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土木堡大败被俘虏之后,京城大官富户纷纷难逃,危急之时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那时候有不少大臣主张南迁,可是于谦、陈循、王直等人坚决反对,主张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并声称主张南迁者斩。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九月六日朱祁钰即帝位,遥尊朱祁钰为太上皇,年号景泰。”
朱元璋认可的点了点头:“看来朝中还是有能臣的,皇帝被俘,若是连京师都丢了,那么大明的半壁江山就没了,天下百姓对于朝廷就失去了信心,就算南迁也抵抗不了多久。而立马立新帝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朱祁镇在瓦剌的手中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再也不能用朱祁镇威胁大明。不错,不错。”
朱棣此时也冷静了下来,他接着朱元璋的话说道:“没错,这个时候朝廷必须要立新君,除了不给瓦剌威胁的机会,也是让朝廷重新拥有主心骨,要不然朝中乱成一片了,那大明就更加的危险了。”
“可就算想要死守京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立了新帝,可以阻止朝中大乱,可人心惶惶,外加精锐士兵全部战死了,瓦剌携大胜之势南下,朝廷想要抵抗很难。”朱瞻基此时也是把自己代入了其中,也明白那个时候的京城有多么的危险。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棣问道:“老四,若是你在,可有把握守住京师?”
朱棣自信一笑:“虽然人心涣散,可用将士也所剩无几,但是别忘了京师的城墙非常的坚固高大,而瓦剌最擅长的乃是骑兵,这样的阵地战并不是瓦剌的强项,若是我在,我有十足的把握击退瓦剌大军。”
这就是永乐大帝的自信。
“赵小子,你继续说,咱也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朱元璋对着赵长歌说道。
赵长歌点点头:“瓦剌首领也先见要挟大明的计策不成,于是在十月的时候就率领大军进犯北京,十月十一日,瓦剌大军抵达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朱祁镇放在德胜门下威胁大明。”
“够无耻,太上皇堵在城门外,这让城中的将士们如何下手,若是伤了太上皇岂不是成了罪人,这就让京城之中的将士作战束手束脚了。”朱棣冷笑一声,对于这样的计策却是不屑一顾。
“十三日的时候,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瓦剌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又被击退。”
“不甘失败的瓦剌军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至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狙击,死伤无数,最终到了十一月八日,瓦剌军无奈退兵,京师危机解除。”
听到京师解除危机,朱元璋抚掌大笑:“好好好,这于谦有勇有谋,咱很喜欢这样的人。”
赵长歌点了点头:“于谦在后世被称为为大明续命200年的能臣。可以说,若不是于谦主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恐怕大明延续不了那么多时间。”
“好一个于谦,咱听你的意思,似乎对这于谦颇为欣赏,仔细给咱说说这于谦。”朱元璋难得对一个臣子产生了这么强大的好奇心。
“于谦少年时期便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的偶像是文天祥,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永乐十九年的时候,于谦考取了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造反,于谦随明宣宗朱瞻基亲征,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在朱高煦投降后,于谦宣读朱高煦的罪行,正词崭崭,说的朱高煦抬不起头,后于谦被认命巡按江西,平反数百起冤案。”
“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土木堡大败被俘虏之后,京城大官富户纷纷难逃,危急之时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那时候有不少大臣主张南迁,可是于谦、陈循、王直等人坚决反对,主张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并声称主张南迁者斩。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九月六日朱祁钰即帝位,遥尊朱祁钰为太上皇,年号景泰。”
朱元璋认可的点了点头:“看来朝中还是有能臣的,皇帝被俘,若是连京师都丢了,那么大明的半壁江山就没了,天下百姓对于朝廷就失去了信心,就算南迁也抵抗不了多久。而立马立新帝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朱祁镇在瓦剌的手中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再也不能用朱祁镇威胁大明。不错,不错。”
朱棣此时也冷静了下来,他接着朱元璋的话说道:“没错,这个时候朝廷必须要立新君,除了不给瓦剌威胁的机会,也是让朝廷重新拥有主心骨,要不然朝中乱成一片了,那大明就更加的危险了。”
“可就算想要死守京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立了新帝,可以阻止朝中大乱,可人心惶惶,外加精锐士兵全部战死了,瓦剌携大胜之势南下,朝廷想要抵抗很难。”朱瞻基此时也是把自己代入了其中,也明白那个时候的京城有多么的危险。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棣问道:“老四,若是你在,可有把握守住京师?”
朱棣自信一笑:“虽然人心涣散,可用将士也所剩无几,但是别忘了京师的城墙非常的坚固高大,而瓦剌最擅长的乃是骑兵,这样的阵地战并不是瓦剌的强项,若是我在,我有十足的把握击退瓦剌大军。”
这就是永乐大帝的自信。
“赵小子,你继续说,咱也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朱元璋对着赵长歌说道。
赵长歌点点头:“瓦剌首领也先见要挟大明的计策不成,于是在十月的时候就率领大军进犯北京,十月十一日,瓦剌大军抵达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朱祁镇放在德胜门下威胁大明。”
“够无耻,太上皇堵在城门外,这让城中的将士们如何下手,若是伤了太上皇岂不是成了罪人,这就让京城之中的将士作战束手束脚了。”朱棣冷笑一声,对于这样的计策却是不屑一顾。
“十三日的时候,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瓦剌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又被击退。”
“不甘失败的瓦剌军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至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狙击,死伤无数,最终到了十一月八日,瓦剌军无奈退兵,京师危机解除。”
听到京师解除危机,朱元璋抚掌大笑:“好好好,这于谦有勇有谋,咱很喜欢这样的人。”
赵长歌点了点头:“于谦在后世被称为为大明续命200年的能臣。可以说,若不是于谦主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恐怕大明延续不了那么多时间。”
“好一个于谦,咱听你的意思,似乎对这于谦颇为欣赏,仔细给咱说说这于谦。”朱元璋难得对一个臣子产生了这么强大的好奇心。
“于谦少年时期便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的偶像是文天祥,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永乐十九年的时候,于谦考取了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造反,于谦随明宣宗朱瞻基亲征,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在朱高煦投降后,于谦宣读朱高煦的罪行,正词崭崭,说的朱高煦抬不起头,后于谦被认命巡按江西,平反数百起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