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非凡的京城,消息传的也是飞一般。
今年的科举考试闹了大笑话。
会试第一名,兴奋过度,死在了放榜之地。
但不得不说他死的很及时。
因为当诸位考生,看过那些张贴的试卷的时候,又把严大育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
什么狗屁文章?居然能评上榜首!
杨无疆反倒没多少人注意了。
但有一人却看着杨无疆的文章怔怔出神。
他就是会试第三名,胡勇。
经义上很有能够推陈出新,仿佛是做了十多年老学问的大儒。
那诗赋更是让胡勇眼前一亮。
以“忠孝”为命题的赋,杨无疆洋洋洒洒一大篇,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
布局谋篇,引用圣经贤传与论据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技巧是很高的。文笔酣畅,说理透辟。
那一首《终南望馀雪》的诗,也是写的极好。
自己位居第三完全不冤。
而想到这,胡勇却为杨无疆心中不平起来。
如此良才,竟然被一个严贡生压了一头!若说没有黑幕,他是不信的!
胡勇向来是个刚烈的性子。
“此番科举,如同儿戏!魑魅魍魉,小丑跳梁!当真是拿我等读书人不当人看!”
胡勇登高振臂,引起一众举人的情感共鸣。
中了贡生的都缄口不言,不想祸从口出。
但那些没中的,心中不平之火也熊熊燃起。
谁都觉得自己那个被挤掉的人。
“我辈读书人,应该摆脱冷气!”
胡勇振臂一呼,数百人响应,看着如此阵仗,一些中了贡生的,心中也有些动摇。
“哼!大言不惭!我看你们都是没中贡生,为自己抱不平!”
有人坐不住了。
事情闹起来,毁的可是自己的前程。
“我是第三名胡勇!今日,若是大庆朝堂不给个说法,我便不参加殿试!”
胡勇昂首挺胸,摆明身份。
一时间场面些许安静,但又很快热闹起来。
徒有虚名的榜首,因激动猝死。
本该位列第一的杨无疆,城外可是还有近十万大军!
第三名胡勇,眼下要弃考!
今年的科举乱像,已经出乎在场人的预料。
而贡院外的事情,也被传到了朝会里。
魏无疑听闻过后,朽木一样的身子居然是没站稳,昏死过去。
一众大小官员赶忙搀扶,又掐人中,才让这个三朝元老醒了过来。
“怎么会!那杨无疆安能有如此文采?还有那严大育,是什么东西!”
魏无疑难以理解。
但实际上,严大育这样的人在举人里并不罕见。
不过今年考题简单,而严大育也觉得他人也会觉得题简单。
所以他才另辟蹊径,导致成为最差的一个。
规规矩矩答题的,基本上都上了贡生。
那些想花活的,反倒落榜。
而严大育则是花活实在是太花了。
至于杨无疆的表现,则是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看着惊慌失措的群臣,小皇帝突然有些心虚。
那些题,都是杨无疆自己给这布置的啊!
自己出题自己考,自己只是个中间人……
看样子自己好像是坑了自己的大臣们一把?
“诸位爱卿,莫要慌张!”
咽了口唾沫,小皇帝强装镇定,安抚人心。
“定是科举有些纰漏!诸位爱卿务必严查到底!”
听到皇帝没有问责,魏无疑也缓缓站起身。
这就是皇帝年幼的好处啊!
这等大事,换个铁血一点的,今天朝堂上站着的百官,估计能砍一半!
但自己稍稍来个苦肉计,小皇帝就被拿捏住了!
清了清嗓子,魏无疑躬身行礼。
“此事,当交由大理寺查办!”
“责令其在殿试前,将此案了解!”
殿试按照正常计划,是三十天后举行。
自己查自己?能查出什么来才有鬼了!
到时候随便杀几个替罪羊,此事就可以不了了之!
不过,这个丑闻,势必会传遍大庆。
科举内的暗箱操作本就存在,而且大多数人,也根本不能向世家那样供出秀才举人。
阶级晋升,早已经固化。
而此番事,无疑是揭开了最后一道遮羞布。
百姓心中可以“鱼跃龙门”的路,正在渐渐崩塌。
大庆国威严扫地!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番事情引起的连锁反应,不会就此停下。
……
赵府,司马懿跟赵匡胤述说了今日张榜一事。
“也就是说,这群文官,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赵匡胤眼睛眯起,对这些文官搬石砸脚并不意外。
动一个实控
兵权的将军,本就是找死的举动,赵匡胤并不在意这些文官怎么死。
“确实如此,不过文官们跟杨无疆的矛盾,怕死难以化解了。”
一切还不算太亏。
“无需多言了,将军,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杨无疆蚕食掉他的对手!”
司马懿毫不掩饰对杨无疆的忌惮,哪怕不能明面上作对,自己也得给杨无疆使绊子了。
“那便如军师所言!我发兵五万,扮做流寇,袭扰西北!”
正值春耕,这时候袭扰西北,让那里的百姓不敢耕种,便能大大减少杨无疆秋后的收成。
“将军莫发精锐,这几日京城还有大动静,也得小心防备才是!”
司马懿压低了声音,给赵匡胤分享了自己的情报。
“吴三桂被召,已经在入京的路上。”
“他可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
赵匡胤也难得正色,眯起的小眼睛不知道在思量什么。
“帮我修书一封!”
赵匡胤似乎下了什么决断,吩咐司马懿。
司马懿备好笔墨,赵匡胤也终于开口。
“跟高丽国主商议,出兵征辽!”
眼神中森然寒芒闪过,赵匡胤望着窗外白云,又下决断。
“并请高丽公主嫁与我大庆皇帝!两国联姻!”
捋着胡须,赵匡胤还有些担心高丽国主是个不聪明的,索性把话挑明。
“现在皇帝并无子嗣!若是他的女儿能生下一个儿子,意味着什么,就不用我再说了吧!”
司马懿也不多问,按照赵匡胤意思写了封书信。
将书信交给下人,赵匡胤也起身开始换衣服。
“去支会一下皇帝,我赵匡胤准备觐见!”
作为被先帝托孤的重臣,赵匡胤哪怕淡出朝堂,其政治影响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根本不需要跟小皇帝商量,去了也只是通知。
能有个国主岳父,小皇帝应该也很乐意吧!
快了,我赵匡胤宰割天下的时机,马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