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他是花红县户口,报不了花州一中,只能报花红县一中,他只好作罢,报了花红县一中。
体育考试的时候,他非常痛苦,因为他要控制自己的速度和力量,不然就会露馅。
他提前练习了一下如何让自己的成绩不是那么突出。
男子1000米和50米放慢速度跑了满分,实心球满分,最让他头疼的立定跳远,跳了三米二零,也是满分。
初中知识对他来说都不是事儿,他顺利考入了花红县一中,成绩全校第三。
没办法,每个时代都有天才,他很少考第一名和第二名。
他去花州一中打听了一下,付可欣果然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选择了复读。
高中生活开始了,他一个月回一次家,父母一个月给他50块钱的生活费,对于他来说吃饭买东西也够了。
他现在身高已经到了175cm,长得也慢了。
那个音乐公司来找过他一次,他写了两首歌,提高价钱到五千块钱一首,那公司也答应了。
他不准备写的太多,因为这会影响这世界电影情节的发展。他知道这世界番茄市的原华正在和他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原华的父亲会犯错误终结自己的政治生涯,原华会以打鱼为生。
但这些都是主线剧情,改变了的话电影世界就会混乱,那黑衣人就会出现来清除bug。
他就是那个bug。
那些黑衣人的手段很厉害,他怕会影响到自己追杀付可欣的计划。
他把这一万块钱自己开了个账户存了起来,准备过一段时间投入到股市之中。
没有了原来家庭背景的支持,挣钱也变得不容易了。
他已经计划好了,不准备从政了,没有后台的政治生涯会非常难熬。
挣钱是第一要务,他准备千方百计的搞投资。
他现在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的,一年到头来也挣不了多少钱。
两个妹妹也需要读书上学,不然的话将来也会草草嫁人,稀里糊涂的过完一生。
他突然感觉自己的人生有了意义,不仅是为他自己而活,也要为别人而活。
高中生活,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描画出了青春的激情与活力,也勾勒出了成长的痛苦与快乐。
在这段辛苦而又美好的时光里,沈小明每天早早地起床,晚晚地睡觉,为的就是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天都在题海中遨游,从语文、数学、英语,到物理、化学、生物,每一科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考试,从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到模拟考、联考、高考,每一次考试都让他更加努力地学习。
高中生虽然辛苦,但也美好,他觉得自己会永远铭记这段难忘的时光。
他的成绩稳定在班级第一,全校第二到第十。
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照过镜子,自己是一个气宇轩昂的精神小伙儿,班级里面的几个女生对他也颇有好感。
他将这些好感都拒之门外了,只保持纯洁的同学关系。
什么阶段干什么活儿,高中就是用来学习的,况且他的目标是跟他有过一世姻缘的付可欣。
只是有一点,这个世界付可欣比他大三岁,他忘不了上次付可欣给他说话的语气,就像是跟一个小屁孩儿说话一样。
1998年,夏罗开始崭露头角,登上春晚舞台后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大明星。
沈小明还是一个品学兼优的高一学生。
他的两个妹妹现在学习成绩不错,父母天天唠叨让她们两个以哥哥为榜样,在父母眼中,沈小明在县里面高中上学,成绩还是全校前十,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家祖坟冒青烟了。
家里面只要有一个学习好的,其他弟弟妹妹也会跟着看齐。
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王芹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精打细算的,一万块钱的每一笔支出都做了规划,计划供三个孩子上几年学,让沈小明能够上到大学。
沈小明知道父母除了种地,也没啥可干的,他便建议父母去搞养殖业,种地养殖两不误。
父母也想多一个挣钱的门路,可是办养殖场也需要投入资金和技术,风险也不小。
干什么都需要钱,他约摸算了一下,养殖两千只蛋鸡需要投资三万块钱,连上厂房设备。
他狠了狠心,找到音乐公司给他们写了六首歌,挣了三万块钱。
他尽量避开了夏罗歌曲的方向,选的都是夏罗没听过的,这部电影放映以后流行的歌曲。
他把三万块钱交给父母的时候,父母惊呆了,问他钱是从哪儿来的,这钱他们拿的不踏实。
他谎称是有一个卖脑黄金的公司请他做宣传代言给的,父母不了解宣传代言是什么,但听儿子信誓旦旦的,不是偷来抢来的,这事儿也就糊弄了过去。
1998年年底,他们家的鸡场建了起
来,到第二年的春天,天气暖和了,他们家进了两千只小鸡,开始了养殖之路。
沈小明的生物老师是个学动物医学专业的,对沈小明非常器重。他把生物老师请到了家中,详细请教了关于蛋鸡养殖的一些事项。
从温度湿度到疾病防疫,从饲料配比到断喙饮水,开了个全方位的讲解。
沈小明夫妇请生物老师好好的吃了一顿,并且送了很多土特产,生物老师推脱不要,但架不住夫妇两个人的热情,最后收下了。
小鸡们健康茁壮成长着,他们按照流程给小鸡足够的照明,生了火保持温度,倒腾笼子,断喙,消毒,打疫苗,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张文静和张文荣姐妹两个放学后就来鸡场帮忙喂鸡,喂了几次,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技巧了。
那时候的养殖个体户并不多,鸡蛋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贵一些。
沈小明每个月回来一次,看到小鸡们一天天长大,他的心里也颇感欣慰。
时间来到了1999年的5月,股市的一波小牛市到来了,沈小明去证券公司开了户,那一万块钱全部投入了股市,他对这一波强势股票如数家珍,所以一股脑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