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利于真气加持,身若猛虎般,在洛邑上空响彻开来,迅速传开。
京都。
各方势力。
听到这话后。
有人皱眉。
有人感慨。
武安君府。
古轩辕喝着茶,坐在他对面,是满脸春光的老狐狸,酒喝多了,有些昏昏欲睡,坐都坐不稳。
话也变多了。
“呵呵!”
“可惜了秦王啊!”
“帝王不可长生,以他的雄心壮志和胸怀,若能打破这个禁忌,恐怕九州之地尽在他的脚下。”
“那个时候,连您,都未必是他的对手,可惜了虎父犬子。”
“不过。”
“这倒是成全了小魔头。”
秦王嬴政。
三公九卿。
人才济济。
诸子百家拜服。
若非寿命受限,还真能不断向外扩张,从而占据整个西南方,与内忧外患的大洲分庭抗衡。
秦王嬴政还活着的时候,武安军就是一个受到节制的人质罢了。
不会重新掌权的。
古轩辕听到这话,乃是事实,他并不生气,不急不缓的拿起茶壶,倒了一杯清茶,推到了他的跟前,道:“与你打一个赌如何?”
老狐狸一口喝下,咂巴了下嘴,道:“您说。”
“赌!”
“臭小子,会不会放权?”
老狐狸眯眯眼。
“您先说?”
古轩辕笑道:“一起?”
二人相互点头。
紧接着。
二人脱口而出。
异口同声。
“会!”
古轩辕听到之后,心中略感无奈。
他想听到不同的答案。
放权。
危险系数太大。
也容易受到蒙骗。
若不是担忧古砚尘,他也不会早早就将天兵,交给古砚尘了。
有了天兵这些耳目在,想要欺骗古砚尘的难度,也就不如加大了许多。
古轩辕不知古砚尘有望气术,作为长辈的,在担忧自己儿孙的时候,总会变得感性了许多。
老狐狸轻笑着。
“这倒是没办法的事,这就是那臭小子的魅力所在啊,也是因为他,才能够轻而易举打破常规,他的位置反而变得格外巩固。”
国子监是这样的。
征西军也是如此。
虽未时刻掌权。
可在他们的脑海中。
早已烙下古砚尘。
古轩辕轻笑了下。
“看来我想的还没有你通彻。”
老狐狸轻轻摇头。
“兵圣大人统领全局,自然不容有失,小魔头终究还小,有您们这些长辈替他扛着,自然有放权的资本,况且,在这乱世将起之日,以真心得到的自己人,才是最值得托付的。”
“使者如此之快,不正是以真心相待,所获得的好处吗?”
古轩辕笑了。
拍他马屁。
并不受用。
可拍古砚尘马屁,那可是极为受用的。
“无法,去地窖中,取一坛清圣来!”
声音悠悠传来。
“是,老爷”
……
秦使入京。
虽说。
大周与各大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僵硬,这个时候明面上的大度还是要装一装的,不至于刻意刁难。
也在此时。
女帝停下手中动作,令梅花内卫监督三司会审,暂时停了审讯。
令诸公入朝。
诸公人人自危。
他们低着头,走在官道之上。
有人一边走,脚下有所轻颤,带着颤声。
“结束了?”
“陛下不会是要秋后算账,搞株连吧?”
不提还好。
一时人心惶惶。
女帝杜绝一切党派参与此事,她更是亲自在那里监督,想要从中操作一下,都没机会。
党派一倒。
百官遭殃。
谁也不知道自己政敌手上,有没有自己的把柄在?
不慌那是假的。
武相刚想开口,抛砖引玉,引出文相,却发现身旁那人早已没了踪迹,只好看向了左相。
“左相,你怎么看?”
左相双手一摊,无所谓的耸了耸肩,想通了之后,一下子年轻了许多,道:“无所谓,我又没参与这件事情,怕个啥?”
武相一时无语。
什么时候?
左相这般行为了?
武相只好作罢。
……
一炷香后。
万象神宫。
女帝身着
帝袍,或许长期工作的缘故,身上增添了一丝威严,更令人拥有一股征服之欲。
她颇为劳累的靠在龙椅上,却有些让人心痛。
她的行为。
不符合帝王之仪,诸公倒也没有硬着头皮去作死。
他们进入大殿后,直接装瞎,随后拜下。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
女帝懒得浪费时间,随意摆摆手。
“都起来吧!”
诸公缓缓起身。
只见。
女帝并未针对他们,还真是为了前来的秦王使,淡淡开口。
“宣秦王使!”
诸公无不松一口气。
他们活下来了。
文党的火。
没烧到他们。
很快。
随着门外内卫一声低喝,将军之子的王贲,快步来到大殿中央,面对诸公的目光审视,他不卑不亢,高举国书,并未参拜。
“见过周帝!”
女帝没有计较,有国书在手,他相当于秦王,故而一摆手:“何事?”
王贲声音铿锵有力。
“秦王更替!”
“奉新王之令,特来呈上国书。”
一言下。
就像是一个温度高的足以冒火的陨石,砸入了小湖里,瞬间沸腾了起来。
胡亥没了?
六国余孽。
是谁夺得了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