但这个方向绝对是正确的。
无论是对建奴,还是对暹罗、缅甸,亦或是重开海禁,加入世界的大航海,火器都是必须的。
在自己地盘横没啥意思,真正的是让周边国家惊惧,大明才是天朝。
所以火器必须要加速研究,甚至放在踏平建奴之上。
想到这里,崇祯猛然睁开眼睛。
“大伴,让李若涟派人去通知毕懋康、孙元化、徐光启三人即刻进京。”
“皇爷要研制火器?”
王承恩浑身一震,下意识的就说了出来。
对于王承恩的反应,崇祯也是有些意外,好奇的问道:“你知道这三人?”
王承恩低声道:“皇爷,奴婢知道。”
自崇祯登基以后,他作为崇祯的贴身中官,特别是被方正化点醒后,对大明朝的四品以上官员的履历虽不敢说都清楚,但至少能知道这些人的一些大事迹。
“皇爷,这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火器有很深的研究。
特别是孙元化,听说在宁远大战中,他在宁远城布置了11门大炮,将努尔哈赤轰成重伤,然后病死了,
可以说宁远大捷,孙元化功不可没,事实也证明筑台制炮是抗建奴最佳方略,
可惜被魏忠贤给弄的辞官回乡了,真是可惜。”
“这么说,你是觉得火器大有可为了?”
“是的,奴婢以为大有可为。”
王承恩沉思了一下:“皇爷,火器的威力毫无质疑,杀伤力远大于刀箭,远距离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