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大明皇长孙,开局差点被活埋 > 第1137章

第1137章

华盖殿。

朱雄英看着今年递交上来的各种数据,正在进行一番对比。

比如说,人口数,粮产数还有出口数等等一系列数据。

通过这些数字对比,便能直观的感受到大明这一年到底发展的如何。

“大孙,今年的情况怎么样?”

“百姓们的收成肯定是要高出去年不少吧?”

朱元璋笑着问道。

现在大明国库的收入如此之多,高产作物又是如此盛行,百姓的日子怎可能不越过越好。

“今年的情况不是很好。”

朱雄英摇头道。

朱元璋有些吃惊,随即说道:

“怎么可能呢大孙,这数据咱也看过的,收成明明是好上了不少。”

“是不是有官员从中作梗,篡改了数据?”

“如此胆大包天,看来还是咱的手段不够狠。”

“这件事一定严查,不管查到谁都上全都格杀勿论!”

果然是朱元璋,话还没说两句就又扯到了杀人身上。

“皇爷爷不必着急,数据并没有错。”

“收成确实有所增长,但现在大明的人口也是越来越多,不能只单看收成的数目,还要结合人口数一起来看。”

“收成虽说有明显的增长,但若是分配到人均身上,这数目就比去年少了不少。”

朱元璋微微皱眉说道:

“大孙你的意思是,大明的人口数增长太快了,粮食长的跟不上了?”

朱雄英点头到:

“孙儿正是这个意思。”

“现在虽说有高产作物加持,但也架不住人口数量的激增。”

“高产作物确实能维持前两年百姓的温饱,但这两年人口数量增长的实在是太快,就连高产作物也是难以维持了。”

“如今大明的人口应该是已经超出了七千万,但目前的大明还有很多人都没有加入到户籍当中,若是把这些人算上大明的人口数只会更多。”

“就按照这个趋势来看,用不了五年,大明的人口便会突破万万。”

“一户人基本上就要生三五个孩子,更不用说有些大户,生七八个都正常。”

“也就是说,大明未来肯定会再多几百万的新生儿。”

朱雄英想过政策下达之后大明的人口数量会激增,但没想到增加的竟如此之快。

若是再按照这个趋势增加下去,只怕大明日后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人口激增,粮食必定也会跟着涨价。

如此一来,十分不利于大明内部的稳定。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说道:

“大孙,看来是时候向辽东地区迁移了。”

“黑土总该要用上了。”

朱雄英点点头。

目前大明的粮食价格还没有太大波动,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若再不加控制,三五年内大明的粮食价格肯定会彻底崩盘。

人口增加的数目和粮食收成增加的数目完全不成比例,再这样下去两者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实行计划生育便可。

严格限制大明的人口数量,实行一家一胎的政策。

这样下来,不出三五年大明的人口数量便会趋于稳定,并且粮食问题也可彻底解决。

但朱雄英并不想这样。

降低人口,就相当于降低生产力。

大明的人口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建设能力,若是人口数减少,则大明的开发进度肯定会大大降低。

大明能承担的人口数量其实远高于现在的人口数量,之所以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太少,并且部分地区开发程度太低。

华盖殿。

朱雄英看着今年递交上来的各种数据,正在进行一番对比。

比如说,人口数,粮产数还有出口数等等一系列数据。

通过这些数字对比,便能直观的感受到大明这一年到底发展的如何。

“大孙,今年的情况怎么样?”

“百姓们的收成肯定是要高出去年不少吧?”

朱元璋笑着问道。

现在大明国库的收入如此之多,高产作物又是如此盛行,百姓的日子怎可能不越过越好。

“今年的情况不是很好。”

朱雄英摇头道。

朱元璋有些吃惊,随即说道:

“怎么可能呢大孙,这数据咱也看过的,收成明明是好上了不少。”

“是不是有官员从中作梗,篡改了数据?”

“如此胆大包天,看来还是咱的手段不够狠。”

“这件事一定严查,不管查到谁都上全都格杀勿论!”

果然是朱元璋,话还没说两句就又扯到了杀人身上。

“皇爷爷不必着急,数据并没有错。”

“收成确实有所增长,但现在大明的人口也是越来越多,不能只单看收成的数目,还要结合人口数一起来看。”

“收成虽说有明显的增长,但若是分配到人均身上,这数目就比去年少了不少。”

朱元璋微微皱眉说道:

“大孙你的意思是,大明的人口数增长太快了,粮食长的跟不上了?”

朱雄英点头到:

“孙儿正是这个意思。”

“现在虽说有高产作物加持,但也架不住人口数量的激增。”

“高产作物确实能维持前两年百姓的温饱,但这两年人口数量增长的实在是太快,就连高产作物也是难以维持了。”

“如今大明的人口应该是已经超出了七千万,但目前的大明还有很多人都没有加入到户籍当中,若是把这些人算上大明的人口数只会更多。”

“就按照这个趋势来看,用不了五年,大明的人口便会突破万万。”

“一户人基本上就要生三五个孩子,更不用说有些大户,生七八个都正常。”

“也就是说,大明未来肯定会再多几百万的新生儿。”

朱雄英想过政策下达之后大明的人口数量会激增,但没想到增加的竟如此之快。

若是再按照这个趋势增加下去,只怕大明日后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人口激增,粮食必定也会跟着涨价。

如此一来,十分不利于大明内部的稳定。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说道:

“大孙,看来是时候向辽东地区迁移了。”

“黑土总该要用上了。”

朱雄英点点头。

目前大明的粮食价格还没有太大波动,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若再不加控制,三五年内大明的粮食价格肯定会彻底崩盘。

人口增加的数目和粮食收成增加的数目完全不成比例,再这样下去两者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实行计划生育便可。

严格限制大明的人口数量,实行一家一胎的政策。

这样下来,不出三五年大明的人口数量便会趋于稳定,并且粮食问题也可彻底解决。

但朱雄英并不想这样。

降低人口,就相当于降低生产力。

大明的人口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建设能力,若是人口数减少,则大明的开发进度肯定会大大降低。

大明能承担的人口数量其实远高于现在的人口数量,之所以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太少,并且部分地区开发程度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