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大明:傀儡皇帝我不当了 > 第125章

第125章

“卑臣此番,是为我王请赐彩叚、衣服、冠带等物,无其他非分之想。”

马权度一脸老实的模样,语气十分诚恳。

“嗯,你们是想拿点货物到苏州贸易对吧?”

朱祁钰一言就戳破了马权度的小心思。

贡使说简单点就是商队,使臣隐藏货物不报以便私下交易的行为,永乐年间就已经很常见了。

大明作为商业中心,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明说出来就不一样了,要么得到皇帝的恩准,要么被礼部回收赠品。

朱祁钰很能理解太祖和太宗的心思,想要控制,但是有心无力,而且他们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这其中的关键。

大明的军队现在处于卫所制向募兵制的转变。

毕竟武勋剥削的太狠,卫所的军屯常常被视为私产。

可预见的将来,大明会非常缺钱,因为军费将占据着一大笔的开支。

朱祁钰觉得,朝贡就是非常好的政策。

万国来朝,就是很好的贸易机会,这不弄几个自贸港就说不过去了。

恰好大琉球就是十分忠心的附庸,可以当作试点。

马权度听到郕王殿下的话,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点头道:“卑臣确实如此想的。”

面对朱祁钰,马权度没有选择隐瞒。

朱祁钰的目光转向陈循,问道:“若设互市,合法交易可使百姓自肥,再者,从中收取税收,陈尚书以为如何?”

闻言,陈循很痛快的摇了摇头,回答道:“太宗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稀,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但太宗以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而不收其税。”

换而言之,就是永乐帝看不上这些商税。

朱祁钰想了想,皱眉说道:“互市归互市,朝贡归朝贡,两者不相关,不可?”

“但来使鱼龙混杂,不少商贩掺杂其中,难以辨认。”

陈循很快回答道,古人又不是傻子,能想到的自然会去思考,但是技术的原因,比如铁制品,就需要严格管控,但也只管控了寂寞。

思维的惯性十分强大,陈循很难从中跳开。

说到底,就是技术壁垒不够强大,如果强大到别人无法仿制,那么这些就不是问题。

朱祁钰捏了捏眉间,问马权度道:“你来找孤,是想从孤身上得到准许,但是,如陈尚书所说,你们太不老实了。”

“这…”马权度有些犹豫,但看了看郕王殿下,还是咬牙道:“琉球商贩绝不可违贩禁物,这些商贩都是经过我王细选而出。”

“嗯?”

朱祁钰有些惊讶,然后就想到了一种可能。

抢生意!

太祖曾下诏:“今两广、浙江、福建愚民无知,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货物,严禁绝之。”

这被下面的人搞成了禁海,而太宗也曾下令:“缘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

想着,朱祁钰回忆起了那景泰帝曾对他说过:“福建沿海居民收贩中国货物,置造军器,驾海船交接琉球国,招引为寇。”

这里的琉球国不是大琉球,而是小琉球。

“你们通常是贩卖什么货物?”

朱祁钰发现,就算和景泰帝见过面,他所了解的大明还是少之又少。

“多以海螺壳、海巴(宝贝科)换取胡椒、乳香,而天朝所赠之物,也能换取锅碗。”

马权度可怜兮兮的说着。

朱祁钰闻言,突然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贝壳就能换胡椒、乳香和锅碗瓢盆,这些附属国格局也太小了。

“卑臣此番,是为我王请赐彩叚、衣服、冠带等物,无其他非分之想。”

马权度一脸老实的模样,语气十分诚恳。

“嗯,你们是想拿点货物到苏州贸易对吧?”

朱祁钰一言就戳破了马权度的小心思。

贡使说简单点就是商队,使臣隐藏货物不报以便私下交易的行为,永乐年间就已经很常见了。

大明作为商业中心,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明说出来就不一样了,要么得到皇帝的恩准,要么被礼部回收赠品。

朱祁钰很能理解太祖和太宗的心思,想要控制,但是有心无力,而且他们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这其中的关键。

大明的军队现在处于卫所制向募兵制的转变。

毕竟武勋剥削的太狠,卫所的军屯常常被视为私产。

可预见的将来,大明会非常缺钱,因为军费将占据着一大笔的开支。

朱祁钰觉得,朝贡就是非常好的政策。

万国来朝,就是很好的贸易机会,这不弄几个自贸港就说不过去了。

恰好大琉球就是十分忠心的附庸,可以当作试点。

马权度听到郕王殿下的话,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点头道:“卑臣确实如此想的。”

面对朱祁钰,马权度没有选择隐瞒。

朱祁钰的目光转向陈循,问道:“若设互市,合法交易可使百姓自肥,再者,从中收取税收,陈尚书以为如何?”

闻言,陈循很痛快的摇了摇头,回答道:“太宗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稀,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但太宗以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而不收其税。”

换而言之,就是永乐帝看不上这些商税。

朱祁钰想了想,皱眉说道:“互市归互市,朝贡归朝贡,两者不相关,不可?”

“但来使鱼龙混杂,不少商贩掺杂其中,难以辨认。”

陈循很快回答道,古人又不是傻子,能想到的自然会去思考,但是技术的原因,比如铁制品,就需要严格管控,但也只管控了寂寞。

思维的惯性十分强大,陈循很难从中跳开。

说到底,就是技术壁垒不够强大,如果强大到别人无法仿制,那么这些就不是问题。

朱祁钰捏了捏眉间,问马权度道:“你来找孤,是想从孤身上得到准许,但是,如陈尚书所说,你们太不老实了。”

“这…”马权度有些犹豫,但看了看郕王殿下,还是咬牙道:“琉球商贩绝不可违贩禁物,这些商贩都是经过我王细选而出。”

“嗯?”

朱祁钰有些惊讶,然后就想到了一种可能。

抢生意!

太祖曾下诏:“今两广、浙江、福建愚民无知,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货物,严禁绝之。”

这被下面的人搞成了禁海,而太宗也曾下令:“缘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

想着,朱祁钰回忆起了那景泰帝曾对他说过:“福建沿海居民收贩中国货物,置造军器,驾海船交接琉球国,招引为寇。”

这里的琉球国不是大琉球,而是小琉球。

“你们通常是贩卖什么货物?”

朱祁钰发现,就算和景泰帝见过面,他所了解的大明还是少之又少。

“多以海螺壳、海巴(宝贝科)换取胡椒、乳香,而天朝所赠之物,也能换取锅碗。”

马权度可怜兮兮的说着。

朱祁钰闻言,突然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贝壳就能换胡椒、乳香和锅碗瓢盆,这些附属国格局也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