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一首古诗震天下,公主要出嫁! > 第178章

第178章

高三也很好奇。

不过他没问,问了显得自己没文化。

迎着两人好奇的目光。

房俊笑了下,缓缓说道:“秦琼、尉迟恭两位将军曾为圣人守夜,自有封神的潜质!”

高三和贾五顿时眼睛一亮。

三个月前,陛下心神不宁,夜不能寐,秦琼和尉迟恭两位猛将为陛下守夜,圣人立刻心中大定,放心酣睡,此时已成为一桩美谈,长安城谁人不知?

若是运作一番此事,未尝不是个办法。

“二郎此计甚妙!”

高三点头说道:“秦琼尉迟恭两位大将军,既然能镇守皇宫,自然也可守护千家万户,抵挡一切魑魅魍魉。”

贾五也兴奋道:“而且相比与神话中的人物,两位将军更加贴近现实,会让百姓更加心安!”

两人越说越觉得可行,齐齐望向房俊。

“二郎,你说,下一步该如何做?”

房俊微微一笑:“咱们这就去拜访阎立本闫侍郎,让这位丹青圣手,给咱们的大唐门神画像……”

次日。

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接受众臣的朝拜和进言。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立于两侧,于天子共商国事,君臣一堂,一派贞观盛事之风。

不知不觉,朝会已近尾声。

李世民环顾四周,习惯性的说道:“诸位卿家,可还有奏对之事?若是无事,今日的朝会便散了吧。”

“臣,有本!”

就在这时,一声高唱响起。

群臣侧目望去,只见一名四十多岁的官员站了出来,正是御史中丞,阴弘智。

阴弘智,字少奕,前隋长安留守阴世师之子,阴德妃的胞弟,因姐姐有宠于李世民,武德朝授秦王府洗马。

当今陛下继位后,他也跟着水涨船高,拜检校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兼任齐州长史,辅佐外甥李佑。

“原来是少奕啊。”

因为阴妃的缘故,李世民对这个小舅子态度还算和蔼,微笑着问道:“卿可是有事?速速奏来。”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长安县令!”

阴弘智一句话。

让整个两仪殿鸦雀无声。

贞观时期,御史台不仅可以风闻奏事,还设置台狱,受理特殊的诉讼案件,享有司法权力。

后世到了玄宗年间,御史台又发展出殿院、台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

而无论何时。

御史最重要的一个职能便是——弹劾!

而且想弹谁就弹谁,单单贞观一朝,就有左卫将军丘行恭,因“与兄争葬母”被弹劾受到除名处分,房玄龄、魏征、温彦博、李靖也曾因“军令无法”被御史弹劾……

而眼下。

阴弘智行使的,便是御史的基本技能,弹劾。

谁让他是御史中丞呢?

风闻奏事,意思是我听说某某传闻了,我不需要拿出真凭实据,甚至可以不用署名,就可以举报你。

更何况,长安幼童拐卖案并且凭空捏造,而是真实发生的……结合近来朝堂局势,百官之中,已经有人猜到了某种可能,纷纷神色微变。

李世民也缓缓收敛了笑容,盯着阴弘智,开口说道:“长安县令有何不妥之处,卿可一一奏来。”

被李世民锐利的目光笼罩。

阴弘智浑身一颤,但还是深吸一口气说道:“启禀陛下,长安城近日多有幼童被拐,数量已达数千之多,父母疯癫者有之,自寻短见者有之,长安现已人心惶惶,且已经有人持刀闯入县衙……这是要民变的前奏啊!”

嘶——

众臣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竟然上来就发大招!

高三也很好奇。

不过他没问,问了显得自己没文化。

迎着两人好奇的目光。

房俊笑了下,缓缓说道:“秦琼、尉迟恭两位将军曾为圣人守夜,自有封神的潜质!”

高三和贾五顿时眼睛一亮。

三个月前,陛下心神不宁,夜不能寐,秦琼和尉迟恭两位猛将为陛下守夜,圣人立刻心中大定,放心酣睡,此时已成为一桩美谈,长安城谁人不知?

若是运作一番此事,未尝不是个办法。

“二郎此计甚妙!”

高三点头说道:“秦琼尉迟恭两位大将军,既然能镇守皇宫,自然也可守护千家万户,抵挡一切魑魅魍魉。”

贾五也兴奋道:“而且相比与神话中的人物,两位将军更加贴近现实,会让百姓更加心安!”

两人越说越觉得可行,齐齐望向房俊。

“二郎,你说,下一步该如何做?”

房俊微微一笑:“咱们这就去拜访阎立本闫侍郎,让这位丹青圣手,给咱们的大唐门神画像……”

次日。

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接受众臣的朝拜和进言。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立于两侧,于天子共商国事,君臣一堂,一派贞观盛事之风。

不知不觉,朝会已近尾声。

李世民环顾四周,习惯性的说道:“诸位卿家,可还有奏对之事?若是无事,今日的朝会便散了吧。”

“臣,有本!”

就在这时,一声高唱响起。

群臣侧目望去,只见一名四十多岁的官员站了出来,正是御史中丞,阴弘智。

阴弘智,字少奕,前隋长安留守阴世师之子,阴德妃的胞弟,因姐姐有宠于李世民,武德朝授秦王府洗马。

当今陛下继位后,他也跟着水涨船高,拜检校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兼任齐州长史,辅佐外甥李佑。

“原来是少奕啊。”

因为阴妃的缘故,李世民对这个小舅子态度还算和蔼,微笑着问道:“卿可是有事?速速奏来。”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长安县令!”

阴弘智一句话。

让整个两仪殿鸦雀无声。

贞观时期,御史台不仅可以风闻奏事,还设置台狱,受理特殊的诉讼案件,享有司法权力。

后世到了玄宗年间,御史台又发展出殿院、台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

而无论何时。

御史最重要的一个职能便是——弹劾!

而且想弹谁就弹谁,单单贞观一朝,就有左卫将军丘行恭,因“与兄争葬母”被弹劾受到除名处分,房玄龄、魏征、温彦博、李靖也曾因“军令无法”被御史弹劾……

而眼下。

阴弘智行使的,便是御史的基本技能,弹劾。

谁让他是御史中丞呢?

风闻奏事,意思是我听说某某传闻了,我不需要拿出真凭实据,甚至可以不用署名,就可以举报你。

更何况,长安幼童拐卖案并且凭空捏造,而是真实发生的……结合近来朝堂局势,百官之中,已经有人猜到了某种可能,纷纷神色微变。

李世民也缓缓收敛了笑容,盯着阴弘智,开口说道:“长安县令有何不妥之处,卿可一一奏来。”

被李世民锐利的目光笼罩。

阴弘智浑身一颤,但还是深吸一口气说道:“启禀陛下,长安城近日多有幼童被拐,数量已达数千之多,父母疯癫者有之,自寻短见者有之,长安现已人心惶惶,且已经有人持刀闯入县衙……这是要民变的前奏啊!”

嘶——

众臣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竟然上来就发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