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357章 金殿分封武侍郎

第357章 金殿分封武侍郎

第357章金殿分封武侍郎

??太极宫门口。

??皇帝面无表情的走出宫来,眼角似乎还有泪痕,刚刚皇帝来见太上皇,父子难得会一起聊了许久。

??李渊说他已经想好了,过完年就搬去弘义宫,那里也挺好,太极宫太大了,他住的有些孤独。

??而且皇帝总不能一直住东宫,不合适。

??李世民抱着太上皇的大腿,说他就住东宫,让太上皇继续住太极宫,还说长孙无忌是自作主张,根本不是他的意思。

??好一番父慈子孝。

??李渊说李孝常李幼良等狼子野心,该杀,他老了,也绝不会还有什么其它不该有的想法。

??还说皇帝继位以来,干的比他预计的还要好,梁师都、苑君璋最后两反王也已经或降或诛,东西突厥的颉利可汗、统叶护可汗都向大唐和好,看到如今大唐国力日强,他很欣慰,也彻底放下心来。

??如今只想弹弹琵琶唱唱曲而已。

??但最终皇帝还是恳请李渊继续住在太极宫,李渊最后则提出让皇帝派人把弘义宫修一修,稍加扩建后他还是要搬过去的。

??离开太极宫,李世民想到太上皇浑身酒气,衣衫不整的样,他老了,不再是那个十年前无比睿智的唐公,他也怂了,彻底的认输了

??去年六月初四日宫变后,他到海池拜见父亲,李渊当时还喊着要杀他。可现在已经彻底接受现实了,连太极宫也要让出来了。

??“陛下!”

??长孙无忌等四名宰相站在阶下恭迎。

??李世民抬手擦拭了下眼角泪痕,然后整理下衣袍,打起精神来。

??那个雄心万丈的皇帝又回来了。

??这一刻,太极宫门前的皇帝越发伟岸,也越发自信了。

??“回宫。”

??回到东宫。

??“左卫将军长平郡公张亮、夏州都督翼国公武怀玉觐见!”

??“左卫大将军齐国公秦琼觐见!”

??·······

??黄门侍郎王珪、中书侍郎温彦博、大理寺卿戴胄、吏部侍郎杨师道等也陆续召入殿中。

??左仆射裴寂、萧瑀,御史大夫、吏部尚书杜淹,三人也来了。

??杜淹销瘦的厉害,一直咳嗽,皇帝特让内侍取来一件貂裘给他披着。

??一众臣子跪坐殿中。

??长孙无忌先出列,他自请辞相。

??然后裴寂也站出来辞相,萧瑀、杜淹都出来辞相。

??长孙无忌的理由,大家也清楚,长孙安业参与李孝常他们谋反案中,本来是十恶不赦必杀的,但现在皇帝特免其死,只定了个长流岭南,但长孙无忌是他异母弟,这宰相肯定无法再当。

??跟长孙无忌关系向来不睦的杜淹、王珪都是直接奏请罢长孙无忌相职。

??这也是杜淹最后一次上奏了,他自己也辞相,因为病的太严重,皇帝特意让武怀玉去给他看诊,确实病入膏肓了。

??他还挺年轻的,可惜了,这拜相还不到一年。

??今天的裴寂显得格外的落寞,也找了一堆理由辞相,而且还请致仕归乡养老。

??皇帝在殿中踱步许久。

??然后缓缓开口。

??“张亮、武怀玉平乱诛贼有功,

??特晋封长平郡公张亮鄅国公、晋阶金紫光禄大夫,授光禄卿,加真封二百户,通前共六百户。”

??皇帝话音一落,张亮激动上前,拜伏在地,泣声谢恩。

??原来实封四百户的张亮,在一众实封功臣里爵位却仅是长平郡开国公,虽说他是皇帝心腹,潜邸旧臣,但比侯君集他们的封赏差的多。

??主要还是因为张亮虽被李世民评价擅长民政,但在开国之初更重军功,偏偏张亮打仗不行,当初从瓦岗投唐后,接连吃败仗,连地盘都保不住,后来也不得不转做后勤这块,甚至最后为李世民专门从事情报这块。

??虽说搞地下情报立功不少,当初被李元吉逮捕百般刑讯也是死扛,可这种比较不好拿到台面上,也只能委屈做个郡公,实封也才四百。

??如今终于晋封国公,张亮激动的满面胀红。

??“乱贼李孝常家财赏赐于你。”

??“臣谢陛下洪恩。”

??张亮磕头,地砖上磕的砰砰响,额头都磕青紫了。

??皇帝目光望向武怀玉。

??“武怀玉加左领军大将军,授雍州治中,加刑部侍郎检校太子右卫率,加真封二百户,通前共六百户,加散将军号冠军将军。

??乱贼王君廓家产、人口,皆赐于你。”

??武怀玉比张亮要淡定的多,听到这个封赏出列谢恩领旨,这个封赏有些出乎意料,他也没做多少事。

??六扇门确实盯这事一年多,做了许

多工作,可武怀玉除了先前诛罗艺时,出过一些力,后来重心都是在朔方那边。

??这次跑沙苑一趟,纯粹就是捡功劳。

??皇帝却还是把这功劳算了他一笔,给的赏赐很丰厚,仅是王君廓家产,就足够惊人了。

??皇帝对自己心腹还真是向来大方豪爽。

??借着这机会,皇帝也对朝堂人事进行了一轮大调整。

??“皇三子李恪,改封蜀王,拜益州大都督。”

??“皇四子李泰,改封魏王,拜扬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

??“皇五子李佑,改封燕王,拜幽州都督。”

??皇六弟赵王李元景改封荆王,由雍州牧改封安州大都督,原安州大都督高士廉迁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皇七弟鲁王李元昌,改封汉王,封雍州牧。

??淮安王李神通长子胶东县公李道彦,授相州大都督。

??遂安县公李寿,授交州都督。

??“齐国公秦琼。”

??“臣在。”秦琼出列。

??李世民望着这老伙计,看着他现在恢复的不错,也很欣慰,终于下定决心,“秦琼拜兵部尚书,

??参预政事。”

??今天廷议的都是重臣,但还是很惊讶。

??兵部尚书这一直是杜如晦兼着,秦琼由左卫大将军升兵部尚书,倒也说的过去,毕竟以前秦王府第一大将嘛,但后面加参预政事四字,那就是入政事堂为相啊。

??本以为李靖由安州大都督升刑部尚书兼太子左卫率,有可能出将入相,谁想到秦琼后来居上先拜相。

??秦琼也很意外。

??他当殿请辞。

??“陛下,臣只是一武夫,冲锋陷阵臣不敢说比人差,当年战场之上,敌军敢有在陛下面前炫耀人马武力的,臣必斩其马下。但担任兵部尚书,臣自认不够格,更没资格入政事堂参预朝政,请陛下收回成命。”

??可皇帝已经考虑好了。

??“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之前一直是如晦兼任大司马,但他也分身乏术,你是朕的老伙计,得给朕分忧。”

??皇帝不仅让秦琼以左卫大将军衔加兵部尚书,还让他总监东宫兵马,并参预政事拜相。

??皇帝召手。

??参预政事的大印,还有一顶特制的三梁进德冠也捧上来。

??这冠仿皇帝自已设计的翼善冠,以鎏金铜叶做骨架,皮革张形,外面再贴一层皮革缕空蔓草花饰,顶部三道鎏金铜梁,两侧各三对中空鎏金我花趺,制作精巧,

??这种进德冠,比进贤冠还显身份,每一顶都是皇帝特别赐出,现在能拥有进德冠的臣子可没几个,都是宰辅重臣或皇帝心腹。

??任秦琼再三请辞,皇帝都不许,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中书侍郎温彦博,改授御史大夫,兼太子左庶子,仍代理中书侍郎事务,加参预政事,进爵虞国公。”

??“黄门侍郎王珪,检校侍中,兼太子右庶子,进爵永宁郡公。”

??右仆射萧瑀,被人弹劾私通书信于亡隋皇后,皇帝罢其相位,命他为太子少傅,不再参预政事,这是他在贞观朝的第二次罢相了。

??裴寂免去左仆射之职,仍保留司空衔,也不再参预朝政,皇帝没批准他回乡,仍让他在长安。

??杜淹因病去相,安心在家休养。

??长孙无忌去相,晋阶开府仪同三司,不再参预朝政。

??驸马杨师道升吏部尚书。

??原交州都督李大亮改授太府卿,

??刘师立则恢复其襄武郡开国公爵和千户真封,并起复为检校岷州都督。

??刘政会恢复官爵,改封渝国公,赐真封三百户,授洪州都督。

??任城王李道宗改封江夏王,授晋州刺史。

??怀玉静静听着。

??确实变动很大。

??裴寂、萧瑀、杜淹、长孙无忌,一下子罢四相。

??而秦琼、温彦博、王珪三人拜相。

??房玄龄改封左仆射,杜如晦改封右仆射,王珪检校侍中,魏征以尚书左丞守秘书监参预朝政。

??朝中七位宰相。

??民部尚书裴矩专任太子少詹事,由大理寺卿戴胄接任民部尚书。

??杨师道升吏部尚书,这两人并没加参预朝政衔。

??武怀玉自己是雍州治中兼刑部侍郎,免去了夏州都督之职,他现在这官职,实际就是雍州司马,换成以后就是京兆少尹。

??当然现在雍州牧由李元景换成李元昌,但这位皇七弟才九岁,只是遥领而已,而雍州别驾也空缺着,所以怀玉现在实际成了首都市长。

??张亮是光禄卿,也还是六扇门老大,怀玉则是老二。

??李世民这次调整有个很大特点,就是现在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