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俩也不管白天黑夜了,等下面气通的差不多了,就再下去捞陪葬品。有六柄很长的武器,一把那种偃月刀类型的,不过木柄已经腐朽了,刀头也生锈严重,还有一个枪头,另外四个形状很古怪,我们认不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三柄锈蚀严重的青铜剑,一些认不出形状的铁箭头。在前面的那堆烂桌子旁边,还发现了一个砚台,十几捆古时候的那种竹书。这些竹书基本一碰就碎,而且也不值钱,我们没有拿。
最让我们欣喜的是那个砚台左上角有两个很复杂的古文字,我们不认识,而且砚台有很多漂亮的花纹。
看墓室地面还有很多腐朽的烂泥,应该还有很多其他腐烂的陪葬品。很多东西都经不起时间的侵蚀,我们在烂泥里捞了好几圈也捡不起点像样的东西。然后我们又仔细的摸索敲打各个土墙,还是没发现其他墓室。
但是我们已经很满足了,那几件青铜武器,特别是那三把青铜剑和砚台,按李伟的说法,至少能卖一万!这个价格吓到我了,一辈子也没见到过这么多钱!要是有这些钱,瞬间就能还清家里面的外债,还能让老母亲安享晚年。
李伟也说这是他盗墓两年多来收获最大的一次。
“徐兄弟,我有个建议,出去后我带你去个地方卖这些东西,然后再平分卖的钱,怎么样?”徐伟笑着问道。
“是北京吗?听说那边有很多收古董的。”我一开始就想去北京卖泥瓶的。
“不是,我一个朋友说的,北京那边主要还是古玩儿,主要交易很多手的安全货,像我们这种刚从土里出来的去那边不安全,估计敢收的人不多。我们得去西安八仙庵,那边是一级市场,才有很多人收这种新鲜货!”李伟耐心地解释道。
我当时对这些不是很清楚,就打算按李伟说的做。
这件事敲定后,就是郑盈这边的事儿了,她有一个女儿和儿子,但似乎一点也不留恋。但是麻烦的是她记不起来自己的老家在哪儿了,被拐卖的时候她太小了,自己原来的亲人一个也记不住。
无奈之下,只能先带她逃离这里,出去后先跟在我们身边。等我们出了手里这批货后,有钱了再帮她寻找家人。
至于如何带她逃走,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
安排好了,我们本来也不打算回村了,但是从郑盈那里得知,想要离开必须得经过村子。
为了实行我们的计划,李伟先回村了一趟。我和郑盈就在这里等候,一直到傍晚,李伟回来了,他打探到孙大山二人那天就走了,并且买了两个旅游包和一套男人的衣服。
将从墓里磨出来的器物装进两个包中,然后郑盈换上了衣服,还有一个棒球帽和口罩穿上男装的郑盈还挺好看的,她本身就比较漂亮。随后我们吃点干粮便一人一个包,大摇大摆回村了。路上有人问,就说是来旅游的。
有惊无险我们离开了村子,在郑盈的建议下,我们走的很快,甚至有时候都跑起来,因为他怕村里人发现她不在了,来抓她。
但幸好,她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三人中就只有李伟身上有一千多块钱,找了个当地的三轮车,把我们送到客运站去了。去了才发现,这里是昭通市附近三十多公里的山村。
没做多少停留,怕被发现,我们买的客车票,颠簸了一整天才到的西安。到西安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在八仙庵附近随便开了间不起眼的旅馆,吃了顿饭。
然后我和李伟带着一把青铜剑和砚台就直奔八仙庵去了,留下郑盈看守。
八十年代末的八仙庵条件还不是特别好,道路两旁清一色的小房子,看起来比较破旧。
道路两旁有很多买卖古玩的地摊儿,文玩手串儿、瓷器铜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第一次见这么繁华的地方,大开眼界。
“这个多少钱?”我指着一个巴掌大镂空雕刻的香炉,问摊主,摊主是一个面色干黄的中年男人。
“这位兄弟好眼力,这是唐朝皇室用的镂花铜炉,算你十万好了!”
“十...十万...”我被吓到了,这么离谱的嘛。我大概也能猜到这里的水很深。
“假的,这些地摊货,一万件里有一件真的就不错了!”李伟跟我说道。我深以为然。
“再商量商量,五千怎么样?”摊主见我们要走,连忙拉住我。
“我们不买东西,是来卖东西的。”我抽出了手回道。
“哦?卖啥?家里的古董吗?”
“差不多吧。”
“能给我看看嘛?合适的话我给你收了!”
我看向李伟,他点了点头。我便把背后包着青铜剑的包裹取了下来,露出剑尖给摊主主看了一下。
“这点子有点扎手啊!”摊主上手摸了摸,并未问我们从哪里得来的,也不关心我们是干啥的,看来,这就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不会过问货的出处。
“怎么样?合适的话开个价。”我问道。
“货是好货,但是老板,你知道收这个有风险,平时我都不敢收的。”
摊主还是比较真诚,估计是真有点吃不下。
“这样吧,两位老板,这样的货你们还有多少?我都以这个价给你收了!”摊主伸出五个手指头。
“五千?”
“五百,老板你也知道,这东西风险很高啊.....”
徐伟听到这个价钱后,直接包起铜剑,拉着我就走了,任凭摊主如何叫喊也不回头。估计是被气到了,我也感觉有些生气,这老板确实太黑了。
我们往前走了没两分钟,就有一个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来人目测一米五几,中分披头,留着两缕八角胡,小鼠眼,脸上长着很多黑色麻子,四十多岁,笑起来眼睛几乎眯到一起。
“两位朋友,在下刘三元,人称刘麻子,可否借一步说话!”鼠眼男郑重地说道。
我和李伟对视一眼,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