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杀鸡儆猴(六更爆发求首订!)
古姜是戚县人,在曹操第一次征伐徐州的时候,就从家乡逃亡,幸运的避开了曹军的屠刀,活到了现在。
古姜从小就运气不错,长大了之后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婆娘生了娃,原本以为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可曹军的血腥改变了他的世界。
但从结果来看,他还是幸运的,毕竟能从戚县逃出来的百姓并不多,更别说古姜还拖家带口,更成功的在郯城县里找了个工,勉强能养活了年迈的父亲和妻儿。
在得知徐州新任州牧刘使君想要屯田,召集民户的时候,古姜犹豫再三,最终辞掉了雇工的活计,选择了报名。
毕竟土地,是刻在汉人骨子里的,对于古姜来说,一个能让自己拥有土地的机会,值得用一切去换取。
隔了老远,那公子的随从就冲着这边喊了起来。
现在看来,正好可以顶替这些蟊虫的位置。
可要是你瞎咋呼,惹怒了老爷们,那可绝没有好果子吃的。
刘封下令道:“你们二人带麾下锐士,去把除下山村外的长吏全部给我抓回来。”
刘封心中杀机沸腾,脸上却是挂着笑容,继续与古姜一家聊天,等到热水煮沸之后,喝了碗茶水,然后留下十文铜钱后才转身离开。
更别说吕蒙的短视,使得完全看不清曹魏当时在豫州战区的空虚,他再一次的背刺,彻底砸碎了东吴和季汉最后一丝翻盘曹魏的希望。
刘封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本该是他该做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刘封分走了他的职权,他也早就下去私访探查了。
而另外一边,离开的刘封已经准备返回县城。
“是!”
其中一个男子先过来,递上几个铜钱:“大兄弟,冷水着实喝不惯,麻烦您给烧瓮热茶。”
由此可见,鲁肃的城府、胸襟、能力和眼光。
“属下在!”
这女人哪里都好,孝顺公婆,体恤丈夫,疼爱孩子。
“你们干什么!?”
刘封走后,古姜忍不住想要责怪媳妇多话:“伱胡扯个啥,你就不怕多嘴多舌,给家里招来祸害?”
不过刘封不急,等到他把事情处理完毕,然后再归还权力给鲁肃,只怕到那时候,鲁子敬的脸色会很好看。
刘封特地交代了,所有人统统打乱,错开分配,以免出现大姓霸村的事情。
可结果依然让他失望,哪怕他不想杀人,这次恐怕也得大开杀戒了。
这一点,鲁肃落实的很不错,古姜很快就被编入了溪山村。
当然,这不是说这盟约就不能撕毁了,但以偷袭的方式撕毁这份湘水盟约,那必定是要上耻辱柱的。
古姜瞪了自己婆娘一眼,可她话都说了,现在再遮掩也没用了。
但大不了自己就少吃一口。
此时的襄贲县里几乎就是个空城,大部分的屯田民户都已经分散出去,城内除了驻军,就只剩下了各级官吏。
“公子,饶命啊。”
很快,那群人走了过来,古陈氏这会儿也不多话了,躲进了屋子里。
只是对方突然话锋一转,询问起粮食够不够吃,还说州府那边可是出了好大的力气,才给他们提供了足额的粮食。
这有啥不能咧。
刘封安抚了鲁肃一番之后,话题突然一转:“对了,这次探访,倒是发现了一个不错的良才。”
徐盛、潘璋应命,然后开始调拨人手,分头行动。
鲜于兰和邹凯两个人,是这一批少年里最为出色的,担负起队长的职责。
虽说少了那一石两斗的粮食,确实就不够吃了。
第二天,鲁肃手底下的长吏们开始走街串巷,告诉他们安排的村落。
听到祸害两个字,还倔着脑袋的古陈氏一下子气馁了,嗫嚅道:“还不是粮食不够吃,等开春了干起活来,你怎么抗的住。”
历史上的单刀赴会并非二爷,而是鲁肃,其还在会上义正辞严,避免了双方的一场大战。
鲁肃点了点头:“好,此人我已知晓,肃会酌情提拔。”
双方的盟约是经历过刘备和孙权一起见证过的,是具有法律效益的。
但凡被人占了一点便宜,那真是点了雷公似的,非要大闹一番才行。
尤其当古姜听说还是州牧老爷家的公子亲自护送他们的时候,那更是喜出望外。
这样的粮食,足够他们吃饱有力气务农了,
等着热水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来人开始找古姜攀谈起来。
最少的甚至壮年劳力才能得一石粮食,非壮年劳力无粮食可领。
这个村子距离县城不远,其实现在所有的村子都不远,毕竟就这么点人。
可唯有一件事,让他有些头疼。
这麻烦事,就是他的老婆。
很快,答应好了的种子、粮食、农具都发放了下来,甚至还发了一条薄薄的被褥,只要在里面塞上干稻草,可是贼保暖的。
等开了春,野菜也多了,到时候多吃点野菜,粮食也就能撑到夏收了。
里面的古陈氏明显也听到了话,也
不用古姜去催,径自就去了厨房生火。
这一次他出来,已经走访了附近两个村落。
当聊到分地事情的时候,古姜嘴角就翘了起来,怎么压都压不住。
之前州府中宣传说能每户分田80亩地,他其实并不怎么相信,觉得能分个一半,甚至30亩就已经是老天眷顾了。
可其实刘封并没有说假话,这件事情确实和鲁肃没啥关系。
加上之前已经走访了的八个村落,到今天为止,刘封已经把第一批十个村落都给走了一遍了。
这一次,官府放粮食,原本说好了,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每个月放粮四石半,两个壮年劳力,每人一石半,古姜的父亲给一石,孩子给半石。
为了回报主君的信任,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鲁肃的城府极深,心里所想,在脸上却是丝毫没有暴露。
年轻公子明白了,这不就是东汉版本的漂没吗?
为首的是个年轻公子,皮娇柔嫩的,看起来年岁不大,像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可穿着打扮却是挺普通的。
可就是心气太小,不能吃亏。
古姜没说话,可他婆娘却是忍不住了,直接把门帘一掀走了出来。
“子敬先生,此事还请全部交给小子,几日之后,定会给先生一个交代。”
毕竟这位可是湘水之盟时,偷袭荆南三郡得手之后,还能说服刘备继续维持盟约的狠角色。
不过很快,这些声音就汇聚到了刘封的跟前。
古姜原本还打算再数落几句,可听到媳妇关心自己的话后,最后也只能化作一声苦涩的叹息。
鲁肃既没有调动权,也没有检察权,这如何能让他担责呢?
九个长吏,连同二十七个衙卒一并被捆绑了起来,送到了刘封面前。
这让古姜喜出望外,这可是足以传家的根啊。
不一会儿,县衙内传来了各种凄厉的谩骂声、求饶声、示警声。
看来我和父亲的三声五令,以及子敬的谆谆教诲,还是抵不过钱货诱人啊。
唯一一点欣慰,就是来自于下山村的官吏,总算还有一个有良心的人。
这样的结果让他既无奈,又愤怒,也有一丝带着苦涩的欣慰。
这次带着潘璋以及几个护卫亲随离开襄贲县城,就是想走访一下各处村子,问问土地、粮食和各类物资的发放情况。
鲁肃顿时也是怒发冲冠,恨不能立刻把那些蟊贼全部砍了。
“说好的四石五斗粮食,到手才三石三斗,这冬天里也没地野菜可挖,就是现在少吃点,可等了开春干活,饿着肚子可伺候不好田地啊。”
“大兄弟,能讨碗水喝吗?”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要没这点东西,这粮可不好拿。
因为不论先前双方有什么矛盾,哪怕就当是刘备一方错了,那么一切的问题,也该在湘水之盟里解决了。
“文向,文珪。”
但他们让刘封失望了,因此刘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代替鲁肃当一次恶人,替他杀人立威。
古姜虽然没喝上那救命粥,但对刘使君一样很有好感。
走访下来,竟然是古姜这个村子实给的粮食最高。
古姜微微一愣,低着脑袋装没听见。
要知道当时孙权已经很想撕毁盟约开战了,而且还有吕蒙在旁大力支持,可最后这两个人都被鲁肃给说服了,可见鲁肃的口才和眼光有多强。
刘封之所以无奈,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发生,早就在他的预计之中,却很难避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
这里有上好的屋舍可供他们居住,晚上还提供了一顿米粥,房屋内竟然准备了柴火和稻草供他们取暖。
现在外面天寒地冻的,也没个野菜。
二月初三,经历过一天的跋涉,古姜带着家人在州牧家公子的护送下,来到了襄贲县。
可没想到,州府说的话居然这么准,一点都不缺额少份。
对于刘封一系列的举动,鲁肃要说心中没有不悦,那肯定不现实。
这段时间,他让萨合离从刘儿营里抽调了四十名少年过来,准备参与屯田工作,积累治理经验。
古姜一听,有些高兴,毕竟襄贲可就在郯城旁边,靠着州牧老爷近些,总会更有安全感。
眼看着日子一天过的比一天好,古姜心里自然是说不出的美。
他清楚的知道鲁肃心里肯定是对自己有看法了。
好多灾民都说,如果没有刘使君,他们早饿死在城外,喂了野兽了。
不过现在,还是办正事要紧。
“我可是陈家子弟,你们放开我,放开我!”
刘封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让鲁肃很是感动。
他一个平民,也无权无势,只能遥祝刘使君长命百岁,多子多福了。
就在古姜蹲在门口慢条斯理喝着水,一边胡思乱想的时候,远处来了十几个人。
哪怕这个人是主上的儿子。
没错,这年轻公子正是刘封。
只是考虑到刘封素来对自己尊敬,刘备又特地将他安排到自己这里,自然是对他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