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比这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陆时羡知道米国司法部日后会出台一个所谓“华国计划”。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针对华国科学家的措施。
目的就是打压华国的科研人才,从而达到扼制华国科技发展的速度。
尤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耶鲁里有这么一位学者受到了牵连。
随后一百多位教授为他的遭遇发起联名信,质疑调查程序的合法性。
不管怎么说,耶鲁在其中过程中的态度是明确而又坚决的。
“致力于贯彻学术自由原则,并遵循《教师手册》中的全部政策。”
之所以让陆时羡如此记忆犹新,还因为这位学者是生物学家,也是他过去自己梦想人生的理想延伸和真实写照。
从高考落榜生到全米最佳研究生,从小镇做题家到名满学界的双院院士。
如今的他应该还在为耶鲁干细胞中心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着。
过去的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被辅丹大学录取,也从未想过自己能够 成为世界顶级科学家。
正如现在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被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指控接受“外界资助”。
他的人生轨迹和陆时羡有所相似之处,但又有截然不同之处。
至少现在还远未到这个计划启动的时候。
可耶鲁确实在陆时羡的心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陆,想好了吗,你对哪个项目有兴趣?”看着陆时羡不停翻阅着各个项目组留档的资料,莫蒂教授颇有些忍俊不禁。
陆时羡现在显得颇为纠结,只不过都是幸福的烦恼。
“鲍斯教授的分子育种项目,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其中产生的碰撞火花应该会很有意思。”
“米亚斯教授的dna甲基化及其图谱构建项目,能够对生物遗传信息进行表观遗传水平上的调控,它能够帮助植物应对外界环境胁迫、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稳定基因组,这对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无疑极具研究前景。”
“还有曼伦教授,他的水稻基因克隆测序及其种质间遗传分化的研究项目,以包括籼稻和粳稻亚种的栽培稻以及野生稻作为实验材料,利用 pcr技术为淀粉高含量优异水稻种质提供了理论参考。”
面对科学研究,严谨和细节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莫蒂教授看着陆时羡的动作,面含赞许地说道:“虽然刚刚他们都已经进行过介绍,但你还是坚持要看立项资料,现在我似乎知道为什么你能够在ucd脱颖而出了。”
陆时羡耸耸肩没有解释,既然能够选择,他自然要最适合自己的。
在这里,每个项目的申请和立项都经过了严格的论证流程。
入坑的几率并不是很大,他主要考量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项目是否贴合自己的研究意向?
先不说站队,找到对的人也很关键。研究队伍是否适合一起长久相处?
对于他而言,持久力很重要。没有人想刚进入状态就被告知已经结束了,所以项目一定要有深度。
如果可以,陆时羡选择全要。
但是没有如果,他在最后时刻做出了选择。
“我选择加入曼伦教授的团队!”陆时羡将手里的资料还给了莫蒂,然后终于轻松下来:“来到这里,我都感觉自己要有选择困难症了。每个项目都非常吸引人,在某个方面都有新意,都具有很大的研究前景,我真的难以选择。”
“放宽心!”莫蒂教授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完成这个项目之后,你也可以自主申报项目。”
还没等陆时羡情绪调动起来,莫蒂继续补充道:“前提是如果有人愿意成为你的组员,并且能够通过立项审核的话。”
陆时羡直接翻了个白眼,对他这种做法表示无声的抗议。
不过他也清楚,未成名之前,要安分一点,不要太好高骛远。
在米国,只有展露实力之后才有话语权,他在遗传育种领域是完完全全的“新人”。
而他在这方面还需要一个机会。
离开莫蒂教授的办公室,他脑海一直在思考关于水稻基因克隆测序的问题。
众所周知,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人以稻谷作为主要粮食来源。
只是这一句话就说明了水稻的重要性。
水稻在遗传学和分子育种领域里,具有以下研究特点。
1、水稻的基因组并不大,至少在禾本科植物里算是最小的那种。单倍体基因组只有430mb,这个大小是玉米的五分之一,是小麦的百分之三。
这说明研究水稻基因组的效率会比其他作物有优势。
2、在所有植物的基因组中,水稻的重复序列水平也是相当低的,大概只有不到50%。
这同样为研究水稻基因组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3、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不提世界各地正在被栽培的品种,野外也存在着
大量的野生植株。两项合起来的种质数量超过十几万。
这是其他作物遗传育种很难拥有的数量,也是陆时羡重新看待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缘由。
4、与其他禾本科植物具有共线性。基因组存在相似处,甚至可以说几乎是共享一套基因。唯一存在区别的可能是基因组内重复序列的多少罢了。
研究水稻能够为其他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便利只是顺带。
最为关键的是,这意味着小麦和玉米等等作物的遗传图谱能够用来预测水稻同源基因的位点。
5、经过世界各地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对水稻的研究,它的经典遗传图谱已经非常成熟。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句话放在科研中也同样适用。
只要你写在文献综述里即可为你的观点或者成果提供论据。
只是十几年前,那个时间点,他还在读小学。
只是随着慢慢长大,这个历史性的时刻,陆时羡永远记得。
2002年12月18日。
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工程结束纪念的仪式在岛国举办。
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
在这一刻,与会人员向全世界大声宣告: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自此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