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靖难攻略 > 第149章 战火再起

第149章 战火再起

“驾!”

洪武二十九年正月末,在南方已经开始享受春和日丽之时,漠东的草原上却不同寻常,暴雪纷飞。

漫天风雪在草原上肆虐飞扬,使得许多经不住刺骨寒风的军民躲在屋里,坐在火炉旁取暖。

在这样恶劣的季节和天气里,十余名塘骑裹着布面甲与棉甲,冒着暴雪在大明王朝北疆的辽河以北巡逻。

尽管他们的脸上到处是冻疮,却依旧咬着牙在这冰天雪地中巡逻,没有偷奸耍滑。

“头,我感觉这几天暖和多了,估计再过几天这雪就停下了!”

风雪中,一名裹得只露出眼睛的塘骑对前方的小旗官哟呵,在他呦呵之余,那名小旗官也没有分神,而是目光如炬的探查着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

“头,您别光顾着看,咱们都看了一年多了,这北虏也没敢来南边啊……”

那话痨的塘骑絮叨个不停,身旁人却已经习惯了,没人与他说话。

越过积雪的丘陵,不多时他们出现在了一处空旷的草原上。

“东边!”

似乎是看到了什么,一名塘骑喊叫着,策马往东边冲去。

其余反应过来的明军纷纷策马追去,不多时就追上了那名塘骑。

那塘骑翻身下马,从雪地里抓出一个残缺的木质车轮。

当那车轮出现的时候,所有塘骑不假思索的调转马头对外,生怕遭遇埋伏。

小旗官翻身下马将那残缺地只剩三分之一的车轮接过,眉头紧皱:“这是车辐,看摸样是不久前才断裂在此的,北边的兀良哈应该是派哨骑南下了。

“这事情,得赶紧禀告王百户!”

不敢耽搁,小旗官翻身上马,当即带着一旗塘骑策马南下。

几个时辰后,他们带着车辐返回了百户所的军堡,而见到车辐的百户官也当即派人将消息送往南边。

车辐与消息被明军一层层的传递,至两日后的正午,车辐与消息被成功送抵大宁城。

“殿下,卜都指挥使求……”

“殿下,卜万冒犯了!”

大宁城宁王府存心殿内,当一名属官慌张跑入殿中对主位所坐之人作揖,不等他说完,殿外就传来了一道大嗓门。

只是几个呼吸,一个身穿长膝窄袖内实红胖袄的武官就从殿外走了进来,他的脸上有些横肉,胡须十分茂盛,年纪五旬上下。

如此一个一眼便能看出是武将的人,便是时任大宁都指挥使的卜万,而他前来寻找的人,便是当下的宁王朱权。

面对卜万的失礼,坐在上首位看书的朱权没有动怒,而是缓缓起身从位置上走下。

朱权生得一张清秀脸,身材虽然没有朱棣、朱高煦这两父子夸张,但好歹也有五尺五,放在寻常人中也算得上高大。

他自幼聪明好学,加上善骑射,性子冷静,因此被朱元璋派到了大宁就藩,负责抵御兀良哈三部。

“发生何事了?”

朱权性子冷静,他清楚卜万平日里不是鲁莽的人,因此沉着脸色询问。

没有让他失望,卜万也作揖道:“全宁卫北边的塘骑发现了车辐,而且是坏了没多久,恐怕是兀良哈的那些贼人在前段日子南下来刺探军情所遗落的。”

卜万说话间,两个气喘吁吁的兵卒也抱着一个损坏严重的车辐走进了存心殿中。

朱权见状瞳孔紧缩,上前仔细观察了车辐断裂的痕迹。

在得出与卜万同样的判断后,他立马看向卜万,脸色凝重:“这事情必须立马告诉四哥和陛下,我现在就去写信,你好好备边,需要的时候,我可以调三护卫归你调遣。”

“谢殿下开明!”听到朱权的话,卜万咧嘴一笑,满意的抬手作揖。

二人寒暄几句,便各自离散。

朱权返回位置手书两份一份送往了北平的燕王府,一份送往了南京。

这两封信最先送抵的自然是距离近的北平府,不过信件送达时,朱棣正在开平卫备边,因此接到这封信的是徐氏。

燕府没有权力调北平兵马前往大宁,因此徐氏一边通知朱棣返回北平,一边手书两份,分别往大宁和南京送去。

二月初六,历经数日奔波,来自燕府与宁府的两封信先后送抵武英殿。

【近者骑兵巡塞见有脱辐遗于道上,疑胡兵往来恐有寇边之患】

【近十七弟手书,言全宁边塞有脱辐遗于道上,疑胡兵恐有寇边之患】

两份手书,内容相差不大,这让得到信件的朱元璋不由抚了抚白须。

他的动作,牵动着武英殿内所有人的人心,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济熺、朱高炽,他们三人都在从朱元璋的举动中学习。

没有沉默太久,朱元璋拿着这两封信,对送信而来的都督府武官说道:

“胡人多奸,常示弱于人,引我大军深入,此季节不当大军南下,因此必为设伏引诱之举。”

“告诉宁王,暂时不要理会他们。”

“另外让燕王和辽王各选北平、辽东精卒壮马驰援大宁,抵达大宁后与宁王会师,燕王节制辽东、大宁、北平三都司兵马,在全宁卫集结兵马,沿辽河南北巡边。”

“若是遭遇胡兵,不用自我束缚,让燕王率兵掩击。”

“其次,令渤海王复筑肇州城,再迁移民户一千前往肇州城戍边,以监视兀良哈诸部动向。”

“另外,敕令老五,令世子有炖率河南都司精锐骁骑往北平塞口而去,代替燕王巡逻北平边塞。”

“晋王那边,让他带兵前往东胜筑城,这次的事情他就不用参与了……”

朱元璋的一席话,让朱允炆心里一紧。

让朱棣节制三都司兵马,这样的事情未免太大了,毕竟三都司兵马相加几近三十万。

显然,自家爷爷准备让自己的那个四叔为北方备边。

相比较下,周世子朱有燉和渤海王朱高煦的事情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爷爷,高煦那边兵马不足,让他筑城会不会……”

朱允炆还在作想,朱高炽却担心的起身作揖。

只是不等他话说完,朱元璋便摆摆手:“听闻他手下有军马一千余匹,女真扈从两千人。”

“算上之前调去吉林的一千军户,以及这次调过去的一千军户,他手里也起码有五千人了,你不用担心他。”

朱元璋说出了他所掌握的最新情报,其中甚至连朱高煦手中有一千军马和两千女真扈从的消息都被老朱所熟知,若是朱高煦听到老朱的这话,恐怕已经汗流浃背了。

“五千?”朱允炆瞳孔一缩,显然他没能料到朱高煦就藩一年就能拉起五千人的队伍。

“嗯,五千……”朱元璋似乎是有意在告诉朱允炆,不过在告诉之后,他又笑道:

“这渤海郡王府毕竟领一护卫,虽说我大明一卫从数千人到上万人不等,但这渤海的吉林卫却实力增长最快。”

“这样吧,令宗人府和都督府规制渤海郡王护卫,止步余六千户所,不得再增多。”

六千户所,也就是六千人,尽管在规制上,朱高煦还能发展一千人,但谁都能看出,老朱是在限制朱高煦的实力。

显然,朱高煦的兵力增长有些过快了,就连他都不得不在依仗他稳定关外的同时加以限制。

见老朱这么说,朱允炆虽然还有些琢磨不准,但他并没有继续与自家爷爷深究下去。

“也只是六千人罢了……”朱允炆呢喃着,将心思放到了手头的政务上。

对于他来说,朱棣即便节制三都司,却也只是暂时的,只要确定了兀良哈没有南下的打算,亦或者驱赶了兀良哈南下的部落,那该收回的兵权一样要收回。

轻重缓急,他还是分得清的。

不久,关于兀良哈哨骑出现在全宁卫北边的事情也在老朱宣布后开始传开,与之传开的还有朱棣节制三都司的事情。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朱高煦的吉林卫并不在朱棣节制的范围内。

因此,在消息传回北平,风尘仆仆的朱棣也不由在得到消息的时候愣了愣。

“俺不能节制俺家老二?”

一身罩袍的朱棣看着眼前为他分析局势的姚广孝,脸上的肤色比起去年却是黑了更多,显然在开平卫吃了不少苦。

“圣旨上,确实没有您可以节制殿下的消息。”

姚广孝将手中的圣旨双手呈出,错过了传旨太监的朱棣见状抢来圣旨,一目十行的将其看完。

他抓着字眼,指着辽东都司道:“老和尚,你看看这,俺可以节制辽东都司,怎么节制不了老二?”

“殿下……”听到朱棣的话,存心殿内站在他身后的张玉忍不住道:

“去年我们去开平的时候,陛下就下过旨意,渤海王府与亲王府无异,吉林卫则是渤海王府的护卫。”

“您能节制辽东都司,可渤海王府不归辽东都司管啊……”

张玉感叹朱棣贵人多忘事,朱棣却抓了抓自己的大胡子。

就在张玉和姚广孝以为朱棣要说什么的时候,却不想他一脸懊恼:“坏了,这小子和俺平起平坐了……”

“额……”朱棣的话让二人无言以对,从王府权力来说,渤海郡王府除了护卫少些,俸禄少些以外,其它方面似乎确实与亲王府没什么区别。

按道理来说,郡王府理当受到本宗亲王府节制,可皇帝不仅不让燕王府节制渤海郡王府,还不让辽东都司节制。

这么一来,朱高煦名义是郡王,实际和亲王没区别。

何况按照朱高炽寄来的信中所写,渤海郡王府的护卫已经有三千多护卫了,加上明年开春迁移过去的两千军户,那就是五千多护卫。

这护卫数量,比一些不受宠的亲王还多。

“算了……”朱棣也懒得追究,毕竟儿子大了总归要分家的,他抓了抓自己的大胡子:

“等开春让人送信过去给他,就说好好去肇州城盯着兀良哈的胡兵,要是见了胡兵就给他爹送消息,他爹打胡兵比他厉害,千万别出击,就算出击也得等他爹带兵快到了才能出兵……”

朱棣侃侃而谈,张玉却越听越不对劲,不由说道:“殿下,您这与下令有何异?”

“嗯?”朱棣也反应过来了,他这话确实有些像在下令,但是他又不好意思收回刚才的心里话,所以咳嗽道:

“俺就算节制不了他,但毕竟是他爹,哪有儿子不听爹的理?”

“像俺,俺就听俺爹的话,他也得听!”

朱棣一副他说他有理的摸样,不等姚广孝反驳他,他就拿着圣旨往后宫快走而去。

“俺去拿圣旨给徐妹子看……”

“王妃已经看过了……”望着已经走远的朱棣,张玉摇头叹气。

也就在他叹气的时候,近两千里外的吉林城里,朱高煦却在一个身穿白衣的男人带领下走进了吉林城角落的一处院子。

只是刚刚跨入院子,一股浓浓的血腥味便扑面而来。

与朱高煦一起来的亦失哈和林粟、张纯三人皱了皱眉,好奇之余也与朱高煦走进了这院子的主屋。

只是当他们走进主屋,他们便见到了令人心惊的一幕。

只见那主屋中此刻摆放着两具被解刨的尸体,而尸体一旁还摆放着骨架。

在屋内,一张立起来的人体绘画夺人眼球,上面描绘着人体各种器官,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以说是妥妥的禁书。

“殿下,这两具尸体……”

亦失哈压下了想要作呕的心思,强忍不适询问。

虽说他也上过战场,但战场上看到尸体和生活中看到尸体却是两种感觉。

“东边劫掠驿站被射死的野人。”

朱高煦解释了尸体的来源,便对带他们进来的那名白衣老者和他身边的三名青年询问道:

“解剖的如何?有什么进展吗?”

“回殿下……”老者作揖回答:“按照前宋的医家典籍和您所提供的手札,我等均确定无误,将血管、骨骼、脏器等人体结构都弄了个明白。”

“那就好。”朱高煦颔首,然后走到尸体面前,看着已经开始有些发臭的尸体,他皱了皱眉道:

“弄明白后,最好一层层的绘图,日后教导军医时用得到。”

“除此之外……”朱高煦讲解着自己所知道的部分医疗知识,而他说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医家外科重新站起来。

说起中医,大部分人都只会想到号脉、开中药、针灸,似乎外科与中医无关。

然而在宋代和明代,精通中医的大夫不仅会做手术,而且做得很好,从技术和技巧都碾压世界各国。

从剖腹产手术到急性肠吻合手术,再到开放性粉碎性骨折、鼻息肉摘除手书和针对眼睛的晶状体针拨术……

中医的外科手术始终在进步,到了宋代甚至可以对开放性的内脏进行手术。

这些外科的进步让世人受益,而外科之所以进步神速,首要在于随军军医在战场上观摩人体的经验。

到了北宋时期,解刨学开始大行其道,为此北宋时期的中医外科达到了一个小巅峰,许多外科手术都通过解刨学有了相应的进步。

只可惜伴随着程朱理学大行其道,解刨学这种损伤身体发肤的事情开始被抵制。

从北宋到明初,中医在解剖和外科手术上基本没有进步,直到晚明风气开放才重新得到研究,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便是古代外科手术的集大成书籍。

这次北征西阳哈,朱高煦就发现了军中军医在很多技术上的落后,正因如此他才会特意开辟了这样的一个院子,准备将这里打造成日后大明的外科学院。

朱高煦没有陈实功,但他可以提供一些基础医学的知识和思路,进而帮助吉林城的军医提高医术。

解剖尸体,就是朱高煦让军医们学习的第一课。

如今看来,军医们学得很不错,远远超过了朱高煦的预期。

看着那两具已经发臭的尸体,朱高煦也对那四名军医道:“日后你们跟随军队前往前线征战,随时解刨尸体记录,对一些必死的战俘,也可以用他们来实验手术,救活是最好的,救不活也不要有负担。”

“是……”四名军医颔首应下,但声音低沉,显然即便他们是军医,但程朱理学那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精神却还阻碍着他们。

对此,朱高煦也开导道:“你们若是能通过一场场手术来获得经验,那日后我大明的兵卒再征战时就不会有后顾之忧,因为他们知道,你们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你们四人好好学习,而后传授经验给军中的三十多名军医,再由这些军医传授给日后的新军医,如此一代代人的传承,总有一天许多无法完成的手术都会被一代代人给完善,直到最后无法阻碍你们救人。”

“是,请殿下放心!”听着朱高煦的开导,四人兴趣也被提起。

见状,朱高煦简单看了看这外科学院的设施与军医们的手术用具,适当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如此待了半个时辰,直到朱高煦也找不到问题,他才带着亦失哈他们离开了外科学院。

走出外科学院,门外是一片积雪的土地和土路,四周十分空旷。

对此,朱高煦也指着前方空旷的土地说道:“这些土地,来年都得利用起来。”

“所有老旧的房屋都得推倒重建,布置好火墙和火道,按照我之前说的,将开荒时期的木头囤积到了冬天,然后把所有房屋的火道联通,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建设锅炉房。”

“到了冬季,锅炉房就可以通过烧火添水的方式来为全城的房屋供暖,不至于分散开来,浪费许多人力和物力。”

集中供暖,这是朱高煦为了试验田和过冬而准备的未来基建。

没有出乎朱高煦的意外,他们从江南带来的水稻,几乎都在十月初就青黄不接,只能强行收割。

正因如此,收割过后的稻田产量十分感人,不仅米硬且小,而且还有些霉变的迹象,亩产也只有寥寥的八十斤,还不如因为兴修水利而亩产达到九十来斤的粟米、蜀黍和小麦等作物。

不过幸运的是,城内的两亩试验田由于朱高煦下令盖上火道,烧火埋粪,因此成功的从十月初熬到了十月末。

尽管只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但两亩试验田的产量却达到了一百零九斤。

这样的亩产,还是因为朱高煦种晚了些,十月末的吉林寒冷远超他预计,因此不得不抢先收割。

如果按照“先育苗后插秧”的办法,从三月开始育苗,四月插秧播种,那起码能让亩产两到三石的江南水稻在这吉林之地达到每亩一石的亩产。

“育苗田营造的如何了?”想到自己的办法,朱高煦转头询问起了亦失哈。

刚从外科学院走出的亦失哈脸色有些苍白,但为了回答朱高煦的问题,他还是强撑着说道:“按照您的安排,现在城中修建了五十亩育苗田。”

“嗯……”听到亦失哈的话,朱高煦满意的点头。

五十亩育苗田,这数量虽然听上去有些少,但却足够满足最少两千亩稻田所需。

尽管这样育苗的手段有些奢侈,但在当下的关外,只要今年“先育苗后插秧”的实验能够成功,那朱高煦只需要营造五千亩育苗田,就能满足吉林城未来二十万亩稻田所需。

二十万亩稻田,只要能达到亩产一石的平均水平,那吉林城就足够养活三万多人。

把关外的农业搞起来,这就是朱高煦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想到这里,他让亦失哈带路,往育苗田的地方走去。

只是一刻钟,他就看到了成片的育苗田。

它们四周铺设了火道和火墙,横七竖八,覆盖很广。

“这些火道,若是全部要供热,你算过每日需要多少木柴或煤块吗?”

朱高煦询问起了成本问题,亦失哈也驾轻熟路的指着火道和火墙回答:

“按照之前那两亩育苗田的成本来看,其实只要给全城通上火道,连接上这里的火道,那每家每户烧柴做饭都可以惠及育苗田。”

“在火道没有联通前,像这五十亩的开销,差不多是每日八千斤木柴,五千斤煤块……”

亦失哈所说的成本十分高昂,即便这五十亩育苗田可以育出两千亩稻田,但两千亩稻田所产出的粮食也就价值六百余贯,而煤块价格若是按照关内和辽东的来计算,提前育苗一个月,最少需要十五万斤煤块,起码二百贯。

也就是吉林城当下这种吃大锅饭的模式才能运行,换做普通百姓,那肯定是坚持不下去的。

“先弄着,等明年城内的火道都通了,到时候再试试看。”

朱高煦没办法中断,因为他清楚靖难之役一旦爆发,自己就断了外来粮食。

因此不管“先育苗后插秧”的代价如何高,他都得支付,最少在靖难爆发到结束的这期间,他都必须承担。

想到靖难,朱高煦也看向了灰蒙蒙的远方:

“今年,兀良哈应该就要寇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