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后,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 > 第40章

第40章

朱由校对张维贤的话也不意外,他也明白如今大明勋贵们的德行。

"国公莫自责,朕毕竟年幼,不知兵事,想听听国公的意见。"

听得朱由校没有让自己领兵的意思,张维贤这才轻轻的吐了口气,开始思索起来。

"陛下,我大明能征善战者无数,但若论战绩,无人能胜戚家军。"

突然一个名字从英国公张维贤的口中说了出来,让朱由校眼前一亮。

戚家军的名字,在后世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戚家军因为主帅戚继光而成名,盛名的背后是号称百战百胜的傲人战绩。

但是很快朱由校便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戚少保的威名,朕自是知道的,戚家军更是一等一的强军,只是这么多年了,戚家军恐怕早就不复存在了。"

戚继光的名字,朱由校客可是太熟悉了,民族英雄,抗倭将领。但是很可惜,在万历初年就已经去世了,他的军队随后也逐步被收编,戚家军也逐步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但是张维贤听得了朱由校的抱怨后,先是一愣。

"陛下此言何意,戚家军虽已不成编制,但军队尚存浙江,由戚少保族侄领兵。"

朱由校一听,顿时一惊。连忙站起了身。

"国公所言当真?戚家军尚存?"

朱由校的反应倒是把张维贤给吓了一跳。

"陛下,戚少保虽去,但仍有子侄在世,微臣之言自然为真啊。"张维贤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朱由校的反应为何如此之大。

听了张维贤的解释后,朱由校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的确是有些想当然了。戚继光虽然是逝世了,但是人家肯定也有子嗣后代啊。

"来人,即刻传旨浙江,命戚家军戚金进京。"朱由校迫不及待的吩咐道。不怪朱由校如此兴奋,实在是戚家军的名头太大了,百战百胜,这是个什么概念。尤其是戚继光自创的鸳鸯阵更是名噪天下。

见自己的提议被朱由校立刻采纳,张维贤也是颇为激动,这代表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啊。

"陛下,若论治军严谨,老臣仍想向陛下举荐一人。"

"国公尽可说来。"朱由校转而又把目光投向了张维贤,希望他能带给自己新的惊喜。

"臣举荐遵义副总兵陈策,陈策老成持重,熟知兵事,曾援朝抗倭,曾镇压四川杨应龙起义。"

张维贤说出了一个朱由校没听过的名字。这也怪不得他,实在是明朝将领无数,任谁也做不到人尽皆知。

不过能够从张维贤的口中提出,想必陈策此人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更何况招来京城,自己一看便知。

"去,传旨四川,召遵义副总兵,陈策进京。"朱由校又下了一道旨意。

见朱由校又一次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张维贤喜不胜收,这种信任是他从未有过的。

"陛下,臣等三十余位在京勋贵,均已准备好白银五万两。随时可充入陛下内怒。"张维贤趁着朱由校高兴,连忙又说出了这事。

果不其然,朱由校听闻之后,脸上的笑容更胜。光这一项,便可得白银一百五十余万辆,在加上王安去接收的福王的一百万辆,今日内怒便可进账白银二百余万。

"好,英国公你做得好。从明日起,便通报京城保护费一事,些许青皮,想必各位勋贵的府上的家丁就可以搞定。有冥顽不灵之人,朕让锦衣卫拿他。还是老国公你来盯着这事,让惠安伯张庆臻为辅。"

朱由校对张维贤的话也不意外,他也明白如今大明勋贵们的德行。

"国公莫自责,朕毕竟年幼,不知兵事,想听听国公的意见。"

听得朱由校没有让自己领兵的意思,张维贤这才轻轻的吐了口气,开始思索起来。

"陛下,我大明能征善战者无数,但若论战绩,无人能胜戚家军。"

突然一个名字从英国公张维贤的口中说了出来,让朱由校眼前一亮。

戚家军的名字,在后世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戚家军因为主帅戚继光而成名,盛名的背后是号称百战百胜的傲人战绩。

但是很快朱由校便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戚少保的威名,朕自是知道的,戚家军更是一等一的强军,只是这么多年了,戚家军恐怕早就不复存在了。"

戚继光的名字,朱由校客可是太熟悉了,民族英雄,抗倭将领。但是很可惜,在万历初年就已经去世了,他的军队随后也逐步被收编,戚家军也逐步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但是张维贤听得了朱由校的抱怨后,先是一愣。

"陛下此言何意,戚家军虽已不成编制,但军队尚存浙江,由戚少保族侄领兵。"

朱由校一听,顿时一惊。连忙站起了身。

"国公所言当真?戚家军尚存?"

朱由校的反应倒是把张维贤给吓了一跳。

"陛下,戚少保虽去,但仍有子侄在世,微臣之言自然为真啊。"张维贤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朱由校的反应为何如此之大。

听了张维贤的解释后,朱由校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的确是有些想当然了。戚继光虽然是逝世了,但是人家肯定也有子嗣后代啊。

"来人,即刻传旨浙江,命戚家军戚金进京。"朱由校迫不及待的吩咐道。不怪朱由校如此兴奋,实在是戚家军的名头太大了,百战百胜,这是个什么概念。尤其是戚继光自创的鸳鸯阵更是名噪天下。

见自己的提议被朱由校立刻采纳,张维贤也是颇为激动,这代表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啊。

"陛下,若论治军严谨,老臣仍想向陛下举荐一人。"

"国公尽可说来。"朱由校转而又把目光投向了张维贤,希望他能带给自己新的惊喜。

"臣举荐遵义副总兵陈策,陈策老成持重,熟知兵事,曾援朝抗倭,曾镇压四川杨应龙起义。"

张维贤说出了一个朱由校没听过的名字。这也怪不得他,实在是明朝将领无数,任谁也做不到人尽皆知。

不过能够从张维贤的口中提出,想必陈策此人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更何况招来京城,自己一看便知。

"去,传旨四川,召遵义副总兵,陈策进京。"朱由校又下了一道旨意。

见朱由校又一次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张维贤喜不胜收,这种信任是他从未有过的。

"陛下,臣等三十余位在京勋贵,均已准备好白银五万两。随时可充入陛下内怒。"张维贤趁着朱由校高兴,连忙又说出了这事。

果不其然,朱由校听闻之后,脸上的笑容更胜。光这一项,便可得白银一百五十余万辆,在加上王安去接收的福王的一百万辆,今日内怒便可进账白银二百余万。

"好,英国公你做得好。从明日起,便通报京城保护费一事,些许青皮,想必各位勋贵的府上的家丁就可以搞定。有冥顽不灵之人,朕让锦衣卫拿他。还是老国公你来盯着这事,让惠安伯张庆臻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