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心里也憋着火气,但还是不想让他爹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不肖子孙上、又找不到对象而憋坏了身子,于是开口道:“爹,咱得培养一些大一统格局的人才了,不能让着南方本位思想弥漫整个朝廷。”
朱元璋被转移了注意力,对朱标的话十分赞同:“对,很对,咱大明是正统大一统,可不能局限于一个南方。至于为什么到了那太子太孙还有南方本位,那就是这群虫豸之辈搞出来的!咱还是太仁慈,总想着要稳定,不能让人太不安心。”
他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对一些始终不肯转变想法的南方士人下手了。
武将们抬首挺胸,万岁,看看我们!我们一直在您身边!我们一直都支持您的一切决定!那些南方本位、抛弃土地、南迁的都没有我们!
宋朝。
赵匡胤再次隔空受到了暴击。
他语气恍惚,如在梦中:“走上了宋朝的老路?”宋朝什么老路,联系前文,那不就是——“保守内向,再无向外扩张之志,在内醉生梦死、互相争斗”?他呢喃出这一句话,声音微弱,充斥着迷茫。
赵光义等人也愣愣出神。
赵匡胤看到的,他们自然也看到了,而赵匡胤没说出口的,他们也领会了——更可怕的是,宋朝的老路还有这个扔掉土地一事……
赵匡胤只觉得自己的手都在颤抖。
怎么回事?怎么大宋会这样?虽然之前已经知道了大宋的种种弊端与问题,什么边防问题、未能一统、屡次南迁、还有现在还不解其意的靖康之耻……怎么还会再多出来保守内向、醉生梦死、互相争斗的问题?
等等,朕明明是一心向外、想要一统天下的,怎么就变成保守内向、不向外扩张了!
而如果把这次的这几个问题和之前的问题结合起来,简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逻辑链!
保守内向、不向外扩张、醉生梦死、内斗不断——自然就会未能一统,边防出问题,接下来就会南迁,至于靖康之耻大约也是在这中间——然后接下来更加保守、不扩张、醉生梦死、内斗……
如果有能为之君或许会不一样,但看神迹透露的内容,显然他大宋后来并没有什么力挽狂澜的君王,那自然这个循环就没有人打破,这么持续下去……
他大宋的亡国将会是何等耻辱!
赵匡胤面色狰狞,几欲择人而噬,他森森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弄清楚,这种混账风气是谁带起来的!
秦朝。
始皇帝对继承人问题深有同感。
他的一群儿子中,目前也就扶苏看的过去,但也存在不小的问题,让他时常忧虑大秦的未来——扶苏能担得起这样的帝国吗?能够稳定朝纲、引领人心吗?
在这样的忧虑下,以及他自身对权力和天下的热爱,他近乎是压榨着时间做每一件事情。
他知道这样有隐患吗?他知道。但他没时间了,加上不可避免的一种侥幸心理:或许在我处理完之前,隐患不会爆发呢?
汉朝初年。
刘邦对于继承人也满心烦躁。
他始终不认为刘盈是个合格的人选,哪怕刘如意未必有多好,但总比刘盈好!只不过,刘盈毕竟是嫡长子,皇后吕雉又未有过错,且支持人数不少,这让他一直左右为难。
吕后也满心烦躁。刘邦这种自私的混账一直想废掉她的盈儿,她是知道的,对此也并不意外。不,应该说,刘邦做什么她都不会意外,何况,对此她也不是没有准备,只要她不犯错、盈儿不犯错、加上她与功臣们交好,总能保住盈儿的太子之位。
朱标心里也憋着火气,但还是不想让他爹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不肖子孙上、又找不到对象而憋坏了身子,于是开口道:“爹,咱得培养一些大一统格局的人才了,不能让着南方本位思想弥漫整个朝廷。”
朱元璋被转移了注意力,对朱标的话十分赞同:“对,很对,咱大明是正统大一统,可不能局限于一个南方。至于为什么到了那太子太孙还有南方本位,那就是这群虫豸之辈搞出来的!咱还是太仁慈,总想着要稳定,不能让人太不安心。”
他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对一些始终不肯转变想法的南方士人下手了。
武将们抬首挺胸,万岁,看看我们!我们一直在您身边!我们一直都支持您的一切决定!那些南方本位、抛弃土地、南迁的都没有我们!
宋朝。
赵匡胤再次隔空受到了暴击。
他语气恍惚,如在梦中:“走上了宋朝的老路?”宋朝什么老路,联系前文,那不就是——“保守内向,再无向外扩张之志,在内醉生梦死、互相争斗”?他呢喃出这一句话,声音微弱,充斥着迷茫。
赵光义等人也愣愣出神。
赵匡胤看到的,他们自然也看到了,而赵匡胤没说出口的,他们也领会了——更可怕的是,宋朝的老路还有这个扔掉土地一事……
赵匡胤只觉得自己的手都在颤抖。
怎么回事?怎么大宋会这样?虽然之前已经知道了大宋的种种弊端与问题,什么边防问题、未能一统、屡次南迁、还有现在还不解其意的靖康之耻……怎么还会再多出来保守内向、醉生梦死、互相争斗的问题?
等等,朕明明是一心向外、想要一统天下的,怎么就变成保守内向、不向外扩张了!
而如果把这次的这几个问题和之前的问题结合起来,简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逻辑链!
保守内向、不向外扩张、醉生梦死、内斗不断——自然就会未能一统,边防出问题,接下来就会南迁,至于靖康之耻大约也是在这中间——然后接下来更加保守、不扩张、醉生梦死、内斗……
如果有能为之君或许会不一样,但看神迹透露的内容,显然他大宋后来并没有什么力挽狂澜的君王,那自然这个循环就没有人打破,这么持续下去……
他大宋的亡国将会是何等耻辱!
赵匡胤面色狰狞,几欲择人而噬,他森森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弄清楚,这种混账风气是谁带起来的!
秦朝。
始皇帝对继承人问题深有同感。
他的一群儿子中,目前也就扶苏看的过去,但也存在不小的问题,让他时常忧虑大秦的未来——扶苏能担得起这样的帝国吗?能够稳定朝纲、引领人心吗?
在这样的忧虑下,以及他自身对权力和天下的热爱,他近乎是压榨着时间做每一件事情。
他知道这样有隐患吗?他知道。但他没时间了,加上不可避免的一种侥幸心理:或许在我处理完之前,隐患不会爆发呢?
汉朝初年。
刘邦对于继承人也满心烦躁。
他始终不认为刘盈是个合格的人选,哪怕刘如意未必有多好,但总比刘盈好!只不过,刘盈毕竟是嫡长子,皇后吕雉又未有过错,且支持人数不少,这让他一直左右为难。
吕后也满心烦躁。刘邦这种自私的混账一直想废掉她的盈儿,她是知道的,对此也并不意外。不,应该说,刘邦做什么她都不会意外,何况,对此她也不是没有准备,只要她不犯错、盈儿不犯错、加上她与功臣们交好,总能保住盈儿的太子之位。