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驸马爷,坑爹钉子户 > 第295章

第295章

“你小子,这都是立功好差事,你小子不感激我,反而抱怨起我来了。”

毛骧摇摇头道,“行了,别愣着了,进洞商量商量长枪怎么改良吧。”

“明天吧,我得赶紧下山,家里事还多着呢。”李余摆手。

“那你刚才还对陛下说要和我商量长枪改良的事。”

“敷衍的!不行啊?”

毛骧:“……”

你特么的是不是压根就不知道欺君之罪是咋回事啊!

李余和皇帝前后脚下山了。

甚至他走到山脚的时候,皇帝马车还没走,皇帝和冯胜还站在山脚下说话呢。

一直在一块大石头后藏了半天,李余才腰酸背痛的站了起来,看着离开的马车,心中骂骂咧咧,他肯定皇帝是故意!

李余打马饶了一个小道,避开皇帝的马车,提前进了城。

回到家,刚喝口水,还没来得及休息,管家老黄就来了。

“少爷,有人来了,说是庄子的事。”

“庄子的事你让他等我爹回来,我不管这事。”李余摆手道。

“不是家里的,是你自己的庄子。”老黄道。

“我的庄子,我哪来的庄子?”李余皱眉道。

“是您定远的庄子,说是上次陛下封您做县男,还有二百亩的田庄给您。”老黄道。

“还有田庄?”李余诧异道,“圣旨上没说啊?不是说就封了一个县男,食邑三百户吗?怎么还有田庄?”

“这老奴就不知道了。”老黄道。

“人在哪?带过来,我问问。”李余道。

若是给了二百亩的田庄,这奖赏还有点用处,皇帝还不算太抠。

二百亩田庄就相当于自己的地盘,自己想怎么折腾就随自己折腾,可操作性可就太强了。

比县男的虚名实在!

不一会,老黄就带着一个肤色黝黑,身体消瘦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

李余看着他的样子,就知道这人是常年日晒雨淋干庄家活的。

“小人周大刚,拜见东家。”

周大刚看到李余,立即跪在了地上。

“站起来回话,老黄给他倒杯茶。”李余道。

“是,少爷!”

“不,东家,小人不渴。”周大刚受宠若惊,连连摆手。

他可是知道这次的主家是什么人的,这里可是国公府,府门比定远县的衙门口都气派,自己走进来都直打哆嗦,哪里敢喝东家的水。

李余看着周大刚干裂的嘴唇,笑了笑,走上前将他扶起来道。

“你这嘴唇都干裂了,嗓子恐怕都渴冒烟了,不喝水一会怎么回话?”

“这庄子本来是刑部尚书詹徽的产业,后来听说他犯了事,家产被收了,庄子就重新划归回了县里,近些天才听说被陛下封给了东家。”

“本来我们这些奴籍的人,也是私人财产,就想着问问县里,我们咋处置,是杀是剐,总得问问,不然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

“昨日,小人几人就去县里找主簿,主簿说上头下令说,陛下说咱大明百姓过的本来就苦,我们这些奴籍的人,更不容易,脏官贪财的时候也没给我们几块肉,他犯了错,和我们无关。”

听着周大刚的话,李余点点头,心道这倒是很符合朱元璋的做事风格。

他从乞丐一路走来,最清楚底层百姓的困苦。

杀官朱元璋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但是杀无辜之民,朱元璋却断然不会做的。

在这点上朱元璋和历来的皇帝都是不同的,历来皇帝都是将自己摆在士大夫地主士族这层利益线上的,可是朱元璋一直对摆在老百姓、农民的位置上。

而且还时常告诫子女,不能忘本,要勤俭。

“你小子,这都是立功好差事,你小子不感激我,反而抱怨起我来了。”

毛骧摇摇头道,“行了,别愣着了,进洞商量商量长枪怎么改良吧。”

“明天吧,我得赶紧下山,家里事还多着呢。”李余摆手。

“那你刚才还对陛下说要和我商量长枪改良的事。”

“敷衍的!不行啊?”

毛骧:“……”

你特么的是不是压根就不知道欺君之罪是咋回事啊!

李余和皇帝前后脚下山了。

甚至他走到山脚的时候,皇帝马车还没走,皇帝和冯胜还站在山脚下说话呢。

一直在一块大石头后藏了半天,李余才腰酸背痛的站了起来,看着离开的马车,心中骂骂咧咧,他肯定皇帝是故意!

李余打马饶了一个小道,避开皇帝的马车,提前进了城。

回到家,刚喝口水,还没来得及休息,管家老黄就来了。

“少爷,有人来了,说是庄子的事。”

“庄子的事你让他等我爹回来,我不管这事。”李余摆手道。

“不是家里的,是你自己的庄子。”老黄道。

“我的庄子,我哪来的庄子?”李余皱眉道。

“是您定远的庄子,说是上次陛下封您做县男,还有二百亩的田庄给您。”老黄道。

“还有田庄?”李余诧异道,“圣旨上没说啊?不是说就封了一个县男,食邑三百户吗?怎么还有田庄?”

“这老奴就不知道了。”老黄道。

“人在哪?带过来,我问问。”李余道。

若是给了二百亩的田庄,这奖赏还有点用处,皇帝还不算太抠。

二百亩田庄就相当于自己的地盘,自己想怎么折腾就随自己折腾,可操作性可就太强了。

比县男的虚名实在!

不一会,老黄就带着一个肤色黝黑,身体消瘦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

李余看着他的样子,就知道这人是常年日晒雨淋干庄家活的。

“小人周大刚,拜见东家。”

周大刚看到李余,立即跪在了地上。

“站起来回话,老黄给他倒杯茶。”李余道。

“是,少爷!”

“不,东家,小人不渴。”周大刚受宠若惊,连连摆手。

他可是知道这次的主家是什么人的,这里可是国公府,府门比定远县的衙门口都气派,自己走进来都直打哆嗦,哪里敢喝东家的水。

李余看着周大刚干裂的嘴唇,笑了笑,走上前将他扶起来道。

“你这嘴唇都干裂了,嗓子恐怕都渴冒烟了,不喝水一会怎么回话?”

“这庄子本来是刑部尚书詹徽的产业,后来听说他犯了事,家产被收了,庄子就重新划归回了县里,近些天才听说被陛下封给了东家。”

“本来我们这些奴籍的人,也是私人财产,就想着问问县里,我们咋处置,是杀是剐,总得问问,不然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

“昨日,小人几人就去县里找主簿,主簿说上头下令说,陛下说咱大明百姓过的本来就苦,我们这些奴籍的人,更不容易,脏官贪财的时候也没给我们几块肉,他犯了错,和我们无关。”

听着周大刚的话,李余点点头,心道这倒是很符合朱元璋的做事风格。

他从乞丐一路走来,最清楚底层百姓的困苦。

杀官朱元璋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但是杀无辜之民,朱元璋却断然不会做的。

在这点上朱元璋和历来的皇帝都是不同的,历来皇帝都是将自己摆在士大夫地主士族这层利益线上的,可是朱元璋一直对摆在老百姓、农民的位置上。

而且还时常告诫子女,不能忘本,要勤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