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来落井下石的吗?”
钱氏昂着头,并没有气弱。
汪招娣摇了摇头,说道:“大局已定,夫君让我来问你,是出宫住,还是给你安排在西宫。”
西宫,对于朱祁钰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地方,毕竟景泰帝死在那里。
见汪招娣如此温婉,钱氏皱眉,道:“他日你为皇后,而我,只是废后,再者,日后,还不是要陪同我夫君。”
说着,钱氏转身准备离去。
“你别小看了我夫君,夫君不是那夷王,也不可能是夷王。”
汪招娣美眸依旧带笑,她了解她的夫君,区区一个夷王,不至于会迁怒到子嗣家眷。
毕竟,成年人的世界,凡事都要考虑后果。
闻言,钱氏停住了脚步,蓦然回首,却看到汪招娣已经上了车驾。
原本看到郕王证位,钱氏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了,毕竟只要朱祁镇一死,她注定被殉葬。
但是听到汪招娣的话,让她有些意外。
不过,什么叫不是夷王,也不可能是夷王?
她夫君难道有那么差劲吗?
一想到自己夫君就算当了俘虏,也耐不住寂寞,钱氏甚至觉得汪招娣说得有那么几分道理。
太庙祭祀之后,朱祁钰还不能回府,入主奉天殿,他还需要大赦天下。
权力的核心必须统一,该走的流程就不能落下。
朱祁钰被引到后殿,等候文武百官走到奉天殿外的广场,他才会出现在殿中。
兴安站在朱祁钰身侧,给朱祁钰端茶倒水。
“这礼服,有点不透气。”
朱祁钰扯了扯领口,埋怨了一句。
“陛下,等会儿还要上朝呢。”
兴安垂首劝了一句。
“嗯。”
朱祁钰发出鼻音,就闭起眼睛休息。
等到文武皆至,兴安收到消息,喊了一声:“陛下。”
“走吧。”
朱祁钰睁开眼睛,离开榻上。
“宣,百官,觐见耶~!”
兴安扯开嗓门高喊,而奉天殿的大门,这时才缓缓打开,文武百官鱼贯而入,整齐且无声。
等文武站定,朱祁钰才从后殿走出,缓缓坐在龙椅之上。
这时,兴安展开了祥云纹底的绢帛,拉至全开,高声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政之道,必先正始;今,大赦天下,咸与维新,一切合行事宜条示于后。’”
“自正统十四年九月昧爽,以前官吏、军民人等有犯除谋反大逆首恶、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主、谋故杀人、强盗、奸臣党类不赦外,其余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罪无大小,咸赦除之;敢有以赦前事相告者,以其罪罪之。”
兴安声音嘹亮,在殿中环绕。
“惟敬、仁、诚可以安宗社,惟恭、俭、勤可以惠万民;尚赖宗室、叔祖、叔父协心藩屏,爰暨中外文武贤臣同德匡辅,弘济重大之艰,永隆雍熙之治;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念完之后,兴安高举圣旨,百官跪谢天恩。
而这还只是开始,身为皇帝,当然要训诫文武百官,大赦天下是枣,训诫是鞭子。
“朕惟君国子民之道,以抚恤安餋为先。
然必资大小群臣共理其事,然后政务举而众情悦,治效著而风俗美,太平之治,实由于此。
迩者奸臣紊政,辱国丧师,祸及生灵,深可痛恨!……贪黩无厌、以肥身家?若此不律,奚容枚举,是以驭戎无法,抚民乖方,众心含愤,有伤和气。朕今嗣位之初,姑释不究,咸与自新”
拿起的鞭子轻轻放下,以示警戒。
跪地的百官再拜,再谢天恩。
到了这一步,朱祁钰才算是真正的成为皇帝。
“你是来落井下石的吗?”
钱氏昂着头,并没有气弱。
汪招娣摇了摇头,说道:“大局已定,夫君让我来问你,是出宫住,还是给你安排在西宫。”
西宫,对于朱祁钰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地方,毕竟景泰帝死在那里。
见汪招娣如此温婉,钱氏皱眉,道:“他日你为皇后,而我,只是废后,再者,日后,还不是要陪同我夫君。”
说着,钱氏转身准备离去。
“你别小看了我夫君,夫君不是那夷王,也不可能是夷王。”
汪招娣美眸依旧带笑,她了解她的夫君,区区一个夷王,不至于会迁怒到子嗣家眷。
毕竟,成年人的世界,凡事都要考虑后果。
闻言,钱氏停住了脚步,蓦然回首,却看到汪招娣已经上了车驾。
原本看到郕王证位,钱氏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了,毕竟只要朱祁镇一死,她注定被殉葬。
但是听到汪招娣的话,让她有些意外。
不过,什么叫不是夷王,也不可能是夷王?
她夫君难道有那么差劲吗?
一想到自己夫君就算当了俘虏,也耐不住寂寞,钱氏甚至觉得汪招娣说得有那么几分道理。
太庙祭祀之后,朱祁钰还不能回府,入主奉天殿,他还需要大赦天下。
权力的核心必须统一,该走的流程就不能落下。
朱祁钰被引到后殿,等候文武百官走到奉天殿外的广场,他才会出现在殿中。
兴安站在朱祁钰身侧,给朱祁钰端茶倒水。
“这礼服,有点不透气。”
朱祁钰扯了扯领口,埋怨了一句。
“陛下,等会儿还要上朝呢。”
兴安垂首劝了一句。
“嗯。”
朱祁钰发出鼻音,就闭起眼睛休息。
等到文武皆至,兴安收到消息,喊了一声:“陛下。”
“走吧。”
朱祁钰睁开眼睛,离开榻上。
“宣,百官,觐见耶~!”
兴安扯开嗓门高喊,而奉天殿的大门,这时才缓缓打开,文武百官鱼贯而入,整齐且无声。
等文武站定,朱祁钰才从后殿走出,缓缓坐在龙椅之上。
这时,兴安展开了祥云纹底的绢帛,拉至全开,高声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政之道,必先正始;今,大赦天下,咸与维新,一切合行事宜条示于后。’”
“自正统十四年九月昧爽,以前官吏、军民人等有犯除谋反大逆首恶、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主、谋故杀人、强盗、奸臣党类不赦外,其余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罪无大小,咸赦除之;敢有以赦前事相告者,以其罪罪之。”
兴安声音嘹亮,在殿中环绕。
“惟敬、仁、诚可以安宗社,惟恭、俭、勤可以惠万民;尚赖宗室、叔祖、叔父协心藩屏,爰暨中外文武贤臣同德匡辅,弘济重大之艰,永隆雍熙之治;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念完之后,兴安高举圣旨,百官跪谢天恩。
而这还只是开始,身为皇帝,当然要训诫文武百官,大赦天下是枣,训诫是鞭子。
“朕惟君国子民之道,以抚恤安餋为先。
然必资大小群臣共理其事,然后政务举而众情悦,治效著而风俗美,太平之治,实由于此。
迩者奸臣紊政,辱国丧师,祸及生灵,深可痛恨!……贪黩无厌、以肥身家?若此不律,奚容枚举,是以驭戎无法,抚民乖方,众心含愤,有伤和气。朕今嗣位之初,姑释不究,咸与自新”
拿起的鞭子轻轻放下,以示警戒。
跪地的百官再拜,再谢天恩。
到了这一步,朱祁钰才算是真正的成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