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还怎么坐?
所以,此事不能公开,只能暗中惩处太子,就算打掉牙齿,也要往肚里咽。
然而。
李世民这番话,放在群臣眼里,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天呐!圣人为了房俊,竟独自挡下了所有的压力!”
“房遗爱深的圣眷啊!”
“普天之下,也只有房二郎能做到如此地步吧?”
“陛下对房俊,简直太偏爱了!”
……
文武大臣震惊不已。
纷纷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不是坚信房夫人的为人,他们都要以为,房俊是李世民的私生子了……
太子党们也呆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这画风,怎么感觉有些不对。
“为何不说话了?”
李世民巨龙般俯视着赵节,压迫力十足:“赵卿,说说吧,你想治朕一个什么罪名?”
被当头棒喝的赵节,额头已经泌出了汗珠。
要知道,论辈分,他可是李世民的外甥,平时皇帝都称他一声“节儿”,可现在,竟叫他赵卿……
这是要失去圣眷的节奏啊!
于是赵节赶紧低头道:“臣不敢。”
李世民凝视了他片刻,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缓缓扫视四周:
“你们呢?还有谁,要治驸马的罪?要治朕的罪?”
太子党们吓坏了。
赶紧躬身垂头,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侯君集也一言不发,低着脑袋,脸色一片铁青。
“该死的房遗爱!”
“按照计划,就算他没被打倒,也会脱层皮,为何圣人会如此偏袒与他?”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侯君集心中怒骂。
眼下的情形,简直诡谲无比,好不容易抓到房俊的把柄,竟然像是打在了棉花上。
攻势,注定无法在继续了。
有皇帝给房俊做背书,谁敢治皇帝的罪?
侯君集咬了咬牙,抱拳说道:
“陛下!如今薛延陀大军未退,臣愿领兵五万,斩杀夷男,以报皇恩!”
他这么做,明面上是为给太子党扳回一局,实际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之前讨伐吐蕃。
军功全被牛进达给截胡了。
他这个行军大总管,吃屎都没赶上热乎的,现在请求带兵,想要再立军功。
太子党们纷纷眼前一亮。
心想关键时刻,还得是侯大将军啊。
然而就在此时,殿外忽然传来一声高呼:
“报——!”
下一刻。
腰插黄旗的壮汉,风尘仆仆的闯进大殿。
八百里加急!
群臣脸色剧变,联想到最严峻的北方边关,心想难道薛延陀部进犯大唐了?
很快。
带着满面灰尘骑士,将书信高举头顶,大声说道:
“陛下!边关急报,薛延陀撤兵了!”
满屋皆惊。
文武百官愣了片刻,随即嗡的一下,爆发出巨大声浪。
“薛延陀撤兵了?!”
“房二郎的计策奏效了!”
“太好了!我大唐有了喘息之机!”
“没错!待我等从瘟疫的病痛中缓过来,一定要把夷男剁了喂狗!”
……
众人毫不吝啬的夸赞。
文臣之中,有附近的大臣,纷纷对房玄龄抱拳道喜。
“房相,恭喜啊!”
“令公子足智多谋,堪称年轻一代楷模。”
“这次房二郎功劳甚大啊!”
“生子当如房遗爱!”
……
房玄龄再也无法保持淡定,露出老父亲般的开怀,微笑的拱手道:
“哪里哪里,犬子也是运气,一切都是陛下运筹帷幄。”
隔着几步远。
长孙无忌脸色阴翳。
房家虽然人丁稀薄,可这近一年来,房俊却如彗星般崛起,俨然成了长安风头最盛的二代。
再反观自家子弟。
被给予厚望的长孙冲,竟与房俊越拉越远,压根就上不了台面。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这江山还怎么坐?
所以,此事不能公开,只能暗中惩处太子,就算打掉牙齿,也要往肚里咽。
然而。
李世民这番话,放在群臣眼里,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天呐!圣人为了房俊,竟独自挡下了所有的压力!”
“房遗爱深的圣眷啊!”
“普天之下,也只有房二郎能做到如此地步吧?”
“陛下对房俊,简直太偏爱了!”
……
文武大臣震惊不已。
纷纷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不是坚信房夫人的为人,他们都要以为,房俊是李世民的私生子了……
太子党们也呆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这画风,怎么感觉有些不对。
“为何不说话了?”
李世民巨龙般俯视着赵节,压迫力十足:“赵卿,说说吧,你想治朕一个什么罪名?”
被当头棒喝的赵节,额头已经泌出了汗珠。
要知道,论辈分,他可是李世民的外甥,平时皇帝都称他一声“节儿”,可现在,竟叫他赵卿……
这是要失去圣眷的节奏啊!
于是赵节赶紧低头道:“臣不敢。”
李世民凝视了他片刻,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缓缓扫视四周:
“你们呢?还有谁,要治驸马的罪?要治朕的罪?”
太子党们吓坏了。
赶紧躬身垂头,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侯君集也一言不发,低着脑袋,脸色一片铁青。
“该死的房遗爱!”
“按照计划,就算他没被打倒,也会脱层皮,为何圣人会如此偏袒与他?”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侯君集心中怒骂。
眼下的情形,简直诡谲无比,好不容易抓到房俊的把柄,竟然像是打在了棉花上。
攻势,注定无法在继续了。
有皇帝给房俊做背书,谁敢治皇帝的罪?
侯君集咬了咬牙,抱拳说道:
“陛下!如今薛延陀大军未退,臣愿领兵五万,斩杀夷男,以报皇恩!”
他这么做,明面上是为给太子党扳回一局,实际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之前讨伐吐蕃。
军功全被牛进达给截胡了。
他这个行军大总管,吃屎都没赶上热乎的,现在请求带兵,想要再立军功。
太子党们纷纷眼前一亮。
心想关键时刻,还得是侯大将军啊。
然而就在此时,殿外忽然传来一声高呼:
“报——!”
下一刻。
腰插黄旗的壮汉,风尘仆仆的闯进大殿。
八百里加急!
群臣脸色剧变,联想到最严峻的北方边关,心想难道薛延陀部进犯大唐了?
很快。
带着满面灰尘骑士,将书信高举头顶,大声说道:
“陛下!边关急报,薛延陀撤兵了!”
满屋皆惊。
文武百官愣了片刻,随即嗡的一下,爆发出巨大声浪。
“薛延陀撤兵了?!”
“房二郎的计策奏效了!”
“太好了!我大唐有了喘息之机!”
“没错!待我等从瘟疫的病痛中缓过来,一定要把夷男剁了喂狗!”
……
众人毫不吝啬的夸赞。
文臣之中,有附近的大臣,纷纷对房玄龄抱拳道喜。
“房相,恭喜啊!”
“令公子足智多谋,堪称年轻一代楷模。”
“这次房二郎功劳甚大啊!”
“生子当如房遗爱!”
……
房玄龄再也无法保持淡定,露出老父亲般的开怀,微笑的拱手道:
“哪里哪里,犬子也是运气,一切都是陛下运筹帷幄。”
隔着几步远。
长孙无忌脸色阴翳。
房家虽然人丁稀薄,可这近一年来,房俊却如彗星般崛起,俨然成了长安风头最盛的二代。
再反观自家子弟。
被给予厚望的长孙冲,竟与房俊越拉越远,压根就上不了台面。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