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一首古诗震天下,公主要出嫁! > 第494章

第494章

“嗯。”

袁天罡微微颔首,问道:“人都准备好了吗?”

“回禀大帅。”

一个汉子抱拳道:“不良人中,有擅长医术者,皆已按照计划,赶往河南关内两道。”

闻言。

旁边的孙思邈,微微动容,扭头望向了袁天罡。

“道友,经此一役,不良人恐怕会折损许多好手。”

“无妨。”

袁天罡坐在马背上,面色坚毅:“不良人本就是大唐屏障,国家有难,自当不畏前行。”

孙思邈沉默片刻。

叮嘱道:“驸马房遗爱,提出了‘痘苗法’,比你我探讨过的‘痘浆法’更为玄妙,可先用此法防瘟。”

“房遗爱……”

袁天罡扭头,回望长安,沉声道:“希望这颗天降福星,能给大唐天官赐福。”

话音落下。

只听远方响起了马蹄声。

在场的人扭头望去,只见另外一条道上,浩浩荡荡来了一群道人。

“踏踏踏踏……”

尘土飞扬中,一行人在岔路口停了下来。

双方见面。

立刻有人认出了两人,纷纷惊喜道:“前方可是孙道长和袁道长?”

“正是贫道。”

袁天罡和孙思邈笑着应了一声,稽首道:“道友慈悲。”

见状。

对方纷纷回礼。

“道气长存!”

礼毕之后。

袁天罡望着黑压压的人群,朗声问道:“看诸位来的方向,可是终南山修行的道友?”

“没错!”

为首的一老道笑道:“吾等要赶往关内河南两道,道友可是也要去那里?”

袁天罡回答道:“道友高见,吾等正是要去河南道。”

“好!吾等先行一步,河南道再聚首!”

道士们纷纷一笑。

与两人道别,拍马扬尘而去。

“瘟疫来袭,道士下山……”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孙思邈悠悠说道:“不仅仅是终南山,天下道门,应该全都动了……”

“嗯,贫道也去了。”

袁天罡对孙思邈抱拳道:“长安这边的事情,就交给孙道长了。”

孙思邈也抱拳回礼。

“我这便闭关,验证那‘牛痘法’是否可行。”

袁天罡点了点头。

随即拨转马头,带着一众不良人,骑马飞奔而走。

……

时光如斯。

距离爆出瘟疫,已过月余。

长安依旧人心惶惶,所幸,朝廷早已派大军前往,虏疮之毒被止于两道,未曾大规模蔓延。

可瘟疫猛如虎。

长安腹地,依然每日有染者曝出。

尤其是这几日,瘟毒已渗透到了长安城内…怀远坊、升平坊均有上报,坊内已有五户人家莫名发热,经确认染上了虏疮,连带着诊断大夫,都被封于门内……

比瘟疫更可怕的是恐慌。

工坊停工,商铺歇业,盗窃抢劫事件频发,粮价米价翻倍……这场瘟灾,还未全力袭来,就展现出极强的破坏力!

奏折雪片般飞往皇宫。

三省六部的官员忙成一锅粥。

而城中的百姓,则惊恐的守在家中,眼见家里的存粮见底,却不敢轻易外出,因为那飘散在空气中的敌人,会在不经意间,要了一家人的命。

“啊啊啊——!”

无数关中汉子悲愤交加,痛饮一口三勒浆,在自己小院里仰天大吼。

憋屈!

实在是憋屈!

骄傲的唐人,连突厥人的铁骑都不怕。

就算当初颉利可汗打到了渭水,男人们也只是默默擦拭着刀枪,不曾有过半点胆怯。

然而现在。

大家却在瘟疫面前瑟瑟发抖。

简直是耻辱!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

面对日益严峻的瘟灾,大唐皇帝,却没有半点表示,就像没有感情的神邸,俯视着长安城的悲欢离合。

……

这一日。

骊山之脚,迎来了一队人马。

十几个彪悍的汉子,骑着骏马,行走在高山流水之间,踢踢踏踏的马蹄声,不停在静谧的山间响起。

“嗯。”

袁天罡微微颔首,问道:“人都准备好了吗?”

“回禀大帅。”

一个汉子抱拳道:“不良人中,有擅长医术者,皆已按照计划,赶往河南关内两道。”

闻言。

旁边的孙思邈,微微动容,扭头望向了袁天罡。

“道友,经此一役,不良人恐怕会折损许多好手。”

“无妨。”

袁天罡坐在马背上,面色坚毅:“不良人本就是大唐屏障,国家有难,自当不畏前行。”

孙思邈沉默片刻。

叮嘱道:“驸马房遗爱,提出了‘痘苗法’,比你我探讨过的‘痘浆法’更为玄妙,可先用此法防瘟。”

“房遗爱……”

袁天罡扭头,回望长安,沉声道:“希望这颗天降福星,能给大唐天官赐福。”

话音落下。

只听远方响起了马蹄声。

在场的人扭头望去,只见另外一条道上,浩浩荡荡来了一群道人。

“踏踏踏踏……”

尘土飞扬中,一行人在岔路口停了下来。

双方见面。

立刻有人认出了两人,纷纷惊喜道:“前方可是孙道长和袁道长?”

“正是贫道。”

袁天罡和孙思邈笑着应了一声,稽首道:“道友慈悲。”

见状。

对方纷纷回礼。

“道气长存!”

礼毕之后。

袁天罡望着黑压压的人群,朗声问道:“看诸位来的方向,可是终南山修行的道友?”

“没错!”

为首的一老道笑道:“吾等要赶往关内河南两道,道友可是也要去那里?”

袁天罡回答道:“道友高见,吾等正是要去河南道。”

“好!吾等先行一步,河南道再聚首!”

道士们纷纷一笑。

与两人道别,拍马扬尘而去。

“瘟疫来袭,道士下山……”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孙思邈悠悠说道:“不仅仅是终南山,天下道门,应该全都动了……”

“嗯,贫道也去了。”

袁天罡对孙思邈抱拳道:“长安这边的事情,就交给孙道长了。”

孙思邈也抱拳回礼。

“我这便闭关,验证那‘牛痘法’是否可行。”

袁天罡点了点头。

随即拨转马头,带着一众不良人,骑马飞奔而走。

……

时光如斯。

距离爆出瘟疫,已过月余。

长安依旧人心惶惶,所幸,朝廷早已派大军前往,虏疮之毒被止于两道,未曾大规模蔓延。

可瘟疫猛如虎。

长安腹地,依然每日有染者曝出。

尤其是这几日,瘟毒已渗透到了长安城内…怀远坊、升平坊均有上报,坊内已有五户人家莫名发热,经确认染上了虏疮,连带着诊断大夫,都被封于门内……

比瘟疫更可怕的是恐慌。

工坊停工,商铺歇业,盗窃抢劫事件频发,粮价米价翻倍……这场瘟灾,还未全力袭来,就展现出极强的破坏力!

奏折雪片般飞往皇宫。

三省六部的官员忙成一锅粥。

而城中的百姓,则惊恐的守在家中,眼见家里的存粮见底,却不敢轻易外出,因为那飘散在空气中的敌人,会在不经意间,要了一家人的命。

“啊啊啊——!”

无数关中汉子悲愤交加,痛饮一口三勒浆,在自己小院里仰天大吼。

憋屈!

实在是憋屈!

骄傲的唐人,连突厥人的铁骑都不怕。

就算当初颉利可汗打到了渭水,男人们也只是默默擦拭着刀枪,不曾有过半点胆怯。

然而现在。

大家却在瘟疫面前瑟瑟发抖。

简直是耻辱!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

面对日益严峻的瘟灾,大唐皇帝,却没有半点表示,就像没有感情的神邸,俯视着长安城的悲欢离合。

……

这一日。

骊山之脚,迎来了一队人马。

十几个彪悍的汉子,骑着骏马,行走在高山流水之间,踢踢踏踏的马蹄声,不停在静谧的山间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