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邕始终默默地听着。
其实元武帝说得很隐晦,一段长篇大论,总结出来只有一句话:放下恩怨,从今往后全心全意地为这个国家奉献。
尽管元武帝与他推心置腹,陆明邕也没有吐露真相,因为再好的君臣之间,都应该保持该有的距离。
而那距离,就包括不带恶意的戒心。
最后,陆明邕也只是道:“陛下的话,微臣明白了。”
元武帝深深地看了陆明邕一眼,便不再继续适才的话题。
他饶有兴致地问:“你与珍璃还好吗?你丫头从小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如今却要成为母亲了。”
少年天子,从来不是蠢货。
缺少的只是磨炼。
他最擅长的事,便是洞察人心,从而轻而易举地让人对他产生信任。
陆明邕唇角不自觉地挑起:“是像个孩子,没心没肺的,整天就是撅着个嘴巴,撒娇要这要那,臣拿她没有任何办法。”
元武帝也露出了微笑:“在全心全意爱自己的人面前,每个人都会幸福得像个孩子,珍璃是幸运的。”
陆明邕笑道:“臣亦是如此。”
元武帝伸手搭在陆明邕的肩上,手掌轻轻拍了拍,又收了回来。
眼看承明殿就在眼前,元武帝深吸一口气,回眸道:“时辰不早了,早些回去,吩咐他们,如果慎王入宫求见,不用拦着。”
陆明邕行礼退下。
宫中,满目皆白。
一片缟素。
因为太后生前“礼佛”,所以太后的葬礼,一切从简,只待停灵日子满后,便将梓棺送至皇陵下葬即可。
但由于是一国太后的薨逝,气氛还是有些压抑。
陆明邕刚走到宫门口,便见长孙翊匆匆向这边走来。
他拱手行了个礼,然而长孙翊却没有搭理他,而是继续向宫里走去。
陆明邕忍不住呢喃:“陛下这狐狸,又算计了慎王。”
说完,他看了宫门一眼,便上了归家的马车。
承明殿。
长孙翊走进来之时,元武帝早已换了衣裳,端坐在龙椅上。
他一袭黑红龙袍,神色严肃。
那一身肃杀冷凝的气质,和玄与红的颜色相得益彰,帝王之气扑面而来,不怒自威。
长孙翊不由自主的跪下行礼:“臣,参见陛下。”
元武帝没有说话,静静地等待长孙翊说明来意。
在如此端凝的表情下,长孙翊也渐渐地变得严肃。
他征询的眼神看向元武帝:“陛下今日找臣何事?”
元武帝淡声道:“于公,大秦需要慎王;于私,朕需要大哥。”
长孙翊诧异地看向元武帝:“需要……臣?”
随即他又自嘲地笑了笑:“臣能做什么呢?”
元武帝直接道出目的:“西戎王室凋零,政权被另一伙人握在手中,新任的首领骁勇嗜战,早晚会举兵反了大秦。”
“而朝中没有合适的武将人选,朕欲封你为镇西大将军,远赴西戎平叛。”
长孙翊更为诧异:“陛下,西戎归顺大秦百年之久,虽为属国但从未真正地融入大秦,我军主力正集中在归雁城。”
“一旦西戎联合更西边的诸国举兵来犯,势必会发生一场苦战,如此重要的事,你竟交给我一介罪臣?”
元武帝掷地有声地道:“正因为重要,所以才要交给朕信任的人!”
“信任?”长孙翊咀嚼着这两个字,有些恍惚。
元武帝道:“你我骨肉至亲之情,朕不信任你,那么要去信任谁?不管我们兄弟之间有何过节,那总归都是我们家里的事。”
“当外人欺上门时,兄弟同心才能其利断金。大哥,宫变那日我们兄弟尚且能放下成见并肩作战,如今你可还愿意,与朕同心协力?”
陆明邕始终默默地听着。
其实元武帝说得很隐晦,一段长篇大论,总结出来只有一句话:放下恩怨,从今往后全心全意地为这个国家奉献。
尽管元武帝与他推心置腹,陆明邕也没有吐露真相,因为再好的君臣之间,都应该保持该有的距离。
而那距离,就包括不带恶意的戒心。
最后,陆明邕也只是道:“陛下的话,微臣明白了。”
元武帝深深地看了陆明邕一眼,便不再继续适才的话题。
他饶有兴致地问:“你与珍璃还好吗?你丫头从小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如今却要成为母亲了。”
少年天子,从来不是蠢货。
缺少的只是磨炼。
他最擅长的事,便是洞察人心,从而轻而易举地让人对他产生信任。
陆明邕唇角不自觉地挑起:“是像个孩子,没心没肺的,整天就是撅着个嘴巴,撒娇要这要那,臣拿她没有任何办法。”
元武帝也露出了微笑:“在全心全意爱自己的人面前,每个人都会幸福得像个孩子,珍璃是幸运的。”
陆明邕笑道:“臣亦是如此。”
元武帝伸手搭在陆明邕的肩上,手掌轻轻拍了拍,又收了回来。
眼看承明殿就在眼前,元武帝深吸一口气,回眸道:“时辰不早了,早些回去,吩咐他们,如果慎王入宫求见,不用拦着。”
陆明邕行礼退下。
宫中,满目皆白。
一片缟素。
因为太后生前“礼佛”,所以太后的葬礼,一切从简,只待停灵日子满后,便将梓棺送至皇陵下葬即可。
但由于是一国太后的薨逝,气氛还是有些压抑。
陆明邕刚走到宫门口,便见长孙翊匆匆向这边走来。
他拱手行了个礼,然而长孙翊却没有搭理他,而是继续向宫里走去。
陆明邕忍不住呢喃:“陛下这狐狸,又算计了慎王。”
说完,他看了宫门一眼,便上了归家的马车。
承明殿。
长孙翊走进来之时,元武帝早已换了衣裳,端坐在龙椅上。
他一袭黑红龙袍,神色严肃。
那一身肃杀冷凝的气质,和玄与红的颜色相得益彰,帝王之气扑面而来,不怒自威。
长孙翊不由自主的跪下行礼:“臣,参见陛下。”
元武帝没有说话,静静地等待长孙翊说明来意。
在如此端凝的表情下,长孙翊也渐渐地变得严肃。
他征询的眼神看向元武帝:“陛下今日找臣何事?”
元武帝淡声道:“于公,大秦需要慎王;于私,朕需要大哥。”
长孙翊诧异地看向元武帝:“需要……臣?”
随即他又自嘲地笑了笑:“臣能做什么呢?”
元武帝直接道出目的:“西戎王室凋零,政权被另一伙人握在手中,新任的首领骁勇嗜战,早晚会举兵反了大秦。”
“而朝中没有合适的武将人选,朕欲封你为镇西大将军,远赴西戎平叛。”
长孙翊更为诧异:“陛下,西戎归顺大秦百年之久,虽为属国但从未真正地融入大秦,我军主力正集中在归雁城。”
“一旦西戎联合更西边的诸国举兵来犯,势必会发生一场苦战,如此重要的事,你竟交给我一介罪臣?”
元武帝掷地有声地道:“正因为重要,所以才要交给朕信任的人!”
“信任?”长孙翊咀嚼着这两个字,有些恍惚。
元武帝道:“你我骨肉至亲之情,朕不信任你,那么要去信任谁?不管我们兄弟之间有何过节,那总归都是我们家里的事。”
“当外人欺上门时,兄弟同心才能其利断金。大哥,宫变那日我们兄弟尚且能放下成见并肩作战,如今你可还愿意,与朕同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