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挑中了一架8成新的牛车,这辆牛车宽敞气派不说,用的也是上等的木料,当然价格也很贵,老板开口就要300文。
唐肖景就简单多了,随意挑了一辆宽敞结实的牛车,款式和叶父的驴车差不多,不过要大一些,要250文。
三人和老板砍了半天价,老板才松口每人便宜20文。
叶父小心翼翼地从荷包里拿了几块碎银出来,数了两遍才把银子给到老板手中。
唐山的马和马车卖了37两,没想到两头牛和两辆牛车才花了35两510文,居然还有钱剩下来。
看着剩下的一两多银子,唐山豪气得说道:“中午我请客,喊上东林,待会一起去吃顿好的。”
叶父搭着唐山的肩,笑嘻嘻说道:“那我就厚着脸皮吃一回大户了。”
唐肖景乐呵呵地把菜都点上了:“我要吃芙蓉楼的烧鸡和大肘子。”
“吃呗,待会就给你安排上。”
三人三两下就将牛车和驴车给弄好了,有说有笑地去码头接叶东林。
码头离得不远,三人只用了一刻钟就来到了码头上,此时叶东林的摊子上有一位衣着华丽、身材圆润的男子在挑选东西。
叶父朝叶东林挥了挥手,然后把牛车和驴车寄放好,带着唐家父子在码头上逛了起来。
唐肖景虽然是在县里长大的,不过这是第一次来码头,细长的桃花眼对码头这里充满了好奇。
唐山之前因为要压货,倒是来过几次。
这时码头来了一艘大船,许多在码头做苦力的青壮年围了过去。
一位身穿黑色衣服,看样子应该是管事的中年男子呵斥了几句,一群人排好队整齐有序地将船上的货物搬到不远处的仓库。
几人看了一会,又来到卖皮货的摊子上。
摊子上有各式各样的精美皮衣,还有一些毛茸茸的围脖,也有完整的狼皮和兔皮。
叶父问了一下价格,不管是皮衣还是皮子价格都偏贵。
狼皮大衣要26两一件,纯白色的兔皮大衣10两一件,灰色的兔皮大衣5两一件。
皮子比山里村的还要贵,狼皮2两3钱一张,纯白色的兔皮130文一张,灰色的兔皮50文一张。
听到皮子和皮衣的价格,唐肖景都有些后悔直接用弓箭去猎杀野兔了。要是直接把兔子打晕,这样就能保证兔皮的完整了。
可是唐肖景忘记了自己并不会硝制皮子,这兔皮保存得再好也没用。
北方入冬早,叶父没想到皮子和皮衣这么早就开始上涨价了,看来要再去山里村和靠山村多点皮子回来。
叶父惦记着靠山村的狼皮,唐家父子走远了都没发现。
三人没逛多久就回到叶东林的摊子上,见叶东林还在跟刚才的中年男子在讨价还价,三人也没多打扰,在一旁默默的等着。
摊子上旁边有几个卖吃食的摊子,有卖包子馒头的,有卖炒面、炒饭的,有卖饼子、小菜的,还有一家是卖豆花饭的。
在码头做苦力的人,一般都是穷苦人家,大多是买一两个馒头或者自己带干粮过来。
码头上的小管事、巡查的捕快还有船上下来买干粮的人,大多在摊子上买些实惠的吃食,像炒面、炒饭、包子和饼子之类的。
而不差钱的客商们则去外面的饭馆吃饭。
唐肖景忽然想到叶母做的卤肉饭,“丰收叔,我觉得你们家可以在码头上卖卤肉饭。”
唐山挑中了一架8成新的牛车,这辆牛车宽敞气派不说,用的也是上等的木料,当然价格也很贵,老板开口就要300文。
唐肖景就简单多了,随意挑了一辆宽敞结实的牛车,款式和叶父的驴车差不多,不过要大一些,要250文。
三人和老板砍了半天价,老板才松口每人便宜20文。
叶父小心翼翼地从荷包里拿了几块碎银出来,数了两遍才把银子给到老板手中。
唐山的马和马车卖了37两,没想到两头牛和两辆牛车才花了35两510文,居然还有钱剩下来。
看着剩下的一两多银子,唐山豪气得说道:“中午我请客,喊上东林,待会一起去吃顿好的。”
叶父搭着唐山的肩,笑嘻嘻说道:“那我就厚着脸皮吃一回大户了。”
唐肖景乐呵呵地把菜都点上了:“我要吃芙蓉楼的烧鸡和大肘子。”
“吃呗,待会就给你安排上。”
三人三两下就将牛车和驴车给弄好了,有说有笑地去码头接叶东林。
码头离得不远,三人只用了一刻钟就来到了码头上,此时叶东林的摊子上有一位衣着华丽、身材圆润的男子在挑选东西。
叶父朝叶东林挥了挥手,然后把牛车和驴车寄放好,带着唐家父子在码头上逛了起来。
唐肖景虽然是在县里长大的,不过这是第一次来码头,细长的桃花眼对码头这里充满了好奇。
唐山之前因为要压货,倒是来过几次。
这时码头来了一艘大船,许多在码头做苦力的青壮年围了过去。
一位身穿黑色衣服,看样子应该是管事的中年男子呵斥了几句,一群人排好队整齐有序地将船上的货物搬到不远处的仓库。
几人看了一会,又来到卖皮货的摊子上。
摊子上有各式各样的精美皮衣,还有一些毛茸茸的围脖,也有完整的狼皮和兔皮。
叶父问了一下价格,不管是皮衣还是皮子价格都偏贵。
狼皮大衣要26两一件,纯白色的兔皮大衣10两一件,灰色的兔皮大衣5两一件。
皮子比山里村的还要贵,狼皮2两3钱一张,纯白色的兔皮130文一张,灰色的兔皮50文一张。
听到皮子和皮衣的价格,唐肖景都有些后悔直接用弓箭去猎杀野兔了。要是直接把兔子打晕,这样就能保证兔皮的完整了。
可是唐肖景忘记了自己并不会硝制皮子,这兔皮保存得再好也没用。
北方入冬早,叶父没想到皮子和皮衣这么早就开始上涨价了,看来要再去山里村和靠山村多点皮子回来。
叶父惦记着靠山村的狼皮,唐家父子走远了都没发现。
三人没逛多久就回到叶东林的摊子上,见叶东林还在跟刚才的中年男子在讨价还价,三人也没多打扰,在一旁默默的等着。
摊子上旁边有几个卖吃食的摊子,有卖包子馒头的,有卖炒面、炒饭的,有卖饼子、小菜的,还有一家是卖豆花饭的。
在码头做苦力的人,一般都是穷苦人家,大多是买一两个馒头或者自己带干粮过来。
码头上的小管事、巡查的捕快还有船上下来买干粮的人,大多在摊子上买些实惠的吃食,像炒面、炒饭、包子和饼子之类的。
而不差钱的客商们则去外面的饭馆吃饭。
唐肖景忽然想到叶母做的卤肉饭,“丰收叔,我觉得你们家可以在码头上卖卤肉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